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商詩詞研究會】
第1381期
{本期作品18首}
七絕.鄉(xiāng)念
金桓敬(隨州曾都)
思念如煙滿地飄,多年一直未能消。
心中因有雙親在,哪怕家鄉(xiāng)夢里遙。
*
同題投稿
迎新年慶元旦
羅建華(武漢市)
嶺上紅梅含苞放,賀喜雙春兆吉祥。
龍去蛇來辭舊歲,冰消雪化換新裝。
敞開亮嗓歌盛世,引亢高聲頌富強。
祝愿明天更美好,人民幸福國輝煌。
2025年元月8日
*
七絕. 臘八節(jié)
吳國泉(廣東)
寒冬臘粥雪飄催,馥郁紅梅綻蕊開。
碧玉回眸辭舊歲,金蛇舉首笑春來。
*憶 秦 娥 ? 懷 念 周 總 理
文 / 崔 大 年
思先哲,子民悵望青天月。青天月,恩人歸闕,人民淚別。 五洲龍裔胸花潔,長安街上泣聲咽。泣聲咽,骨飛祖國,恩澤賢杰。
*
《對聯(lián)故事》(358)
崔大年輯
常江先生賞釋諧趣名聯(lián)
(七十二)
其一三九
六木森森 桃李杏梅槐柳
一絲糸糸 綾羅綢緞絹紗
見《評釋巧對》卷十一。上聯(lián)六個 “木” 組為 “森森”,接下舉六種樹名。下聯(lián) “糸”(音覓)指細絲?!棒轸椤?二字為 “絲” 字,接下來也舉六種絲織物名,均有糸旁。上聯(lián) “六木森森” 為合,下聯(lián) “一絲糸糸” 為分,分合成對立的態(tài)勢,又避免了構(gòu)思單調(diào)。后來有人將下聯(lián)重對:“三水淼淼 湘江渤海滇池” 以三個水系來對,另有一番佳趣。
(賞釋者簡介見輯四十)
欣賞了常江先生賞釋諧趣
名聯(lián)后,接著欣賞清代經(jīng)營詩
聯(lián)書畫底層百姓金農(nóng)的春聯(lián)。
(金農(nóng)能稱揚州八怪之首,是他從市肆上租了一攤位組織了一伙志同道合者以經(jīng)營詩聯(lián)書畫謀生,確為下層百姓。)
其一
惡衣惡食詩更好
非佛非仙人出奇
(南京博物館藏)
其二
汲古無悶 處和乃清
(廣東省博物館藏)
其三
越紙麝煤沾筆媚
古甌犀液發(fā)茶香
(上海博物館藏)
其四
疏花秀竹有行次
片紙只字皆收藏
(四川省博物館藏)
其五
高軒有松石間意
清福從茗爐中來
(遼寧省博物館藏)
其六
清機發(fā)妙理 令德唱高言
(廣東省博物館藏)
其七
屋如杜老詩中句
身似香山社里人
其八
紅日點穿湘水碧
白云堆破楚山青
其九
知菜根味 聞木樨香
其十
殷勤但酌杯中酒
豁達長推海內(nèi)賢
其十一
但教有花春滿眼
何曾不醉月當頭
20250107輯錄
*
小寒詠懷
胡基祥(武漢)
時到小寒天不寒,艷陽高照錦衣寬。
踏枝喜鵲望飛雪,落葉梧桐嘆影殘。
室外滑冰憑臆造,園中觀景免為難。
有朝路轉(zhuǎn)峰回日,圓夢山河素買單。
*
臘八節(jié)感懷
裴光華
梅紅蘭碧鵲鳴窗,巧婦入廚熬粥忙。
裊裊縈香千百味,圍爐笑語話綿長。
*
桃都居士
【五岳詩詞】微刊[新聲逸韻]第2424期發(fā)布了已被美篇精選,閱讀量已突破7000人次,值得祝賀!@請看本期李培友老師的佳作和李錦秀老師的精彩點評。
*
李培友(山東)
菜農(nóng)難
半夜大棚摘選筐,送達墟市滿頭霜。
日高三丈凍蔫爛,難售何來沽灑嘗。
李錦秀點評:
本詩描繪了辛勤勞作的農(nóng)民在半夜摘菜、清晨送菜至市場的場景,以及蔬菜因天氣寒冷而凍壞、難以售賣的無奈。詩中透露出農(nóng)民生活的艱辛與不易,以及對市場無常的無奈與嘆息。通過具體的生活細節(jié),詩人表達了對農(nóng)民艱辛生活的同情與關(guān)注。語言質(zhì)樸自然,意境深遠。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農(nóng)民勞作與生活的艱辛,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他們的不易。同時,詩中“半夜大棚摘選筐”、“送達墟市滿頭霜”等生動形象的描繪,增強了詩歌的畫面感和感染力。此外,詩的節(jié)奏緊湊,韻律和諧,讀來朗朗上口。然,轉(zhuǎn)結(jié)句前后關(guān)聯(lián)牽強,"蔫"改"則"會更好些。
*
臘八節(jié)抒懷
呂程(遼寧)
初綻梅苞瑞氣揚,炊煙裊裊粥飄香。
豆糧慢煮思鄉(xiāng)味,靜待春風拂柳塘。
*
孫德振(河南)
冬日偶成
五
霰雪成霜下九重,山河眺望近三冬。
故鄉(xiāng)空遠千門柳,幺鳥聲和半夜鐘。
愧我思親雙淚眼,想家飛夢舊塵蹤。
幽懷時遂寒風便,詩興何如歸興濃。
*
憶當年乘竹筏游九曲溪
崔步階(北京)
武夷山下畫中游,有女有男歡趣留。
心蕩睛凝觀美景,撐竿靚妹囀珠喉。
*
漁歌子 ?米壽初度
王明松(武漢奓山)
悠然昂頭米壽迎,書法詩詞愛好賡。硝煙憶,炮神情。略顯鮮健度晚晴。
注:老漢陽有一土語叫鮮健。是對老年人的敬辭。如春節(jié)拜年時常用“恭喜您越來越鮮健”!“恭喜您越老越鮮健”!可是,這兩個字,我一直不會寫。最近見到一位詩友用了此詞,我算是學會了。
*
亦凡
浣溪沙 紅葉微刊三百期賀
竇建中
紅葉葳蕤不老兵,云端飛韻亮微屏。磅礴氣勢壯豪情。
三百期刊能量聚,千軍傳誦譽馳名。初心永駐舉旗旌。
*
文公分韻得“添”字
張雅文
夜臺風細半垂簾,二十層樓斜小蟾。
時有飛鴻留片影,已無別酒濕霜縑。
三分惆悵德音遠,一念歸來詩韻添。
遼海門中吟唱日,不知梅也不知鹽。
*
朱超范
上城埭村六泉寺臘八節(jié)雅集寄語
看餐佛粥總垂涎,莫問誰撐物外天。
異地風霜憐老驥,故鄉(xiāng)滋味近新年。
臨春會見千門柳,入臘何妨萬古煙。
恐是青山偕白首,長宵歸夢付幽玄。
*
崔步階
春風又綠龍江哨,落日羞紅北海灣。
*
崔步階
吟詩有意南沙嶼,攝影鐘情小白楊。
*
楚商詩詞研究會
首席顧問:李文朝
顧 問:黃小甜 羅慶云 彭延安 蔣城關(guān) 彭鳳霞 李必勝
名譽會長:劉善堂 朱換玉 楊金泉
會 長:張兆嵩
執(zhí)行會長:張和平
常務(wù)副會長:林明金
主 編:康懷信 姚紹麗
副會長:陳玉華 郭艾英 馮明勝 王三清 李剛明 顏回豐 王桂紅 余順橋
秘書長:湯志清
副秘書長: 李焱方 李志力 游金紅 邱曦亮
楚商詩詞研究會編委
二零二五年元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