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商詩詞研究會】
第1390期
{本期作品30首}
朱超范
甲辰深冬再吟詠
其一
殷勤莫付寂寥中,長把杯罍酒豈空。
地少嚴寒難自遠,天連輕靄與誰同。
偏驚客夢看蒼狗,猶怕鄉(xiāng)愁聽斷鴻。
仰首家山明月靜,蕭疏何必對西風。
其二
入臘何如不類冬,吟行但適步巔峰。
悠閑祗合偕陶在,清絕唯應訪戴逢。
何必藏名陪綠釀,猶能高臥擊黃鐘。
莫偕寒色嗟蕭瑟,隨后春回雨露濃。
其三
輕舟蕩槳客愁降,寒色連天晴入窗。
似聽吟聲催白發(fā),便生酒興駛清江。
千篇欲詠人猶醉,三弄難教笛換腔。
見說大家唯李杜,高空舒目鶴成雙。
其四
豈對寒花怨別離,登臨始悔上山遲。
江梅遇冷貞心在,巖竹融風勁節(jié)持。
夕色凌虛賞何足,晴光壓野立多時。
塵凡草木猶殊品,無雪有情難寫詩。
其五
臨冬不見著寒衣,杯酒常持事未違。
嶺上風聲無眺望,堂前月色有依歸。
臘遲葉會千株翠,春早花能五彩翚。
幽夢長宵皆寂寞,難逃萬物入玄機。
其六
晨起一聲雞唱初,雖冬卻暖付欷歔。
獨留清夢東山鶴,還遣幽靈北海魚。
萬里青天猶有賦,三江碧水豈無書。
相偕鷗鷺皆為伴,種玉藍田帶雨鋤。
其七
賦歸休說老江湖,無雪難為訪戴圖。
豈有文章憂夢遠,何將歌舞笑禪孤。
八方冠冕知誰賞,千里河山怎自娛。
大地陽回君莫負,云帆欲待貫長渠。
其八
慣向青山各處題,時看景物互相攜。
高天悵望遐心放,大地蒼茫醉眼迷。
老覺流年搔白首,閑思往事聽黃雞。
雖言已報春風信,草色依然綠不齊。
其九
冬宜置酒會朋儕,好約周游暢此懷。
山竹牽風風不俗,江梅帶月月相諧。
千年歷數(shù)興難盡,萬里輿圖境自佳。
若得而今詢魏晉,登臨遠眺向天涯。
其十
又見春風歲序催,還教斗柄向東回。
陰陽有律難能逆,天地無心豈可猜。
欲買青山誰弄笛,堪憐玉液自銜杯。
群芳唯恐彫零早,嶺上香吹幾朵梅。
*
趕街道集市有感
林明金(武漢)
歲末陽光暖一冬,神州萬象彩添濃。
寬街愛物其身觸,窄巷情人此意溶。
涼曬魚禽期半是,包筐雞鴨未全封。
前程展望生多錦,紫氣東來國運彤。
*
絕句五首
書法
陳冠英(河南)
入木三分未必真,力沖紙背見精神。
書成鳳舞龍飛處,閃罷驚雷止亂云。
*
筆
陳冠英(河南)
南山有竹嵌鋒毫,一夢催開百卉嬌。
敢識馬良張正氣,羞充酷吏手中刀。
*
墨
陳冠英(河南)
出世人稱黑炭精,循規(guī)蹈矩重遺風。
研磨方見真功底,情注鋒端絹紙中。
*
紙
陳冠英(河南)
銘文骨簡祖宗緣,書卷江山百代傳。
浩瀚典章豐四庫,行間字里識忠奸。
*
硯
陳冠英(河南)
攻玉歸來伴墨香,文房會友蘊華章。
開懷無忌端州礪,黑面公心儒雅鄉(xiāng)。
*
七絕.隨州花菇
金桓敬(隨州曾都)
隨州自古出花菇,口味天然品質(zhì)殊。
銷路如今通海外,鮮香彌漫在街衢。
2025.1.15.
*
中國女乒史上奧運單打兼團體奪冠第一高齡球員兼四項之最者陳夢生日為賦十韻
阿袁·陳忠遠
卅一歲生日,陳夢自應喜。蟬聯(lián)雙冠軍,奧運足證己。類此惟三人,風雲(yún)可知矣。一身國門外,東巴識絕技。紅袖存赤心,為國勢披靡。龍虎賽場上,飯圈一何鄙。喧鬧聲震天,神定紫霞起。橫掃嗟凱旋,青島校董理。退賽寜回眸?思耿詎徙倚。心中有夢想,原不限年紀!
按:
東巴:此指東京奧運會與巴黎奧運會也,陳夢皆獲女子單打冠軍與女子團體冠軍,共得四枚金牌焉。
惟三人者:此前曾有鄧亞萍與張怡寜亦皆蟬聯(lián)奧運冠軍。
*
往事回眸
兒時的年夜飯
羅建華(武漢市)
新衣舊布用靛染,母親巧手做鞋穿。
嶄新大橋壓歲幣,放進口袋貼心肝。
十碗一桌年夜飯,青菜蘿卜豆腐元。
沒有大魚少有肉,也無電視看春晚。
全家喜慶和歡笑,土舍茅屋裝不完。
2025年元月15日
*
清平樂. 暮冬暖陽
吳國泉(廣東)
暮冬暖孝。山野巖前草。綠色漸消微風曉。樹上寒鴉啼笑。
遠看靈岳楓林,恰似畫里閑吟。心緒晴怡正好,韻詩一首香琳。
*
忙年三腌
胡基祥(武漢)
一、灌臘腸
案前列隊備年忙,機上灌腸飄臘香。
出彩春容添喜氣,潔衣美餡注安康。
二、曬臘肉
一刀割下兩三斤,全料拌勻缸內(nèi)存。
晾曬窗前迎巳歲,滿緣喜作口中飧。
三、腌臘魚
九后魚鮮腌滿盆,濃濃臘味賽雞豚。
龍門何止鯉魚跳,青草也能鉤酒魂。
*
《對聯(lián)故事》(367)
崔大年輯
汪誠先生的對聯(lián)欣賞
(二)
其三
滿眼風光樓在起
一天春色鶴歸來
這是汪誠先生為黃鶴樓寫的一副楹聯(lián),此聯(lián)氣勢豪放,意境開闊,語言流暢簡潔,對仗工整,讀后令人心曠神怡。
其四
辭別風云多變歲
共迎駿馬突奔年
其五
莫驚外域群芳謝
喜看中華百卉妍
其六
譜得民歌三萬首
續(xù)成道德五千言
這是汪先生創(chuàng)作的大量詩詞中,有很多對仗精工的句子,可作為佳妙的對聯(lián)來欣賞。如以上這些對偶句,筆法靈巧細密,不乏文采神韻,是精美的詩句,亦是工整的聯(lián)語。
(作者簡介見輯一)
欣賞了汪誠先生的對聯(lián)后,接著欣賞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好漢米酒迎春征聯(lián)獲獎作品。
一等獎一名
北京周道云
順漢果然好漢 身殘壯志不殘
取黃帝方創(chuàng)業(yè) 杜康曲
溢香 釀出千秋醉笛
名 斟紅中國夢
萬山皆系仙山 景美藍圖更美
數(shù)彩虹海增春 長壽湖
沐福 刷新皕卷復興
畫 唱響太平歌
二等獎兩各
江蘇葉炳如
奏響《迎春曲》福到
萬山 與金蛇共舞
開壇《醉笛名》酒香
千里 同好漢干杯
四川靳朝忠
廠名好漢 萬山流韻
清霄一笛人皆醉
聯(lián)詠新春 百里飄香
暢意三杯情更濃
三等獎三名
四川鄒定春
靈蛇繼任迎春到
醉笛開樽送福來
河南毛瑞花
春開嘉會 將好漢精神融進
笛韻 一曲長歌誰不醉
洞見匠心 把陳年故事釀成
玉液 三杯美酒已忘機
河北陳東霞
醉笛韻鏗鏘 奏好
漢歌激千里志
小龍威浩蕩 振春
風業(yè)揚萬山名
20250116輯錄
*
異齋白眉叟
甲辰臘月既望與挽瀾南都雪春東勝藝寶凡杰東光學海聚會于萬山草堂追昔感今賦此奉贈諸君
曩時多雅集,
幾度聚草堂。
舉座皆勝友,
耿耿共衷腸。
就中敦道義。
挺秀有棣棠。
風標邁塵俗,
意氣何軒昂。
當筵騰笑語,
比拼競傾觴。
酒酣飛逸興,
分韻詠辭章。
書刊載軼事,
風雅傳詩鄉(xiāng)。
魯戈難駐日,
往事逐流光。
契闊成聚散,
何能免感傷。
久別今朝會,
為解長思量。
蘭交難齊至,
非復如故常。
舊歡恍如昨,
此際寧能忘?
欲思虛位待,
氣氛恐相妨。
個中甚滋味,
唯有暗自嘗。
亦知當通達,
隨遇樂班行。
更邀二三子,
俱為新銳郎。
錦心揮健筆,
滿紙灑琳瑯。
多才不吾棄,
忘年友疏狂。
砥礪促老邁,
并進莫彷徨。
相與傳薪火,
樂邑弦誦揚。
思此同振奮,
舉杯興未央。
歲寒知春近,
松格傲冰霜。
憑高舒望眼,
海天自浩茫。
長風破萬里,
云帆啟新航!
*
李尚一
勸詩者
時人當用新通韻,立意卓群境遠高。
文稿初讀滿三遍,其中樂感自嬌嬈。
*
西藏定日地震救援有感
馮明勝(武漢黃陂)
山崩地陷忽天災,冷凍傷悲日月哀。
壁斷荒殘凄露下,巖虛破落慘根摧。
八方援手真情在,萬眾同心大義開。
疑是陽光春送暖,神州有愛物源來。
*
漁歌子 ? 陽處父
王明松(武漢奓山)
漁父蕩舟處水山,伐木樵陽谷坡間。漁舟唱,水光妍。水秀山清涌清泉。
*
漁歌子? 公孫起
王明松(武漢奓山)
支持孫事起雄聲,守住公心喜氣升。孫業(yè)好,啟新程。氣爽神清向前行。
*
漁歌子 ?介子推
王明松(武漢奓山)
詞唱竹枝介護靈,花開梔子樂推行。知行樂,子云情。介入推開韻風清。
*
五絕·東西遇災
(2025年1日16日)黃成平
(一)中國地震
天塌地轟鳴,房間亂石橫。
軍民齊奮力,黨政更英明。
(二)美國大火
野火照天明,風吹復又生。
為何難撲滅,且看象驢爭。
*
踏莎行 ? 戲說手機
陳代南(湖北)
小巧身軀,大千世界,滿腔智慧機靈怪。與君一見便傾心,蕓蕓皆作低頭派。
耳鬢廝摩,枕衾依賴,無時不在相思態(tài)。分離片刻若丟魂,人間唯此真恩愛。
*
唱和高老師《長壽花開
崔步階
花開益壽福臨門,室靜人歸自可親。
舒暢心怡迎巳歲,夕晨水餃咬蛇春。
*
異齋白眉叟
緬懷林應元兄
驚聞噩耗歲寒天,淚眼迷糊地轉(zhuǎn)旋。
幾度探望憐臥疾,一朝吊挽遽登仙。
同遭嬖孽四兇劫,相契衷誠五十年。
蒼翠龍山立千古,長留鴻雪憶虹川。
*
浣溪沙 紅葉微刊三百期賀
竇建中
紅葉葳蕤不老兵,云端飛韻亮微屏。磅礴氣勢壯豪情。
三百期刊能量聚,千軍傳誦譽馳名。初心永駐舉旗旌。
*
喜觀華樂春律出刊
崔步階(北京)
濃濃年味伴隆寒,華樂金聲喜上欄。
火火紅紅祈福字,姣姣好好闔家歡。
布宣善策乾坤大,詩頌良謀社稷安。
懷友弄梅時韻美,高歌響景入云端。
*
李尚一
痛悼鶴崗詩協(xié)王同興先生
驚聞詩界隕彤星,駕鶴西天穩(wěn)步行。
砥礪聲革無不往,切磋韻改乃曾經(jīng)。
行中未見雕琢意,句里能出素雅情。
最是待人平易守,悲書拙作挽先生。
注:不才與王先生相識十余載,因我們都極力倡導推行今韻,且皆于楊發(fā)興老先生有交集,故成為朋友。此后常交流切磋,以解研究之困,且給余莫大幫助,沒齒難忘。
*
鷓鴣天·就好這一口
周文忠(洪湖)
老朽身閑志未閑,每天一首鷓鴣天。夕陽芳草啥都寫,流水落花更覺鮮。
追李杜,逛河山。詩囊緊緊系腰間。穿山越嶺多留意,采擷精華撰錦篇。
*
楚商詩詞研究會
首席顧問:李文朝
顧 問:黃小甜 羅慶云 彭延安 蔣城關(guān) 彭鳳霞 李必勝
名譽會長:劉善堂 朱換玉 楊金泉
會 長:張兆嵩
執(zhí)行會長:張和平
常務副會長:林明金
主 編:康懷信 姚紹麗
副會長:陳玉華 郭艾英 馮明勝 王三清 李剛明 顏回豐 王桂紅 余順橋
秘書長:湯志清
副秘書長: 李焱方 李志力 游金紅 邱曦亮
楚商詩詞研究會編委
二零二五年元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