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
作者:王淳娜
朗誦:相逢一笑 大梅 安湛 牧歌
音頻配樂合成:大梅
北方冰城的美麗
翻開它僅僅百余年的歷史
江畔一個小漁村的興起
清政府守不住后花園
北大荒廣袤的土地
稀少的滿族人
海參崴散落的女貞族
不斷被沙俄強占 或因戰(zhàn)敗割讓
1898年黃河大決堤的水患
中原連年大旱
顆粒無收 餓殍遍地
上千萬的人因饑餓被奪走生命
清政府下令打開山海關的閘門
長城以南的漢族人
才踏上這片后花園的土地
逃難的百姓
如同饑餓給予的指令
他們浩浩蕩蕩
走在舉家列隊的路途上
北上 北上 一路北上
大批的人口
紛紛涌入這片廣闊的荒原
紛紛落腳松花江畔哈爾濱
1897年沙俄簽條約建中東鐵路
需要大批的勞力需要各行各業(yè)
全長橫跨黑、吉、遼三省
以哈爾濱為中心 西至滿洲里
東至綏芬河 南至旅順口
由此引入
商貿(mào) 中介 領館 銀行
引入外國僑民
當?shù)匦∩绦∝渻壕萍也惋?/p>
按需求供應的買賣瞬間匯集
百姓以生意養(yǎng)家以農(nóng)耕為生
此時已形成哈爾濱早期繁榮
然而當倭寇的軍隊
如同踏入自己家園的態(tài)勢
入侵這片肥沃的土地
當二戰(zhàn)被救助的猶太人
多至兩萬或更多入住哈爾濱
與沙俄五年侵占遺留的僑民
哈爾濱的建筑趨向歐式風格
以及日本人建筑的大量樓群
瞬間覆蓋老道外繁華的地帶
當1934年日本人
從俄國人手中購入中東鐵路
并迅速向北線延伸擴展
全長貫通哈 齊 牡 佳
連線大小興安嶺
只為掠奪那些寶貴的資源
地下煤炭 原始森林的木材
大豆高粱源源不斷被運走
日本人在中國橫行霸道
燒 殺 搶 奪
人民早已是殖民地的奴隸
十四年啊!
十四年在倭寇的魔影下
遍地是斜挎戰(zhàn)刀的憲兵
遍地如同馬迭爾門前的特務
令人驚悚的
慘絕人寰的731細菌部隊
到處抓人
苦難的百姓水深火熱
清政府一向軟弱無能
無力阻止大煙鴉片流入中國
雖經(jīng)歷過兩次鴉片戰(zhàn)爭
依舊有北方愚昧的百姓
染上吸食大煙的惡習
家破人亡的慘景
妻離子散的家庭 歷歷在目
卻流出了大量的真金白銀
那是三座大山的壓迫
那是黑暗而高寒的長夜!
蕭紅曾寫《生死場》《呼蘭河傳》
然而就在那最黑色的絕望中
依然有醒來的熱血
依然有燃遍大地的星星之火
依然有為民族的解放事業(yè)
而前仆后繼的勇士……
趙一曼逃跑的小路
小路一曼街坐落烈士的雕像
與那白色的東北烈士紀念館
道里區(qū)依舊留有
李兆麟將軍被暗殺的地點
是他們用鮮活的生命
用奮勇犧牲的歷經(jīng)
才換來了人民幸福的今天
哈爾濱是祖國解放最早的土地
僅僅百余年的歷史啊
你走過了時代的變遷
你走過了歷史的滄桑
你走過了失去家園的日子
你走過了黑暗苦難的長夜
而今天的哈爾濱
已是哈夏音樂會的浪漫
已是東方小巴黎的風采
已是冬日里冰雪節(jié)的壯觀
夏日松花江的夜晚
中央大街永遠是那風靡的火爆
值此二零二四
它美輪美奐 彩燈旋轉(zhuǎn)
人潮如海洋般 燈光璀璨
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涌動
游客閃動在夜幕下的哈爾濱
行走百年特色的“面包石”
身邊是流光溢彩的霓虹
頭頂是撲面的字幕燈匾
上面寫滿“中央大街來且了“
“咱爸咱媽都挺好“
“吹吹松花江的晚風“
盡顯哈爾濱人的熱情
盡顯寒冷中的火熱
盡顯亞冬會開幕的前夕
哈爾濱人張開盛情的懷抱
哈爾濱人用熱烈歡呼的雙臂
打造一條冬季走廊的文旅
打造冰雪盛宴的文化
以及冰城人那特有的浪漫
東方小巴黎的美貌
如此盛情正融匯于整座城市
融匯于中央大街那震撼之美
融匯于盧浮宮1:1建筑的奢華
以及超大型冰雕建筑的驚艷!
然而哈爾濱
依舊是北方偏遠的地域
依舊是相對落后的經(jīng)濟
依舊是寒冷地帶的貧瘠
依舊有著久遠苦難的陰影
北大荒的蒼涼
沒有富裕的家底兒
沒有四季如春的溫度
沒有沿海城市的富裕
欠缺千年文化的積淀
然而我們依舊傳承著北方人
那豪爽奔放的熱情
那質(zhì)樸善良的真誠
我們依舊是祖國昨天的長子
曾經(jīng)重工業(yè)城市的奉獻
惟愿借助旅游的熱量
能帶火黑龍江的經(jīng)濟
一如那瞬間盛開的曇花
愿它永遠綻放
猶如那滿城芬芳的丁香……
愿亞冬會成功舉辦異彩紛呈
我們哈爾濱人喜迎八方來客
喜迎來自亞洲及各國的健兒
喜迎代表著青春和友誼的團隊
愿所有落腳哈爾濱的游客
都能記得曾在哈爾濱的日子
愿全球都能知曉美麗的冰城
知曉東方美麗的哈爾濱
【作者簡介】
【主播簡介】
其他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