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完《紅樓夢》第三回,掩卷沉思,一個最深刻的感悟,便是林黛玉不愧是大家閨秀。
“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tài)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癥?!?/span>
這是林黛玉初進賈府時,賈府眾人對林黛玉的第一印象。上述文字,透露了以下幾點信息:一是,林黛玉年貌很小。二是,“舉止言談不俗”“有一段自然風流的態(tài)度”,這個評價著實不低。對“舉止言談不俗”的理解,應該是比較舉止穩(wěn)重、知禮,言談應對文雅、得體而不粗俗;對“自然風流”的理解,應該是“落落大方”,灑脫、自然而不拘謹。三是,“身體面龐”“怯弱不勝”“有不足之癥”。這既認證了前文書所講“這女學生年又小,身體又極怯弱”,又為林黛玉因病早夭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回到本文所擬“林黛玉不愧是大家閨秀”的題目上,林黛玉的“舉止言談不俗”“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tài)度”,在接下來的情節(jié)中得到了認證。
在大母舅賈赦府,邢夫人命人去請賈赦,去的人回來學說賈赦一番話的時候,請看林黛玉的表現(xiàn):“黛玉忙站起來,一一聽了?!眱H從這個細節(jié)看,林黛玉知禮,因為來人傳達的是長輩的話,作為晚輩不僅要站起來,還要認真聽。這樣才不失禮,表示恭敬。林黛玉“忙站起來”“一一聽了”,“一一”是啥意思?當然是認真的意思了。
“邢夫人苦留吃過晚飯去”,且不說邢夫人此舉是不明事理或是故意整事兒,單說林黛玉的應對。“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遲去不恭,異日再領,未為不可。望舅母容諒?!?/strong>只這幾句話,足可見林黛玉的“言談不俗”。首先,真誠地表達了舅母“愛惜賜飯”的感謝和“原不應辭”的欠意,接著一句最厲害:“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遲去不恭”,因為拜見兩位母舅是外祖母的旨意,不能因為吃飯耽誤了正事兒。這不僅是對二舅舅的不恭,也是對外祖母的不恭。接著又把話拉回來,“異日再領,未為不可”,給舅母一個面子,免去舅母的尷尬。最后又補一句,“望舅母容量”,舅母不容量都不行了。如果不是大家閨秀,應該不會有如此的見識。
再看林黛玉在二母舅家的表現(xiàn):
“正面炕上橫設一張炕桌,桌上磊著書籍茶具,靠東壁面西設著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王夫人卻坐在西邊下首,亦是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見黛玉來了,便往東讓。黛玉心中料定這是賈政之位。因見挨炕一溜三張椅子上,也搭著半舊的彈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攜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這正是知禮有識見的大家閨秀所為。
當二舅母說起“混世魔王”寶玉,并再三提醒她“以后不要睬他”“沾惹”他的時候,請聽黛玉是如何應對的:
“舅母說的,可是銜玉所生的這位哥哥?在家時亦曾聽見母親常說,這位哥哥比我大一歲,小名就喚寶玉,雖極憨頑,說在姊妹情中極好的。況我來了,自然只和姊妹同處,兄弟們自是別院另室的,豈得去沾惹之理?”
如果不是大家閨秀,哪有如此不溫不火、自然得體而又無可挑剔的應對之語。

再請看晚餐時林黛玉的表現(xiàn):
“賈珠之妻李氏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賈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們不在這里吃飯。你是客,原應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
中國人是很講究禮儀的。稍懂禮儀的人都知道,主人請客吃飯,左手第一位為上座,其次為右首第一位,接著是左手第二位,右手第二位,絲毫亂不得。賈母首先落座,體現(xiàn)的是長輩優(yōu)先。賈母正面榻上獨坐了,兩傍四張空椅。王熙鳳拉黛玉坐左邊第一張椅子。黛玉很清楚,除了賈母的座位,那是首位,王夫人和兩位長嫂在,她怎么能坐?如果不是賈母向她解釋,林黛玉是如何不能坐的。黛玉的“十分推讓”所有人都看在眼里,這正是大家閨秀的風范。
至于飯后送茶,林黛玉雖然在家時飯后不喝茶,但還是入鄉(xiāng)隨俗接茶在手,但舉止穩(wěn)重的她,沒有冒然喝,而是照樣漱口。這樣既不失禮節(jié),又不失文雅。
林黛玉剛進賈府的表現(xiàn),不僅給賈府眾人留下了“舉止言談不俗”“有一段自然風流態(tài)度”的好印象,也給廣大讀者呈現(xiàn)了大家閨秀的形象,對提高中國人的文明素質應該有一定的啟發(fā)、教益作用。
2024年11月15日上午
盧祥云,在多年老干部工作和老年宣傳工作中,喜愛《紅樓夢》,曾任遼寧省鐵嶺市《紅樓夢》學會副會長,多次參加全國《紅樓夢》研討會,發(fā)表多篇論文,其中《紅樓夢時代背景新考》發(fā)表于《紅樓》雜志2002年第一期;《從端木蕻良細說紅樓夢看端木先生》發(fā)表于北京曹雪芹研究會編輯出版的《曹雪芹研究》。與女兒合作出版《夢回人生》,在網絡發(fā)表多篇讀《紅樓夢》隨筆,疫情期間用書法抄寫完120回《紅樓夢》。現(xiàn)又開始抄第二遍《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