蹬懷柔慕田峪長城
作者:清泉
明代詩人孫學《游慕田峪題公太史園》,詩中云:
慕田有谷異尋常
主人卜筑成西堂
借問谷中何所有
千樹桃花萬樹柳
慕田峪長城位于北京市?懷柔區(qū)渤海鎮(zhèn)慕田峪村,距北京城區(qū)73公里,享有“萬里長城,慕田峪獨秀”的美譽。它全長5400米,是中國最長的長城之一,也是北京16景之一。該段長城東連?古北口,西接?居庸關,自古以來就是拱衛(wèi)京畿的軍事要處。
慕田峪曾名“摩天谷”,因站在關臺上舉頭仰望,長城逶迤仿佛上可接天,故稱“摩天”?!澳μ臁迸c“慕田”近音,“谷”和“峪”通假,后來便通稱慕田峪了。站在慕田峪長城上,仰望群山之巔,那青灰色的城墻隨著山脊的起伏緩陡相連,曲屈沖折,極富立體感。六百年來,這處拱衛(wèi)京城的軍事要沖被稱為“危嶺雄關”。如今,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慕田峪長城,已經(jīng)由抵御外族入侵的一道大墻,轉(zhuǎn)變成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透過歷史的煙云,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過往經(jīng)年的時代變遷和歲月的滄桑。
慕田峪長城于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在北齊長城遺址上督建而成。此段長城自古以來就是拱衛(wèi)京畿的軍事要沖,長城墻體保持完整,較好地體現(xiàn)了長城古韻。目前已經(jīng)開放的2250米長城段其特點是:具有雙面垛口、關臺奇特、敵樓密集等特點。著名景觀包括?正關臺、?大角樓、?鷹飛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長城西端,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長城區(qū)別于其他段長城的主要特點是雙面垛口,原因在于它是京師、皇陵的北方屏障,因為十三陵距此僅39公里,所以此段長城修筑得很堅固。城墻上修筑雙垛口,是出于能攻善守,兩面御敵的需要。雙側(cè)垛口可同時進行雙向防守作戰(zhàn),與支城配合,形成夾擊之勢,有效殺傷敵人。這些垛口不是開口的長方形,而是呈鋸齒狀。射洞筑在垛口的下方,它不是圓形孔,而是頂部呈弧狀的方形孔。
慕田峪長城設有國內(nèi)一流的登城纜車、開發(fā)了中華夢石城、施必得滑道等項目,形成了長城文化、石文化和體育健身娛樂有機結(jié)合。英國前首相梅杰,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等多位外國首腦到慕田峪游覽。節(jié)假日里,外國留學生組團參觀的也較多。
1987年,慕田峪長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00年,經(jīng)懷柔區(qū)人民政府研究決定,慕田峪長城改建為風景區(qū)。2011年,慕田峪長城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AAAAA級旅游風景區(qū)。
慕田峪長城山巒疊嶂,植被覆蓋率達90% 以上。春季,群芳射蕊,爭奇斗艷;夏季,滿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果實累累,紅葉滿山;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在中外享有“萬里長城慕田峪獨秀”的美譽。
慕田峪長城不僅是一道軍事防線,更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征。登上慕田峪長城,仿佛能聽見歷史的回響,感受那份永恒的榮耀,感受著古老的歷史與現(xiàn)代文明的交融,讓人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慕田峪長城蜿蜓起伏,峰巒疊嶂,如一條巨龍盤旋于
山間,雄偉與險峻并存,讓人既感受到古人的智慧與勇氣,又領略到大自然的壯美風光。慕田峪長城的磚石歷經(jīng)風雨侵蝕,卻依舊保持著原始的韻味,讓人驚嘆于古人的智慧和才情。它的每一磚一瓦,都凝聚著古人的智慧與汗水,令人肅然起敬。
甲辰龍年秋風蕭瑟,我登上了慕田峪長城。觀看霜降后的秋色更顯得層林盡染山河壯美,引人無限遐想。站在14號敵樓臺俯瞰著下方的山川河流,更令人心曠神怡,讓人流連忘返。
當代詩人王冰《登慕田峪長城》
千仞巒顛百尺梯
雄關跱守與云齊
鷹飛倒仰翻牛角
箭扣輕勾散馬蹄
身已摩天紅日近
目隨歸海碧濤低
烽煙定可留清史
獵獵長風壯鼓鼙
風光旖旎的慕田峪古關,在盛世輝煌的今天,將會迎來更多的文人墨客為其填詞賦詩,吟詠頌唱,傳世之作將會更多更響……
2024.10.29.凌晨于北京

作者簡介:
宗克窮,筆名,清泉,1967年生,中共黨員,現(xiàn)已退休。曾任第六師五家渠市文明辦主任,五家渠市第二、三、四屆政協(xié)委員,兼職第三、四屆提案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在職行政管理研究生、高級政工師,新疆、兵團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F(xiàn)在他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詩詞、歌詞、攝影創(chuàng)作方面。目前由他創(chuàng)作的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歌詞已有30余首,代表作有《啊延安》,古體和近現(xiàn)代詩300余首,代表作有組詩《昆侖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