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答唱和七律十首
馮寶哲
(一)
原韻酬李濤君
頃接素昧平生的蘭州軍區(qū)聯(lián)勤部司令部辦公室李濤君來函,贈詩藏頭曰:“馮寶哲先生震重泉”,實感羞赧,因依原韻以酬。
蒙君贈句表深情,愧不敢當難自容。
藝淺涂鴉飛笨鳥,技庸摹雁變雕蟲。
搜腸刮肚才思盡,引典翻書文釆窮。
多謝同鄉(xiāng)激勵語,促吾晚歲再攀峰。
二○○五年八月一日
附:李濤原詩:
題贈馮寶哲先生(藏頭詩) 馮公德藝冠群英,寶劍揚威詩賦精。
哲理高深多正氣,先聲優(yōu)雅帶誼情。
生花妙筆才華顯,震耳雄詞美譽贏。
重振蘭亭添異彩,泉源滋潤百花榮。
二○○五年金秋作于蘭州 (曾載于《陜西詩詞》二○○六年第二期) (二)
次韻酬郭太白君
(藏頭詩)
郭太白君贈余其大作《桃源春》、《郭太白詩選》、《郭太白劇作四大本》《花的歲月》、《老虎娃迎父親》等數(shù)冊佳構,并附鶴頂格贈詩一首。拜讀之后,感慨系之,步原韻以酬。
謝友賜書結忘年,郭君妙筆繪桑田。
太平盛世桃源景,白璧潔操鄰里緣。
先輩昔無極樂界,生存今有大同天。
贈言更感高情重,詩意暖心春滿園。
二○○六年五月十五日
附:郭太白原詩:贈馮寶哲老師(藏頭詩)
誠感至交多忘年,謝罷諸翁拓詩田。
馮唐易老卻惱事,寶玉艱遇貼心緣。
哲曲藏斗綴茫宇,老腔遏云驚蒼天。
原韻酬郭太白、葉瑋二先生
郭太白、葉瑋二先生分贈次韻和詩一首,稱余為師,讀后汗顏,因以原韻回贈。
詩聯(lián)引線友情傳,得遇知音幸有緣。
細閱華章開慧眼,漫吟佳構現(xiàn)慚顏。
宜應篤志崇先圣,豈敢為師誤后賢。
寄語新朋同奮勉,桃源春里共爭妍。
二○○六年五月十六日
附:葉瑋贈詩:
感 懷
步郭太白韻《贈馮寶哲老師》
相知恨晚平生年,推心置腹拓桑田。
烹肉笑談古今事,煮酒喜逢此世緣。
作賦豪情撼蒼宇,詠谷壯懷擎云天。
(四)
次韻酬郭、葉二君
郭太白、葉瑋二先生日前又和韻為余贈詩各一首,以解縉、謫仙相比,折煞我了。因步原韻相酬:
讀罷華章赧色添,半瓶老醋愧難言。
文風呆滯欠流暢,思路拘泥待拓寬。
學淺焉能攀解縉,才疏豈敢比謫仙。
出神入化有新宇,繼晷焚膏月復年。
二○○六年七月六日
附:郭、葉原詩:
藏頭贈馮老
馮老古稀英氣添,寶匣囊胸藏珍言。
哲理通天天道敞,君風熏地地途寬。
祝賀楹壇多解縉,你賦聯(lián)吟匹謫仙。
長歌一曲徹寰宇,壽比南山再百年。
敬致馮公
次郭太白韻《贈馮老》
前輩英賢福壽添,寶刀未老不須言。
奇吟絕篇文思暢,妙抒佳聯(lián)境自寬。
當今楹壇新解縉,現(xiàn)代聯(lián)苑品中仙。
雄風猶勁掃寰宇,晚霞冉冉耀余年。
原韻酬郗勻先生郗勻先生,
臨渭杏壇耆老也,從教四十余年,因?qū)僭娫~同好,久仰其名。日前,應約初次相會,即贈余其自書之隸體古風一首,字跡工整遒勁,方知乃書界高手且精于繪畫。及至讀文則感慨系之,與詩中贊語標準比,余之相差,何至萬里,然作鞭策看,則可激余奮進也。郗公索句,因以原韻相酬。
詩聯(lián)牽線仰郗公,恰似陽春沐煦風。
花圃園丁功可頌,杏壇師表品堪崇。
贈言過譽顏生汗,寄意摯誠心領情。
文友催吾跨大步,與君攜手共攀峰。
二○○七年三月二十日
附:郗勻原詩:
讀《詩韻詩律》贈馮寶哲先生
郭公薦我讀詩韻,幸與先生結友情。
秦天圣賢群星燦,渭地文魁泰斗明。
寶刀未減當年勇,哲人又現(xiàn)驚世風。
(六)
酬韓惠榮老兄
四月八日赴蒲為郭忠孝老師賀壽,同桌偶識旅隴蔡鄧鄉(xiāng)友韓惠榮,一見如故,四月十九日韓又不遠百里登門造訪,寄語殷殷,令人感動,因以七律相酬。
郭翁壽宴晤韓公,同坐有緣萍水逢。
如故初交訴肺腑,知音至好敞心靈。
長居隴地思秦地,更戀鄉(xiāng)情重友情。
贈我華章寄厚望,奔波百里感君誠。
二○○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附:韓惠榮贈詩:
寄鄉(xiāng)友作家馮寶哲
聞知寶哲同志,歲月坎坷,自強不息,勤奮善思,學富才高。數(shù)年工作,可謂"懷揣日月朗,胸納江海寬"、"俯不怍于人,仰不愧于天"的性格與生平。直至退休后,仍然"興至尋書看,倦來依枕眠。隨筆記雜感,詩聯(lián)歌所歡"。余年間,"兒孫繞膝轉(zhuǎn),安樂度晚年"。今日初逢,謙和熱情,談笑風生,一股鄉(xiāng)親友情,以及他的充實、有為、歡樂、休閑生活,令我敬佩可學。 (一)
海內(nèi)天涯幾多人,偶逢相識鄉(xiāng)友親。滿
腹經(jīng)綸善修身,健談詩文情意深。
(二)
有心薦賢開心智,信步故園解書迷。
紅日氣爽乘興游,廳前對話詩畫壁。
(三)
闊別家鄉(xiāng)六十秋,慎思原意歸故里。
休后深居靜臥時,羨君文墨有為奇。
(四)
一樣窗前皎潔月,何不請賢見識多。
夕陽似鏡清無比,點評人生起與落。
祝:馮寶哲同志家庭幸福 萬事如意
隴上秦人:韓惠榮
(七)
博聯(lián)社陜西博友聯(lián)誼會成立感賦
博聯(lián)陜友聚秦中,意氣風發(fā)情倍濃。
大雁塔旁集勁旅,慈恩寺外匯群英。
網(wǎng)屏交誼深而厚,博客結緣摯且誠。
同好組織孚眾望,揚鞭躍馬步新程。
二○○七年十二月一日
附:王亦鳴和詩:
喜聞博客會秦中,筆墨無疆古韻濃,
書法成家夸十子,友情勝酒醉群英,
陜西聯(lián)誼先聲亮,雁塔結緣眾志誠,
但愿同心擔道義,好隨馬總騁征程。
李鋒和詩:
博聯(lián)盛業(yè)暢關中,賴有馮翁筆墨濃。
授業(yè)播文兼解惑,蒲城老漢是精英。
朱顏慧目菩薩像,韻海楹山傳道誠,
讀魏增宇年終總結兼喜迎元旦有感
抹去浮華好做人,君言恬曠可清神。
靜心偏被狂風擾,善意竟遭雹雨淋。
堅守原非樂較勁,認真乃是苦追尋。
只求公理得彰顯,何懼道旁嘲犟筋。
二○一○年元月
附:魏增宇原詩:
2009年年終總結兼喜迎2010年元旦
沐雨經(jīng)風又一春,人生之旅漫追尋。
險時愿借英雄膽,平素莫留名利心。
貪欲常常誤理想,邀功每每累精神。
算來都是虛榮病,抹去浮華好做人。
魏增宇接龍:
何懼道旁嘲犟勁,一身正氣七旬人。
職員敬業(yè)艱辛歷,聯(lián)客勤工快樂真。
鐵骨錚錚揚正道,直言切切勝陽春。
網(wǎng)聯(lián)交往添情趣,再展宏圖日日新。
教師節(jié)日贊園丁
——寄給教育戰(zhàn)線的各位博友
博上傳詩表盛情,教師節(jié)日贊園丁。
殫精竭慮育梁棟,瀝血嘔心扶嫩英。
紅蠟燃終無怨悔,春蠶絲盡有虔誠。
李繁桃碩果甜美,當給人梯記大功。
二○一○年九月十日
附:天津吳寶瑞和詩:
韻美辭工謝詩翁,流年花甲歲崢嶸。
一心誠摯靡頂踵,五內(nèi)執(zhí)著獻貞誠。
歲往曾遭風霜雪,年來總有夏秋冬。
(十)
原韻酬李濤鄉(xiāng)友
風光別樣賞奇葩,心暢眼中全是花。
摯友相逢歌有幸,故交聚會樂無涯。
歡聲笑語訴胸臆,實意真情勸酒茶。
知己千杯猶怨少,春風滿面映紅霞。
二○一二年五月二日
附:李濤原詩:古都會名流五一節(jié)前夕,有幸在古都西安拜會陜西省楹聯(lián)學會副會長趙天成、張斌禮先生,渭南市楹聯(lián)學會副會長馮寶哲夫婦,蒲城縣楹聯(lián)學會副會長王宗海先生,非常榮幸,當面聆聽教誨,受益匪淺。古都有幸會名家,德藝雙馨聯(lián)墨佳。
昔日戌邊難聚首,今朝圓夢樂開花。
不才人敬三杯酒,貴客臉生七彩霞。
送寶贈詩多厚意,風光別樣賞奇葩。
作者簡介:馮寶哲,陜西蒲城人,一九三八年一月生。高級經(jīng)濟師,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中華對聯(lián)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北京華夏詩聯(lián)書畫院院士,陜西省楹聯(lián)學會常務理事,陜西省詩詞學會會員,渭南市楹聯(lián)學會原常務副會長,現(xiàn)顧問?!段寄下?lián)苑》原主編、編審,蒲城縣詩詞曲聯(lián)學會顧問。被授予“秦東聯(lián)壇十老”、“渭南文化名人”“陜西孫髯翁終身成就獎”等稱號。著有《風雨留痕》等書五卷,二百多萬字。
?編輯制作:侯五愛
文字審核:惠玲玲
美編:惜緣
總編:瀛洲居士
刊頭題字:胡勝利
圖標制作:旭曉霞
圖片音頻源自網(wǎng)絡
投稿請加總編微信
作品轉(zhuǎn)發(fā):惠玲玲 張培良 各部長 分社長及編輯等 ?中華詩經(jīng)閣總社簡介
榮譽顧問 張文漢 韓春見 熊靜中 沈陽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亞中 秦玉才 周鎮(zhèn)添 胡興民 喬永勝 胡乃華 騫國政 馮寶哲
名譽總社長 王今偉
總社長兼總編 王連社
副總社長 胡乃華
副總編 惠玲玲 侯五愛
總監(jiān) 藍天
文化總監(jiān) 鈴龍
中華詩經(jīng)閣江蘇分社
社長 泰然
榮譽社長 陳立新
副社長兼總編 辛谷
副總編 汪雯
編審 鈴龍
中華詩經(jīng)閣內(nèi)蒙古分社
社長 夏青海
副社長 劉東華兼主編 群管
中華詩經(jīng)閣陜西分社
社長 惠玲玲
副社長 張培良
總編 李廣遠
副總編 翟英
中華詩經(jīng)閣齊魯分社
社長 趙芳香
總編 張麗麗 鈴龍
中華詩經(jīng)閣遼寧分社
社長 白淑環(huán)
副社長 心有靈犀
顧問 薩仁圖婭 楊景坤
總編 木蘭
副總編 煮酒聽雨 蓮心兒
編委 張海余 煮酒聽雨 蓮心兒(郭寶蓮)楓庭飄雪
宣傳部
部長 劉建榮(河北)
副部長 左福啟(河北)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張志國 唐生平 劉瑩心 王素香 李紹芝 王杰俠 暴金孌 趙富娥 李飛 麻九石 柳艷娥以及所有編輯部成員
詩經(jīng)部
部長 董杰(河北)
副部長 盧華山(河北)
編委
韓愛華(河北)惠玲玲(陜西)劉書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慶)李延軍(陜西)楊瑩(陜西)彭小毓(陜西)劉德生(陜西)王榮(遼寧)張建民(陜西)楊建奇(陜西)(添加中)
楹聯(lián)部
部長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長 李彥蓉(河北)
編委
泰然(江蘇)邱百靈(甘肅)周富成(江蘇)王東海(河北)侯五愛(河北)李紅彥(河北)寧建筑(河北)(添加中)
音頻部
特邀部長 巧麗(新疆)趙富娥(河北)
部長 于冰(河北)
副部長 駿馬(河北)夢露(黑龍江)
編委
香鄉(xiāng)(北京) 冬日艷陽(黑龍江) 田浩(天津) 心語心聲(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張志國(河北)楓葉(寧夏)悠閑(湖北) 山澗紅楓 李嚴 惠玲玲(陜西)馮文靜(陜西)李民龍(陜西)陳莉(陜西)謝麗(陜西)孫琦(黑龍江)宋淑平(山東)楊海榮(陜西)月兒(黑龍江)李紅琴(北京)王秀茹(陜西)楊曉紅(陜西)穆涓涓(陜西)默韻(陜西)賈景華(陜西)高曉莉(陜西)凌子(黑龍江)莫莉(陜西)婉清(陜西)張衛(wèi)靜 張穎 孟繁燕(秦皇島)張曉鳳(陜西)謝艷芳(陜西)羅玲珠(陜西)程亞利(陜西)大囡(河北)貞禮(陜西)楊海靜(陜西)喬曉瑩(陜西)姜雅范(黑龍江)劉亦大吉(杭州)點點(內(nèi)蒙古)文清(安徽)楊洋(內(nèi)蒙古)木棉(河北)張燕(陜西)張紅(陜西)
格律部
部長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長 夏青海(內(nèi)蒙古)翟英(陜西)
編委
秋禺(江蘇)鄉(xiāng)音(湖北)孫春梅(河北) 辛谷(江蘇)劉淑芬(遼寧) 槐增良(河北)佘正發(fā)(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馬到成功(河北)李慶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廣東)孫上舒(黑龍江)婁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蘇)鐘家奇(湖南)陳天培(廣東)凌遠科(廣東)馮新民(陜西)楊立新(河北)劉哲崇(山東)(添加中)
詞曲賦部
部長 汪雯(江蘇)
副部長 文墨冰言 勝利(河北)
編委
周鎮(zhèn)添(廣東)張永莊 (河北) 李杰猛(湖北)連丙堂(河北)李振漢(遼寧)陳立新(江蘇)鈴龍(江蘇)蔣興國(江蘇)葛君(海南)付勝光(陜西)馮寶哲(陜西)(添加中)
古風部
部長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長 魏增才(河北)
編委
閆俊山(河北)成俊峰(陜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陜西)槐丙讓(河北) 翁新政(河北)曉峰(江蘇)曹赟(河南)楊明才(山西)馬雄(陜西)馬全民(陜西)陳柏蒼(內(nèi)蒙古)曹甲文(貴州)(添加中)
新詩部
部長 明雪琴(河北)
副部長 張蔭成(河北)
編委
楊慧月(湖北) 盧慶學(河北)吳萍(安徽)趙雪梅(吉林)楊永振(北京)鄧自然(湖南)趙芳香(陜西)王蒼洲(陜西)李耀國(天津)攸春仙(山西)鐘家奇(湖南)劉小奇(陜西)許增正(陜西)邢德朝(陜西)王芳英(陜西)米義勇(四川)師永德(內(nèi)蒙古)(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長 瑩心(山東)
副部長 李華(河北)
編委
鐵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風月(河北)王新平(陜西)李東林(陜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遠芬(天津)袁占凱(河北)田方芝(山東) 李密林(河北)齊英華(山西)陳新安(陜西)王全峰(陜西)馮家才(陜西)楊正前(陜西)
小說部
部長 賀寶璇(山東)
副部長 張合軍(河北)任春銘(山東)
編委
王振偉(吉林)李拴強(陜西)薛金凱(陜西)田保壽(陜西)(添加中)
雜文部
部長 熊靜中(河北)
副部長 王俊穎(河北)
編委(添加中)
書畫部
部長 胡勝利(北京)
副部長 王栓柱(河北) 張守平(河北)
編委
王春陽(河北) 邢富強(河北)仇建莊(陜西)劉進海(陜西)周繼業(yè)(陜西)支鐵錘(陜西)姚萬杰(陜西)許炳榮(陜西)雷鴻飛(陜西)計澤潭(河北)雷百計(陜西)喬永勝(陜西)岳七虎(陜西)田小弟(陜西)毛凱(陜西)齊寶田(山東)盧緒高(山東)馮登厚(陜西)張培良(陜西)賀志明(陜西)潘琦(陜西)徒超(陜西)周君明(陜西)王學藝(陜西)李平安(陜西)陳建民(陜西)段俊懷(陜西)王千金(陜西)黨武平(陜西)惠玲玲(陜西)邸蘭寧(陜西)劉雙民(陜西)楊鴻祥(陜西)楊傳宇(河北)騫國政(陜西)(添加中)
影視部
部長 耿進柱(河北)
副部長 高聰英(河北)
編委
宋闖(黑龍江)許毅斌(陜西)任山泉(陜西)(添加中)
榜書部
部長 胡興民(陜西)
副部長 郭青凡(陜西)
編委
雨田四郎(陜西) 程引岳(陜西)田德有(陜西)張學印(陜西)趙云斌(陜西)胡玉全(陜西)肖紅斌(陜西)陳宏偉(陜西)張培良(陜西)劉進海(陜西)潘琦(陜西)陳興順(陜西)齊寶田(山東)邸蘭寧(陜西)(添加中)
美編部
部長 王彩維(陜西)
副部長 鄭翠利(陜西)
編委
婉萍(山東) 王申未(陜西) 梁聰苗(陜西)趙香利(陜西)孟五利(陜西)田保壽(陜西)(添加中)
詩評部
部長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長 宋京平(四川)
評委
劉朝智(陜西)李劍東(黑龍江)劉豐彥(陜西)高潤南(陜西)王乃仁(陜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長 李海龍(陜西)
副部長:李飛(河北)
編委
李民龍(陜西) 任雋(陜西)郝后波(河北)
戲曲部
部長 劉奎芬
副部長 劉冬至 孟凡志 李飛
藝術指導 葛建州 孟凡志
部長助理 王俊茹 王煥生
后勤管理 孟凡成
攝像 王建民
編委
陳瑞發(fā) 張慶增 羅淑花 羅淑琴 楊雙銀 崔文秀 王新玲 陳秀峰 蔡香梅 劉秀清 畢站穩(wěn) 湯富花 劉永清 鄧春蘭 劉鐵橋 劉香平 孔維華 王福利 李鳳霞 張鳳霞 方明 裘艷華
中華詩經(jīng)閣——傳播詩經(jīng)文化,弘揚正能量,以公益為宗旨,以奉獻為準繩。諸子因興趣愛好而志同,因傳統(tǒng)文化而道合。期待國內(nèi)外才子佳人入駐,盡情展示您的風采!
溫馨提示:投稿、薦稿、組稿、音頻配制、贊賞、點贊、留言、轉(zhuǎn)發(fā)、推介等均屬友情體現(xiàn)!衷心感謝!
【免責聲明】
1、本平臺基于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而發(fā)布鏈接,但并不意味著支持贊同所有詩、文的觀點和態(tài)度,并不意味著保證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和文學的藝術性,并不意味著文體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詩、文是否原創(chuàng),無法考證,堅持奉行文責自負之原則。
2、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平臺下載、或以其他形式復制、使用本平臺鏈接圖片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本平臺所采用的音頻圖片等,如有不妥,請及時通知予以刪除。如無意中侵犯了某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chǎn)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平臺將立即刪除。
4、本平臺對于涉及政治、文化、權益等一切責任概不承擔,均由相關作者或單位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