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好人一家人的故事
作者 滑銀生(河南)
講故事前先讀一首小詩:
哥哥棉襖已著火,我只心急不敢說。
因為他剛交待俺,人家有事少摻和。
這首小詩原題目《弟弟的報告》,原載本人拙著《禾香集》(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第133頁。詩中說的哥哥棉襖著起了火,弟弟看見了也不向哥哥報告的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大王莊有個張爺爺,今年九十六歲了,眼不花,耳不聾,是遠近十里八村有名的老壽星。他每天沒事了就湊人場聊天,不管男女老少都愛聽他講故事,拉家常。他談笑風(fēng)生,思路清晰,誰也看不出他是一位近百歲的老人。有很多人問他長壽的秘訣是什么,他總是說沒啥秘訣。不管他怎么說,還是有很多人在他身上尋找延年益壽的好方子。一些細心的人還是找到了最主要的兩點,一是肚量大,不管什么事都不放在心里,二是心眼好,辦事總替別人著想,助人為樂是他的做人準則。在他的教育和影響下,他的兒女一個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名人。特別是他的兒子曾是村里助人為樂辦好事的典范。因此,村里人送了個雅號叫張好人。
有一天,張好人剛從地里干活回來,一看水缸里快沒水了,不顧一晌的勞累,挑起水桶就去打水。剛把水桶放在井臺上,一位近六十歲的大嬸來打水了。原來大嬸的兒子進山砍柴去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還沒回來,兒媳昨天去地里干
活崴了腳,大嬸以為自己身板還硬朗,不愿求人就自己打水來了。張好人沒說幾句話,更沒問什么,首先從井里給大嬸提出了兩桶水,并挑起兩只水桶給大嬸送到了家。自己又去打了水。當(dāng)他挑著水到了家,正好老婆也做好了飯。
正準備吃飯,忽然聽到胡同里有人在吵架,他轉(zhuǎn)身就往外跑。他一眼看到人群中的兩個人在相互指著鼻子對罵,眨眼間,其中一個人伸出了拳頭。張好人立即鉆進了人群,不料自己的鼻子被擊中了。辦好事拉架的張好人負傷了,戰(zhàn)斗停止了,圍觀的人群解散了。張好人以為完成了任務(wù),趕快回家吃飯去了。一進門,老婆看見他鼻子血糊糊的,嘴巴血糊糊的,鼻孔還在往外流血。心疼得她趕緊攙住丈夫的胳膊,把他扶在了凳子上。老婆見他這個模樣,又心痛,又驚奇,不知道說什么好,只是嘟囔著“咋弄的,咋弄的”,她拿了條干凈毛巾,蘸著水輕輕地把臉擦得干干凈凈。這時一家人才圍著小飯桌進食午餐。一家人都為他的負傷感到有點不舒服,可他卻是笑瞇瞇的,大口大口地吃饃吃菜??赡苁撬杏X自己又辦了一件大好事,避免了一場災(zāi)禍的發(fā)生。一家人正在一起進食著香甜的午餐,一件預(yù)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
剛聽到門外有人喊,還沒等得答應(yīng),那人就走到了房門口。張好人一眼就看出了是因他擋住沒被挨打的那個人。原來他不是來感謝的,而是來找張好人問罪的,他說張好人是拉偏手,問張好人你為什么拉住我,而不拉住他,并說:“你這一拳挨得活該!”好人老婆氣得臉發(fā)黃,兩個孩子被嚇呆了,好人有苦難言,只是連連說:“我挨打,我情愿。難道你把人家打傷你就痛快了,事就是算了啦,您兩家結(jié)下了仇,成了冤家,甚至還有可能想不到的更大的事情發(fā)生,說不定把誰送進監(jiān)獄,這是你想要的結(jié)果嗎?”好人的一番話說得他無言答對,沉默了一會兒,給好人一家深深鞠了一個躬,沒說一句話轉(zhuǎn)身回家反省去了。一家人這才共進了午餐。飯后,老婆數(shù)落好人:“這就是你好人辦的好事!”好人仍堅持說這樣做是對的,并對兩個孩子說:“別聽您媽的,今后在外面還是要多幫助別人?!崩掀耪f:“人家不是疼你嗎!”
有一天,張好人的兩個寶貝兒子一起去找小朋友玩,正好遇到一群孩子在靠胡同的一塊空地上玩大灰狼捉小羊羔的游戲。他們兩個也馬上加入了羊羔的隊伍,大家玩得非常開心。玩到高潮時,小朋友們個個都是滿頭大汗。眼看大灰狼就要抓住小羊羔了,突然一個年齡較小而且身體瘦弱的小朋友絆倒了,好幾個孩子不自主地到在了他身上,壓得他嗷嗷大哭。大家都站起來了,趕緊把倒地的小朋友拉了起來。這個小朋友覺得膝蓋疼,擼起褲腿一看,果真擦破了皮,他就哭得更厲害了。這時,媽媽來找他回家。媽媽一見兒子磕成這樣子,朝著好人家的大兒子就是一腳,弟弟一見哥哥挨了打,撲了上去,抱住了瘦孩媽媽的腿。瘦孩媽媽什么也不問,甩開好人家兩個孩子,拉著她的寶貝兒子去好人家說理去了。張好人聽說兩個兒子欺負人家的孩子,兩個孩子都比人家的孩子個子大,拉住大兒子就朝屁股上揍,還沒來得及揍老二,一群孩子都圍了上來。孩子們都說那個小朋友是自己絆倒的,要不是大哥哥把我們拉起來,就把這個小弟弟壓壞了。小朋友的媽媽很尷尬,小朋友一直沒有說話的機會,臨走時他終于說了聲“謝謝哥哥”。人家找上門的事算完了。好人家的大兒子在外面挨了人家的腳踢,回到家里挨了父親的巴掌,可是他并不感到委屈,因為事情的真像已大白于天下,他覺得自己總算是又辦了一件好事,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
這件事過后,張好人一家抽空一同回憶了近些日子發(fā)生的一件件既愉快又感到別扭的事情,他感到辦好事也得想辦法保護自己,別人的事情還是少管為好。他把自己的想法說給了一家人,老婆和兩個兒子都感到很無耐,最后確定在今后一段時間內(nèi),少管或者不管別人家的事情。張好人家的兩個孩子也接受了這個暫行辦法。但是行動起來,還是看到需要幫助的人,總想幫一把。張好人家的兩個孩子平時都是很聽大人話的,既然大人定了的事情,孩子家可不敢隨意改動。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到春節(jié)了。在那個年代,大年初一起五更各家各戶是都要放鞭炮的。元宵節(jié)的前后幾天里,放煙花的地方特別多。這一天,是正月十六,張好人家的兩個孩子做著伴去了離家很近的地方看煙花去了。
這個地方的煙花剛剛放完,張好人的兩個孩子就匆匆忙忙開始回家了。哥哥前面走,弟弟后面緊跟著。哥哥忽然覺得屁股燙得慌,用手一摸,是火,把手燒得好疼好疼。扭頭一看,背后已經(jīng)冒起了黒煙。哥哥恨恨地訓(xùn)弟弟:“我屁股上著了火,你看見了沒有?”“看見啦?!钡艿芗泵卮?。哥哥接著訓(xùn):“看見怎么不給我說?”弟弟回答:“你不是說別人的事情不要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