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人(魏建利)初冬的一個清晨,《秦嶺天地》一行十一人探幽秦嶺七十二峪之仙峪,開啟了采風(fēng)旅程。
峪口山石前簡單的組織、合影,劉大偉便擎起《秦嶺天地》的標(biāo)志旗,帶領(lǐng)大家向山而行,向仙薄進(jìn)。紅色旗幟迎山風(fēng)飄揚(yáng),采風(fēng)人覓仙蹤拾級而上。爽朗的笑聲、嘹亮的歌聲以及偶爾幾聲男人粗魯?shù)暮鸾谢厥幵趦蛇吀呱较鄪A的幽谷之中,呼喚起溝底潺潺的流水。

蜿蜒盤曲的仿木步廊懸垂在寬不過幾丈的峽谷半空,一會兒曲折上爬,一會兒臺階下延,沿著山勢壁形漸次延伸,兩邊陡峭的崖壁聳入天空,仰望高不見頂,俯瞰谷底,巨石嶙峋,散臥河道,水清澈見底,水流湍急,撞擊在大石上發(fā)出嘩嘩嘩唰唰唰急促的聲響,又撒落在小石上,銀白色水嘩向四周散開,大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之情勢。不禁聯(lián)想到柳宗元《小石潭記》里的意境“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焙哟采戏揭徽啥嗟难卤谏?,整齊的排列著上下兩行的圓形孔眼,直徑約十五公分,深淺不等。上孔是棧道橫木鑿孔,下孔是棧道斜木支撐孔。這些孔道,順著河床起伏而上,時而斷,時而續(xù),時而散布在對面崖壁上,時而又延伸到仿木步廊下面。大家猜測那一定是棧道遺存下來的,因為秦嶺七十二峪好多都有類似的棧道孔眼。眼見立刻閃現(xiàn)出這樣畫面:一個古代商隊在渭河北岸聚集,坐木船渡過渭河,踩著南岸沙灘,于傍晚時分進(jìn)入峪口。蜿蜒穿行在棧道間,響亮的鈴鐺聲隨著騾馬在木板上負(fù)重的“踢踏”聲,還有那粗重的喘氣聲響徹空谷……商人們手提馬燈,“吁——、嘚——”的吆喝聲叫醒了山谷的黑夜。于是奇異的一幕展現(xiàn)在眼前:仙峪深邃的幽谷里,一支商隊負(fù)重前行,他們不能停步棧道,更不能歇于狹谷。今晚他們必須要翻越崇高巍峨的秦嶺,然后淌過無數(shù)小溪大河,到達(dá)遙遠(yuǎn)的南方完成貿(mào)易;一邊是《秦嶺天地》人在紅旗引領(lǐng)下,在懸崖峭壁間的曲折道路上蜿蜒而行,不輟爬涉、不懈攀登前進(jìn),他們探秦嶺之幽,覓黃仙之蹤,獲萬物之靈,納天地之華,坎坷而行……

《秦嶺天地》人一路坎坷前行。仿木步廊盤旋,一會兒曲折在右,一會兒蜿蜒在左,而這左右連接的便是橋。印象中有四座橋,從下到上依次是刻有“二牛石”字樣的拱橋,通仙橋,楊公橋,吊橋。大家一個接一個踩上吊橋,橋便開始晃動起來。隨著更多的人走到中間,橋面晃動得更厲害了。個別女生尖叫起來,嚇得蹲下來手緊抓繩索,不敢探步。有幾個男生也是左右晃動,膽顫心驚,不前,而羅慶黎卻是小跑著過橋,眼見橋上人還搖擺著,他又跑回來,再跑過去。人問他咋不怕,他說:“這有啥可怕的!”此情景像極了人生,人生道路蜿蜒曲折,崎嶇坎坷,更需爬過無數(shù)的橋。有些人走了路卻過不了橋,有些人艱難的橋爬過了卻一頭栽在平坦的大路上,而有些人無論站在橋還是路上都搖擺不定,顫顫兢兢,不知所看、不知所行、不知所衷,只有像羅慶黎那樣朝著目標(biāo),一心一意、義無反顧、堅定的“跑”過去的人方可成功。這也是他二十斤石頭一口氣肩扛五里下山的緣故。
一行人站在通仙橋頭,太陽無私的照耀,紅旗肆意的映襯,神采飛揚(yáng),喜逐顏開,笑容、喜色、嬌軀、狂形、樂心,那叫一個“爽”!那一刻感覺人人都是一座橋,個個都是“黃神仙”——魏建錄、羅慶黎、胡華峰、薛宇春、劉大偉、張小元、劉亞琴、代立雪、于利娜、魏建利,他們是《秦嶺天地》的橋和仙兒。也難怪面對仙峪美景,唐代詩人常建禁不住詠嘆道:溪口水石淺,泠泠明藥叢。入溪雙峰峻,松栝疏幽風(fēng)。垂嶺枝裊裊,翳泉花濛濛。夤緣齋人目,路盡心彌通。盤石橫陽崖,前流殊未窮。回潭清云影,瀰漫長天空。水邊一神女,千歲為玉童。羽毛經(jīng)漢代,珠翠逃秦宮。目覿神已寓,鶴飛言未終。祈君青云秘,愿謁黃仙翁。嘗以耕玉田,龍鳴西頂中。金梯與天接,幾日來相逢?!肚貛X天地》人向難而進(jìn),向巔峰攀登。

約五里后,山勢漸闊,河道開暢,水流漸緩。再上行,轉(zhuǎn)一個大彎,兩邊山勢陡然緊收,路高出河床許多,逐漸抬升,甚或十幾二十丈余。仰望陡峭的臺階直通天頂。負(fù)責(zé)人魏建錄、旗手劉大偉率先登頂,回首揮旗揮手,定格了這美麗的瞬間。山勢越來越陡,道路越來越窄,盤旋回環(huán)而上,好在一個彎轉(zhuǎn)到了陽坡。朝陽當(dāng)頭,光芒四射,驅(qū)散了深谷幽僻的孤寂,隨之溫暖、明媚。幾個探幽者不自禁已下到十幾丈深的谷底弄石玩水去了,偶爾傳來他們古怪而狂浪不羈的吼聲、吆喝聲。有個女生回來說,河水甜甜的,一點都不冰。明顯她的心和所有人一樣,一定都是甜蜜熾熱的。經(jīng)過半個多小時的持續(xù)攀緣,終于到達(dá)山頂。一座亭子赫然眼前,翼然臨于崖頂,六角翻飛,勾心斗角,柱檐勾搭,石礎(chǔ)紅柱,硫璃瓦層層覆蓋在紅色亭身上。柱身紅漆有些許剝落,訴說著經(jīng)年的風(fēng)吹雨打,歲月浸蝕。這便是傳說中的“逍遙亭”。立便有“鯤鵬撲面而來,其大不知幾千里也”之覺,頓時遮蔽了山頂不大的一片天空和平地。舉目四望,仍然是高不見頂、高不可攀的峭壁懸崖,此謂“此山望著彼山高”。太陽的光芒里,隱約幾座更高的山的廓形,那便是華山主峰。也許正是陳摶老祖的仙氣飄下山落幽谷,才幻化成懸崖陡壁、仙谷幽氣,幻化出清澈的溪水,潺潺而下,呼明引伴,一路向北,帶攜著渭河一頭撲入黃河母親的懷抱……東邊銀白色的石壁石坡上清晰的拓印著長寬都一百多米的瀑布痕跡,一條條排列整齊,從天而降,直瀉山底,“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也沒有這么雄渾寬闊。
亭右后邊懸崖邊幾叢鮮艷的紅葉,一下子把亭子和亭子四周的峭壁懸崖襯托得活力四見。站立崖邊,劉大偉跑著揮舞著,風(fēng)掣紅旗,旌旗獵獵;迎著光芒,胡華峰唱起了“攀登高峰望故鄉(xiāng),黃沙萬里長,何處傳來……”;望著懸崖、幾叢紅葉,魏建利即興朗誦“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代立雪禁不住紅葉、山花、懸崖、石瀑的誘惑,拍下了這美麗的景色;劉亞琴端坐亭子,一邊享受冬日暖陽的恩賜,一邊環(huán)視懸崖陡壁、山花爛漫、遠(yuǎn)處的石瀑布,又仰望時空;魏建錄則獨(dú)坐在崖邊的石櫈上,目光凝聚在對面峭壁上,他在沉思……正午時分,所有人登頂了。 負(fù)責(zé)人魏建錄創(chuàng)意盈盈,大家團(tuán)圍著印有“秦嶺天地”字樣的紅色旗子,他大手一揮,“《秦嶺天地》來采風(fēng)……”開始了視頻主題接龍——“仙峪風(fēng)光無限好(胡華峰),鬼斧神工自然美(張小元),天大地大人更大(薛宇春),高山流水墜深谷(呂進(jìn)良),萬丈高峰腳下踩(羅慶黎),手握紅旗迎風(fēng)飄(劉大偉),如此多嬌(于利娜),紅裝素裹(劉亞琴),分外妖嬈(代立雪、魏建利)。”他又和大家一起回顧了《秦嶺天地》自成立來不平凡的歷程和輝煌的成就,憧憬了充滿希望和夢想的未來。歐陽修與眾人同醉同樂于醉翁亭,其醉其樂不過此也;《秦嶺天地》人樂醉于逍遙亭,遠(yuǎn)非“其大不知幾千里也”,那是“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李清照詞句)。

《秦嶺天地》人風(fēng)鵬正舉。一只雄鷹在頭頂蔚藍(lán)的天空、在懸崖幽谷間盤旋,時而展開大翼,安靜地享受大氣給它的托舉,用那雙犀利的銳眼俯察人間萬象;時而收起雙翅,俯沖下來,突然伸出雙爪,直撲向巖壁上那只毒蝎,撲向河谷那條企圖逃逸的猛蛇……
終審;孔緒牢
責(zé)編:雷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