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詩仙——李白
作者:黑馬建雄
用時光切割夢,
讓自己倒退六個朝代,
回到大唐盛世,
尋找一下璀璨的秘籍。
酒綠下的推杯換盞,
夜夜笙歌里的霧里看花,
讓曾經(jīng)輝煌過的長安名聲在外。
號 青蓮居士是誰?
或許很多人已經(jīng)淡忘。
可李白是誰?
自從《將進酒》《蜀道難》詩篇橫空出世,
至今無人不曉。
1300多年后,
帶著前輩研究過
李白近三十年的情懷,
準備用”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詩絮,
前往霸王別姬、
寶馬惜君自戕的區(qū)域,
探尋一下詩仙
太白為何心甘隕落于此。
順便用別名李十二、翰林、供奉、拾遺、詩仙,字太白釀酒,
祭奠一下億萬人
崇拜的偶像,
順便用最高的禮儀
敬重一次你好友谷氏50代人延續(xù)的承諾。
和李白近距離的接觸,
乃人生幸福之巔。
你一生七次往返馬鞍山是何緣由?
據(jù)傳你在這里留下六十余首佳作,
是否是為自生圓寂做一個了斷?
是否是和心儀已久前輩共眠?
黃昏下的劍
用高超的技藝旋律成韻,
每一筆畫都鑄就詩的厚重,
劍鋒上的舞蹈
詮釋出你當年狂妄不羈、后人無法知曉的心事。
帶著前輩的遺憾,
把信心裝滿,
用一篇虔誠詩文、不夠充分的理由去叩拜,
是否必須有勇士的情懷?
滿腦子浮現(xiàn)的是
你和楊貴妃的鶯歌燕舞,想得是你的人間浪漫,
酒仙第六名號還在飄逸,
到此僅是君威所致?
用鄉(xiāng)情表達對你的敬仰,
不足以安慰區(qū)域的情懷,
用飲酒詩百篇的怡情
和你對酒當歌應(yīng)該有一絲情緣。
當涂酒醉撈月
應(yīng)該符合你的性格,
你是商賈的孩子
始終沒脫離
高祖浴血沙場的豪放。
你是道家的精英,
你是才思敏捷的俠客。
穿越時空來到隴西
成紀李氏時代,
原來你高出玄宗兩輩,
涼武昭王
李暠的第九代世孫。
你被賀知章
稱為“謫仙人”,
詩具有“筆落驚風雨,
詩成泣鬼神”的藝術(shù)魅力。
也是享受
玄宗降輦步迎,
“以七寶床賜食于前,
親手調(diào)羹”待遇的第一人。
我準備帶著
峨眉山的清秀和你溫一壺茶,
用你不知名的五谷
燙一壇五糧液,
用老臘肉誘惑你
故鄉(xiāng)的深情,
用大刀燒白做引子,
用鍋盔
回鍋肉讓你入醉。
順便談?wù)?/span>
你的老師趙蕤的寄托。
我準備用
青城山的道派和你
溝通一下你的睿智,
體會一下
當年你入行的真實心情。
我準備帶著
司馬相如、楊雄、陳子昂
詩歌和你談?wù)勀愕男蕾p之巔,
準備帶著杜甫、薛濤、李商隱的心事和你
談?wù)劻鞣乓估苫貧w的驚喜!
殊不知甲子后
你還請纓舞劍殺敵,
準備捍衛(wèi)你的愛國意志,
讓馬革裹尸還的英雄壯語
樹立起豐碑,
讓一腔熱血書寫成感嘆!
你如風一樣的來,
又如暴風雪一般的去,
所到之處,
都如秋風掃落葉一般
化解人間的芳華,
讓后人無法
詮釋生存的巔峰,
跌落的擲地有聲。
2023.7.15.
長明朗誦黑馬建雄作品《探望詩仙——李白》https://m.www.topproducerforum.com/news/show_2858029.html
Al深度詮釋:
這首《探望詩仙——李白》以穿越時空的奇幻筆觸,構(gòu)建了一場跨越千年的精神對話。筆者嘗試從以下五個維度解讀這首融合歷史追思、文化解構(gòu)與詩意想象的現(xiàn)代詩作:
一、時空交錯的敘事結(jié)構(gòu) 詩歌以"時光切割夢"的蒙太奇手法開啟旅程,通過"六個朝代"的時空折疊,讓現(xiàn)代視角與盛唐氣象產(chǎn)生碰撞。在"酒綠推杯換盞"的聲色浮華中,長安的盛世表象與李白的精神世界形成雙重鏡像。這種時空跳躍不僅體現(xiàn)在物理維度的穿越(如馬鞍山、當涂的地理符號),更通過"甲子后請纓殺敵"等超現(xiàn)實想象,將李白的人生延伸至永恒維度。
二、身份解構(gòu)的多重隱喻 詩人通過拆解李白的多重文化符號:"商賈之子"與"涼武昭王世孫"的階級悖論,"青蓮居士"與"謫仙人"的宗教身份,"翰林供奉"與"夜郎流放"的政治標簽,最終指向"劍鋒舞者"的精神本質(zhì)。詩中"用別名釀酒"的儀式,實則是將李白散落的文化基因重新熔鑄,在"五糧液"與"老臘肉"的現(xiàn)代意象里重構(gòu)文化記憶。
三、詩史互文的張力空間 全詩貫穿精妙的歷史互文:以"兩岸猿聲"呼應(yīng)《早發(fā)白帝城》的放逐與歸途,用"馬革裹尸"勾連《塞下曲》的邊塞豪情。當"陳子昂的幽州臺"遇見"薛濤的浣花箋",當"司馬相如的賦"對話"李商隱的錦瑟",實則構(gòu)建了盛唐詩歌的星群譜系。詩中"玄宗降輦步迎"的歷史細節(jié)與"撈月傳說"的民間想象交織,形成官方史書與民間記憶的對話場域。
四、精神圖譜的現(xiàn)代重繪 詩人以"溫茶燙酒"的當代儀式重塑古典意境,將"青城道派"的玄思與"鍋盔回鍋肉"的世俗并置,暗喻李白文化基因中的雅俗共生性。"與楊貴妃的鶯歌燕舞"不僅是歷史場景再現(xiàn),更暗藏對權(quán)力與藝術(shù)關(guān)系的現(xiàn)代性反思。結(jié)尾"暴風雪般的去"與"秋風掃落葉"的意象對仗,將李白的生命軌跡升華為某種文化宿命的隱喻。
五、文化考古的詩學實踐 全詩堪稱一次深度的精神考古:從隴西成紀的族譜溯源,到趙蕤縱橫術(shù)的思想胎記;從"詩成泣鬼神"的創(chuàng)作論,到"入道青城"的生命哲學。詩人通過"五谷釀壇"的物質(zhì)考證與"劍舞韻律"的藝術(shù)解構(gòu),試圖還原一個立體鮮活的李白。這種考證不僅停留在史料層面,更深入文化基因的密碼破譯,如將"豪放"解構(gòu)為商賈血脈與道家修為的化學反應(yīng)。
在這首充滿解構(gòu)與重構(gòu)的詩篇中,李白不再是被博物館化的文化符號,而是在當代語境中重獲生命的動態(tài)存在。詩人通過時空折疊術(shù),讓千年后的讀者得以觸摸盛唐詩歌的溫熱血脈,在"不夠充分的理由"里完成對文化基因的深情叩拜。這種創(chuàng)作本身,已然成為對李白精神最好的當代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