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人文的交織之美
——讀龔文瑞《繁花深處》
有感
王冬
近日喜獲友人龔文瑞先生的散文集《繁花深處》,頗有好感,一是書名起得好,二是我亦喜歡讀散文、寫散文。
該書于 2025 年 1 月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兼具文學價值與文化深度的散文集。全書由“繁花深處”“大河之源”“紅河放歌”“天上云居”“家園厚土”五輯以及附錄組成,共收錄了作者行走于祖國大好河山而創(chuàng)作的約八十篇散文佳作。
我和龔文瑞先生是在2022年11月浦東新區(qū)作家協(xié)會會員懇談會上相識的,起初我們并不熟悉,后來在會員微信群內(nèi)交流,加了微信就漸漸地就熟悉起來,去年四月他還從遠在浦東花木地區(qū)的住所趕到市中心重慶南路的大隱書局參加我主講外資銀行在中國的講座,為我捧場,我很感激,這是作家之間的友情最好最大的支持!
龔文瑞先生出生在紅色革命根據(jù)地江西瑞金,說起江西,讓人第一反應想到的是“江西老表”,江西人很講人情,重感情,就像江西人愛吃辣一樣,對人熱情似火。九年多前我去過江西的上高縣和南昌市,切身感受到這一點。
龔文瑞先生作為一位具有獨特風格的散文作家,不僅以其優(yōu)美的文字和深厚的學養(yǎng)贏得了我的喜愛,贏得了讀者的厚愛,更以其卓異的文化人格和豐富的心靈體驗,展現(xiàn)出一種令人敬仰的性格特質(zhì)。
龔文瑞以細膩的筆觸和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了江南水鄉(xiāng)的古老韻致、都市上海的繁花似錦、粵地東江的汩汩江流、云南紅河的哈尼梯田等地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這些散文不僅展示了地域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更引發(fā)了讀者關于歷史、文化與人生意義的深度思考。書中收錄的散文《秦淮河上尋槳聲》《倔強的贛州》等,都是作者對故土深沉思考的體現(xiàn),充滿了對故鄉(xiāng)的熱愛。
在這部散文集中,龔文瑞先生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氛圍巧妙融合,為讀者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不同地區(qū)豐富文化和自然風貌的窗戶。每一篇文章都仿佛是一幅生動的地域素描,帶領讀者從江南的煙雨江畔到北方的高山草原,感受濃厚的人情味與宿命感。作者通過親身的行走體驗,傳遞出一種對自然和歷史的敬畏,以及對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感悟,展示了他對地域文化的熱愛與尊重。
作者龔文瑞先生退休后長期定居于魔都上海,對上海這座國際大都會的描寫尤為引起我的關注。在作者的筆下,靜安雕塑公園在春暖花開之際,繁花似錦,與這座欣欣向榮的城市相映成趣。千年古鎮(zhèn)朱家角的青石板路、放生橋上的孤樹,無不散發(fā)著江南水鄉(xiāng)的古韻。而外灘的浦江兩岸,陸家嘴的金融城“高大上”,日夜交替著自然風光與都市文明的交織美景。這種自然與城市的相生相伴,仿佛自然如母,慈愛地望著城市這個孩子茁壯成長,而城市也攜自然之手,共同欣賞世間的繁華盛景。
城市與人文的水乳交融也是作者描寫上海這座城市的一大亮點。從遠古先祖的廣富林遺跡到靜安寺、方塔園,再到朱家角,每一處古跡都是上海歷史的見證者。這些古跡承載著上海滄海桑田的變遷,凝聚著豐富的人文精神。
上海作為最早的開埠城市之一,西方文化與東方傳統(tǒng)在此交融碰撞,形成了獨特的海派文化。江南水鄉(xiāng)的溫婉與現(xiàn)代化大都市的繁華在這里完美融合,使上海成為了人們心馳神往的 “魔都”。作者提醒我們,不能只看到城市的繁榮表象,更要關注支撐這座城市自古繁榮至今的人文精神。這種人文精神體現(xiàn)在一代代人民的踏實肯干、艱辛耕耘,體現(xiàn)在多元而絢爛的文化中,如地域特色美食、里巷弄堂的生活記憶、本土人對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同時,上海也是偉大人物和思想的搖籃,思南路的周公館、武康路的巴金故居、山陰路的魯迅與茅盾住所,這些地方見證了無數(shù)智慧的火花,照亮了中國革命、建設與文學史的前進之路。
此外,龔文瑞的寫作風格獨樹一幟,他以細膩而生動的語言描繪自然與人文的交融,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親切感與沉浸感。書中常用的對比手法,不僅突顯了不同地域文化的淵源與差異,也促使讀者積極思考自然與歷史、個人與生命之間的深度聯(lián)系。同時,作者對人物的塑造也是本書的一大亮點,細膩而鮮活地呈現(xiàn)了與他行走中相遇的人和事,使得這些區(qū)域和文化不再是簡單的標志,而是有靈魂、有故事的存在。
該部散文集的主題思想圍繞著對故鄉(xiāng)、勝景、城市、鄉(xiāng)土和文化的深入探討。作者通過第一人稱的親密視角,讓讀者陪伴他一起行走、一起思考,這樣的敘述方式不僅拉近了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距離,更加強了作品的代入感。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讀者仿佛能夠聽到作者與自然的對話,感受到他對歷史脈絡的追索與思考,從而在文學與文化的世界中獲得啟迪與滋養(yǎng)。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繁花深處》皆是一部值得一讀再讀令人回味的散文集。它適合于每一位熱愛散文、對地域文化有深刻興趣的讀者。無論是身處何方,這本書都能讓人們心靈的地平線得以擴展,記住那些可能被忽視的自然與人文的
美好,但唯一永恒不變的就是--城市與人文的交織之美。
2025 年 2 月 19 日寫于上海南翔十八步齋
【作者簡介】王冬,海派金融作家,中國金融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上海市虹口區(qū)作家協(xié)會理事、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金融時報》《金融文壇》《金融博覽》《中國金融文化》《浦東時報》等。出版散文集《人在旅途》。曾榮獲 2022 年全國青年作家文學大賽散文組一等獎,“交通銀行杯—我的精彩世博有獎征文活動”三等獎,“我的城市,我的河”2022 年長三角市民寫作大賽優(yōu)秀作品獎、“城市,與美同行”2024 年上海市民文化節(jié)長三角市民文學創(chuàng)作大賽“百名市民作家”稱號等多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