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
文/如歌的年輪
車開到村口時,已經(jīng)是下午兩點了。幾個小時的奔跑,八百里驅(qū)車回家路,讓人感覺有些疲憊而漫長。
到了妹妹家門口,妹妹和妹夫已經(jīng)站在自家院子里迎接我們了。妹妹和妹夫的熱情顯而易見,農(nóng)村人敞亮和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性格,總是讓人有一種親切感,喜怒哀樂豪不掩飾的寫在臉上,說話時的情緒透著明顯的實在和真誠。在語氣中,我能感受到那種因為我們的到來而自然流露的真摯和喜悅,
更何況這是我血脈相連的妹妹。
當(dāng)把我們一行讓進屋子里的時候,我看見妹妹像當(dāng)年的母親那樣,把提前準(zhǔn)備好的飯菜,早已擺在桌子上。剎那間一種久違了的親情,把原本空蕩的內(nèi)心填滿了。
飯菜很豐盛,各種的魚鴨肉都有,還有幾盤清淡的農(nóng)家菜和一碗熱熱的也是我最喜歡的蛋花紫菜湯。
妹妹做的農(nóng)家菜真好,茄子豆角燉肉都有,肉用的還是農(nóng)村自己家養(yǎng)的,不喂飼料的笨豬肉。那盤蘸醬菜,里面有剛從菜園里摘來的小辣椒,小蔥,生菜等等。尤其是那盤旱黃瓜,吃到嘴里清香可口。城里買的蔬菜與農(nóng)村自家種的菜無法相比。這些菜沒有農(nóng)藥沒有化肥,也不會像大棚里種的菜那樣水汽很大。
一邊吃我一邊不住的夸贊,我說:這菜吃著真好吃,就是小時候的味道!妹夫說:回去時多給你摘點菜,你帶回去!我說:不用了,挺麻煩的!妹夫真誠的說:三哥你別見外,也不用客氣,我是你的妹夫,你是我們孩子的舅舅,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妹妹和妹夫的極度熱情讓我感到有些忐忑,在心里隱隱的一絲不安掠過。有點不好意思給妹妹增添麻煩的感覺油然而生。
其實我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妹妹懂我,她只是盡量的讓我找到和從前一樣回家的感受,她知道母親去世后我很少再回家來。多一分親切和盛情款待,也是在情理之中。
雖然兄妹兩家人之間,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血脈至親,是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兒女之外最親的人。但是如果不經(jīng)常來往和走動,未免也多多少少會有些生份感。
說到回家,實際上我也不知道哪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讓我清晰認(rèn)知的家。潛意識里根深蒂固朝思暮想的家,也許就是大山縫里的這個村莊,也許就是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也許就是留在我心里,深深扎根的那份關(guān)于家的恩情和眷戀。
我們姊妹眾多,一共九個。大姐七十大多歲了,最小的弟弟才剛剛四十多歲。其他人各奔前程,只有二哥和最小的妹妹還一直留在這個村子里生活。他們始終堅守著農(nóng)村人的本分,在土地里刨食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復(fù)始的勤奮換來豐衣足食。
他們和我們的父輩們一樣任勞任怨與世無爭,恬淡安詳?shù)拇迩f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寶地。盡管前些年農(nóng)民進城的打工潮席卷中國,他們也不為所動。
他們寧愿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城里發(fā)展,直到孩子在城里成家立業(yè),而自己卻留在農(nóng)村早出晚歸辛勤耕耘,用汗水換來碩果。并且做好孩子的堅強后盾。
農(nóng)村人的質(zhì)樸和善良在他們身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老母親去世后的近十年里,我很少回家,沒回來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忙于生活。也可能是沒找到合適回家的機會或理由。
老母親在世的時候,我會經(jīng)常回來家里探望母親,母親因為年齡大了,更放不下她的小兒子。俗話說: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所以始終不愿跟我進城生活,更重要的我想母親還是故土難離吧,她老人家不想把百年后的自己埋骨他鄉(xiāng)。
年輕時的我,有點不能理解母親,同樣是兒女,作為兒子回報母親是理所當(dāng)然的,跟我進城享受城市的生活不是挺好嗎,再說我也具備這個條件和這個能力。
隨著時光的流逝年齡的增長,經(jīng)歷的沉淀,我漸漸的理解了母親,也懂得了其實我和母親一樣,眷戀家鄉(xiāng)!
八十歲的老母親離去時,讓我悲傷了很久,一方面是思念母親,更重要的是母親不在了,我少了一份牽掛,也失去了很多回家的機會,甚至找不到回家的理由。
如今,逃離城市的繁忙而安靜的時候,我會常常思念家鄉(xiāng),思念生我養(yǎng)我的這片村莊,思念這片時刻呼喚著我的多情而肥沃的土地。
尤其是過年的時候,被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感慨,籠罩我多少有些黯淡的心情,飲水思源的情懷涌上心頭。我會打開一瓶啤酒,到上一杯獨飲,也會唱上一首思鄉(xiāng)的歌,已此來抒發(fā)心中的郁悶。
經(jīng)過若干年在外闖蕩,雖然歷盡艱辛,但是也沉淀了自己內(nèi)心的厚重。積累一些生活的資本,卻也時常被孤獨感沖擊。感覺自己就像一只落單的羊,在紛亂嘈雜危機四伏的人群中如履薄冰,時刻警惕著守護自己那份來之不易的寧靜。
每次思歸都很難成行,我會因此而感到愧疚和自責(zé)。畢竟那是孕育我生命的地方,我的人生是從這里開始的,這里留下我童年一直到長大后所有的過往。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我內(nèi)心深處溢出的思鄉(xiāng)情,越來越濃烈的炙烤著我多少有些浮躁的心。然而,有些人和事我們終究不能忘,也不敢忘!
嗨?。∪寺?,感性思維時常提醒我:終究要找到自己的歸宿,那就是:我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我也知道最終自己還要回到哪里去。正所謂落葉歸根,故土難離!
吃過飯之后,我和妹妹解釋:這次回來的主要目是:看望你和哥哥,順便帶著孩子們?nèi)ノ覀兊睦戏孔涌匆豢???匆豢次以?jīng)出生和生活二十多年的地方,讓孩子們暫時遠離城市的喧囂,感受一下平靜卻充滿生機的鄉(xiāng)土氣息,讓他們懂得父輩們當(dāng)年是如何在艱苦的歲月中跋涉。
妹妹的家在村子的西頭,而我們的老房子在村子的中央。
妹妹陪著我們一邊走在去老房子的路上,一邊聊著那些往事。也互相打聽親友們都過的怎么樣。
妹妹告訴我,村子里的父輩們基本都故去了,小時候和我同齡的玩伴也走了兩個。聽到這樣的結(jié)果我的心情有些黯淡了,尤其我的那兩個小時候的玩伴,原本打算抽時間去看望他們,不曾想他們已經(jīng)悄然離去。人生就是這樣無情,誰都無法感知未來的路還有多長。既然我們還幸運的活著,那就好好的去珍惜這余下的美好時光。
我們慢悠悠穿過村莊,這一路,看著家鄉(xiāng)村莊的變化,欣慰的同時也帶來些許感傷!
記憶里的村莊,雨季來臨時便會泥濘不堪的黃土路,早已換成了水泥板。一戶戶農(nóng)家院的紅磚綠瓦早已替代了貧窮時的泥草房。
村子在最近的十幾年里,已經(jīng)變化的天翻地覆物是人非,飛速的發(fā)展竟然使我找不到從前的印象,只有那一顆顆我最熟悉的老楊樹,站在原地頑強的生長。還有那條穿過村莊的小河,如這飛逝的時光一樣,靜靜的流淌。
說話間,一堵熟悉的院墻映入眼簾,那是當(dāng)年我和父親一起壘起的石頭墻。這院墻年久失修,雖然有些破亂的不成樣子了,但是卻使我想起了父親當(dāng)年忙碌的身影。
父親生前是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當(dāng)年他帶領(lǐng)生產(chǎn)隊社員,學(xué)過大寨也造過梯田,趕著馬車走在去糧站交公糧的路上!
父親的身體瘦弱,生活的重?fù)?dān)壓彎了脊梁,硬生生的支撐,讓他變成與年齡不符的蒼老,變成彎腰駝背滿臉滄桑的典型的農(nóng)村大叔的模樣。但是在他的孩子們心里,父親無疑是偉大的!永遠是奮不顧身護在我們前面的安全保障。我們都深愛著父親,父親留給我們的那些淳樸和堅韌始終激勵我們?nèi)ヮB強的生活。
打開大門時,我看見熟悉卻空蕩的院子,因為太久沒人居住已經(jīng)變得荒蕪了。
房子還是那座房子,院子還是那個院子,只是人去屋空再也沒有了從前家的熱鬧和興旺。
前些年每次回家都是母親站在門口用手遮住眼眶,向村口張望著迎接我。而當(dāng)我快要走近時,母親會蹣跚著緊走幾步接過我給她帶來的大包小包之中的一個。而當(dāng)母親寫滿笑意的臉頰滾動淚珠的時候,我會用充滿喜悅的笑聲上前擁抱母親并大聲喊出:媽!我回來了!母親會翹著腳用粗糙的雙手捧住我的臉一遍遍查看,而且看的很仔細,嘴里嘟囔著兒子回來了,回來就好!
盡管我已是成年人。可是在母親的心里,我依舊是她沒有長大的孩子。那時的我真的從里往外溢滿幸福!
而今天,當(dāng)我喊出:媽我回來了的那一刻,一個大男人的淚水滾滾而落,內(nèi)心的酸楚油然而生。我的淚水流進心里化作呼喊:母親啊,這次你咋沒出來接我,你去哪了??!……
走進老房子,屋子里空空蕩蕩的,分明失去了鍋碗瓢盆飯菜充盈的煙火氣息。鍋臺和火炕還在。掛滿灰塵的房梁上爬滿蜘蛛網(wǎng)。
我在屋子里來回走著,甚至每個角落都看一看。無論我怎樣搜尋,都已經(jīng)回不去從前,只留下當(dāng)年父母親和我們一家人生活過的印象。一種人去屋空的感覺瞬間籠罩了我,心情也為之低落了很久。
但是,當(dāng)我再一次回頭審視,這瀕臨倒塌的老房子時,我分明在滿目瘡痍中看見:一部寫滿歲月銘刻的人丁興旺的家族史,一部父母用一生的艱辛換來的奮斗史。父母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中,含辛茹苦的將我們養(yǎng)大,將我們培養(yǎng)成人。而我對老房子的眷戀情懷,如同對父母的恩情一樣深厚。
這一刻,我仿佛看到父親推著他的獨輪車在寒風(fēng)刺骨的冬天里,在厚厚白雪的山上砍柴,拉回家后燒熱我們暖暖的熱炕。
仿佛看見我母親,坐在光如螢蟲的油燈下,沒日沒夜的為我們做著御寒的棉衣!
仿佛看見我姐姐,一邊哄著我睡覺一邊等待著母親結(jié)束一天的勞作歸來!
當(dāng)我重溫當(dāng)年一家人其樂融融奮力生活的時候,感慨萬千。
一輩子奔波勞累的父母,當(dāng)你們拼盡全力走完一生的時候,你們?nèi)缭傅拈L眠于家鄉(xiāng)的大山腳下。你的孩子們將會用深深的思念和感恩的情為你們送去永遠的陪伴。
平復(fù)了心情,我圍著老房子房前屋后走了一圈又一圈,看不夠那些勾起我回味的場景,甚至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我難以割舍的記憶。這一刻,仿佛我又重新走回到從前,走回那些青春萌動,走回快樂或不快樂的歲月,重溫歲月里的點點滴滴。
孩子們分明在我黯淡的情緒中,讀懂了他們的父親。當(dāng)年就是在這斑駁突兀的泥草房里,出生長大并一步步跋涉著走出這難忘的村莊。
常言說:父母在時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時人生只剩歸途!
回到了久別的村莊,回到老房子,我卻再也沒有找回那些逝去的,有母親疼愛和牽掛的好時光!
當(dāng)我站在空蕩的院子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的時候,妹妹的聲音也有些哽咽了!妹妹勸說著我:三哥,別太傷心了,爸媽不在了,這不是妹妹和二哥都在嗎,以后想家了你就多回來幾次,別拿自己當(dāng)外人,妹妹的家不就是你的家嗎!
我相信妹妹的話是發(fā)自心底的,是源自血濃于水的親情。妹妹的話固然給了我莫大的感動和安慰。然而,我怎會不知道,母親帶著他那把油紙傘和簡單的行囊徹底走遠了,隨著母親的遠去,我們失去了回報母親恩情的機會,也同時失去了母親生前的凝聚力和親情的紐帶。我再也不用惦記他們,再也不用大包小包的為他們帶回孝順了。
有人說:有家的地方就有媽,有媽的地方才是家。而如今老母親已經(jīng)不在這世上很多年了,昔日的家鄉(xiāng)早已變成了故鄉(xiāng),我無數(shù)次問自己:我還有家嗎?
我的心再次迷茫了!
妹妹的家很寬敞,經(jīng)營的很溫馨,妹妹對哥哥的熱情是由衷的。但那畢竟是妹妹的家,與母親的家有著天壤之別。哥哥的到來雖然不是外人,但是應(yīng)該理解為是客人,既然是客人就會有客人的禮讓和言形小心的客套。不可能像從前作為孩子回到老房子,回到母親身邊那樣,隨隨便便的忙東忙西。吃著母親為我做的飯菜,哪怕是一碟咸菜就著一個發(fā)黃的餅子,都會感到那么香甜,因為那才是自己的家,那才是我想要的家的味道,那才是最熟悉的母親的味道!
回去時的一路,默默無語,一路神傷黯然。我知道逝去的一切都會成為回不去的記憶,可是懷舊里的過往怎么會被時間沖淡或者抹去。
我很怕我會在日后美好的生活中把這一切遺忘。我要教導(dǎo)和引領(lǐng)我的孩子們,讓他們深刻的記?。哼@里是她們的根,記住我的村莊,我的母親,我的老房子。我的那些關(guān)于家和親情,還有最深的難以割舍的那些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