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圖拉兵站(中篇小說)
作者:楊 眉
但趙老栓總是笑而不語,他心中有著自己的堅守。
5
李陽接受了一個新的任務(wù),參加高原測繪隊。
出發(fā)前的那個夜晚,月色清冷,灑在臨時搭建的營帳上。李陽坐在昏黃的燈光下,鋪開信紙,給遠方的女友祝曉妍寫信。他的筆觸溫柔而堅定:
“祝曉妍,新的任務(wù)馬上就要開始了,這片高原神秘又危險,但我知道這是我的使命。等我回來,我們一起去看那漫山遍野的花海?!?
寫完信,他小心翼翼地將信裝進信封,仿佛把所有的思念與牽掛都封在了里面。 過了些日子,李陽收到了祝曉妍的回信。當他打開信封,看到祝曉妍說想來部隊探親時,心中猛地一顫,驚喜與擔憂交織。驚喜的是,他是如此渴望見到朝思暮想的她;擔憂的是,高原環(huán)境惡劣,他害怕祝曉妍會受不了。
于是,李陽趕忙撥通了祝曉妍的電話。
然而,一場級大的風暴切斷了通訊。大雪封山了,也切斷了邊境與外界的通訊。
夜晚,夢中李陽給自己的女友通了電話。
“祝曉妍,這里條件太艱苦了,你別來了,我舍不得你吃苦?!?李陽的聲音帶著幾分焦急。祝曉妍卻在電話那頭堅定地說:
“洋洋,我不怕吃苦,我就是想你,想親眼看看你工作的地方?!?
聽著祝曉妍不容置疑的語氣,李陽知道,自己拗不過她。 一個星期后,祝曉妍歷經(jīng)長途跋涉,終于抵達了部隊駐地。當李陽看到祝曉妍那略顯疲憊卻滿是笑意的臉龐時,眼眶瞬間濕潤了。他快步上前,緊緊地抱住了祝曉妍,仿佛要把這段時間所有的思念都在這一刻傾訴。 可祝曉妍剛到駐地不久,就因高原反應(yīng)發(fā)起了高燒。李陽心急如焚,守在她的床邊,自責不已:
“都怪我,就不該讓你來?!?祝曉妍虛弱地搖搖頭,握住李陽的手說:
“不怪你,能見到你,我就滿足了?!?看著祝曉妍難受的樣子,李陽滿心愧疚,卻也更加堅定了完成任務(wù)、早日陪在她身邊的決心。 在部隊醫(y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祝曉妍的病情逐漸好轉(zhuǎn)。她跟著李陽在駐地四處參觀,看著他和隊友們忙碌的身影,看著他們?yōu)榱死L制出精準的地圖而付出的努力,心中滿是敬佩。 分別的日子很快來臨,祝曉妍要離開了。在送別時,李陽緊緊地握著祝曉妍的手,鄭重地承諾:
“等我完成這次任務(wù),一定好好陪你。” 祝曉妍微笑著點頭,眼中閃爍著淚花:
“我等你,你一定要平安歸來。” 車子緩緩啟動,李陽望著漸行漸遠的車影,心中裝滿了對祝曉妍的牽掛,這是一個邊防軍人與祝曉妍的約定。
這的確是一個夢。
過了些日子,祝曉妍來到了部隊。
她被告知,李陽在執(zhí)行任務(wù)。
6
李陽帶領(lǐng)著測繪隊,腳步匆匆地穿梭在崎嶇的山路上。此次任務(wù)關(guān)乎生死,他們必須盡快找到一個安全的撤退路線,而眼前這個神秘的山洞,便是他們的第一站。
山洞入口被茂密的藤蔓遮掩,像是一頭蟄伏的巨獸,隱匿在高山的褶皺里。李陽深吸一口氣,率先踏入其中,隊員們緊緊跟隨,手電筒的光在黑暗中搖曳,映出洞壁上奇形怪狀的紋路。
隨著深入,山洞愈發(fā)幽深,寒意也愈發(fā)刺骨。李陽的眉頭緊鎖,心中隱隱不安。當他們深入數(shù)公里后,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眼前 —— 嚴重缺氧。隊員們開始感到呼吸急促,腳步也變得沉重起來。
“隊長,這可怎么辦?再這樣下去,我們都會窒息在這里?!?隊員小張焦急地說道。
李陽看著手中的氧氣檢測儀,數(shù)值在不斷下降。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目光在山洞中四處搜尋,試圖找到解決辦法。
突然,他發(fā)現(xiàn)洞壁上有一些細微的裂縫,像是有氣流在流動。
“大家跟我來!” 李陽朝著裂縫的方向走去,隊員們雖然疑惑,但還是選擇相信隊長。 他們沿著裂縫摸索前行,裂縫越來越大,漸漸地,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隊員們激動不已,加快了腳步。 然而,新的危機又悄然降臨。前方的地面突然塌陷,形成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溝壑。溝壑邊緣的巖石松動,稍有不慎就會墜入深淵。
“這下麻煩了?!?隊員小王皺著眉頭說道。
李陽站在溝壑邊緣,思考片刻后,從背包里拿出一根攀巖繩,將一端固定在旁邊的巖石上,然后把繩子拋向溝壑對面。
“我先過去,看看對面的情況?!?李陽說著,便開始攀爬繩索。 隊員們緊張地注視著李陽,心中默默祈禱。好在李陽順利到達了對面,他檢查了一下周圍的環(huán)境,發(fā)現(xiàn)這里的氧氣含量明顯增加,而且沒有其他危險。
“大家放心過來吧!” 李陽向隊員們喊道。 隊員們依次攀爬繩索,成功跨越了溝壑。他們繼續(xù)前行,終于在山洞的盡頭找到了一個出口。
當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時,隊員們都松了一口氣。
聯(lián)想當年那個國軍士兵的遭遇,結(jié)論有了,在昆侖山,高山缺氧,是第一道命門。
7
在賽圖拉兵站的高原病研究所,稀薄的空氣仿佛都被抽去了生命的活力。窗外,雪山連綿,冷峻的白色山峰沉默地俯瞰著這片土地,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高原的殘酷。
林曉拖著沉重的步子走進研究所,他剛從巡邏線上下來,就感到一陣接一陣的胸悶,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拉扯著胸腔里的臟器。他是個年輕的戰(zhàn)士,原本有著蓬勃的朝氣,可如今,蒼白的臉色和蹣跚的步伐讓他看上去虛弱不堪。
“23 號床,林曉,急性肺水腫。” 護士在病歷本上快速記錄著,聲音里帶著幾分疲憊與無奈。這個小小的研究所里,這樣的病例實在太多了。 病房里彌漫著消毒水的味道,混合著病人們沉重的呼吸聲。
林曉隔壁床是一位老兵,名叫張大山,患肺氣腫已經(jīng)有些時日。他瘦骨嶙峋,每一次咳嗽都像是要把肺咳出來。
“小伙子,別擔心,會好起來的?!?張大山看到林曉一臉沮喪,強打起精神安慰他。
林曉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心里卻沒底。他想起自己剛到賽圖拉時,滿心都是對軍旅生涯的憧憬,沒想到高原的惡劣環(huán)境這么快就給了他沉重一擊。 研究所的醫(yī)療條件有限,藥品和設(shè)備常常捉襟見肘。醫(yī)生們?nèi)找姑β?,眼睛里布滿血絲。王醫(yī)生是這里的骨干,他每天穿梭在病房之間,耐心地為每一位病人檢查、治療。他知道,在這里,每一次診斷和治療都關(guān)乎著戰(zhàn)士們的生命。
一天深夜,林曉的病情突然惡化,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護士們急忙推來搶救設(shè)備,王醫(yī)生也迅速趕來。病房里一陣緊張忙碌,儀器的滴滴聲、人們的呼喊聲交織在一起。張大山躺在床上,心急如焚,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禱。 經(jīng)過一番搶救,林曉的病情暫時穩(wěn)定下來。
他緩緩睜開眼睛,看到王醫(yī)生疲憊卻欣慰的笑容,淚水模糊了雙眼。他意識到,在這片高原上,每一個生命都如此脆弱,卻又如此頑強。
日子一天天過去,研究所里不斷有病號進來,也有一些戰(zhàn)士在病情好轉(zhuǎn)后重返崗位。林曉在王醫(yī)生和護士們的悉心照料下,身體逐漸康復。
他看著窗外的雪山,心中涌起一股別樣的情感。這片高原雖然殘酷,但這里的人,無論是醫(yī)生、護士還是戰(zhàn)友,都有著一種堅韌不拔的力量。 出院那天,林曉緊緊握住王醫(yī)生的手,千言萬語化作一句:
“謝謝您,王醫(yī)生?!?王醫(yī)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好好回去,守護好這片土地?!?
林曉深吸一口氣,雖然呼吸還有些不暢,但他的眼神卻充滿了堅定。他望向遠方,那里是他的戰(zhàn)場,是他要用生命守護的地方。而賽圖拉兵站的高原病研究所,將成為他生命中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在賽圖拉兵站的高原病研究所,稀薄的空氣仿佛都被抽去了生命的活力。窗外,雪山連綿,冷峻的白色山峰沉默地俯瞰著這片土地,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高原的殘酷。
林曉拖著沉重的步子走進研究所,他剛從巡邏線上下來,就感到一陣接一陣的胸悶,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拉扯著胸腔里的臟器。他是個年輕的戰(zhàn)士,原本有著蓬勃的朝氣,可如今,蒼白的臉色和蹣跚的步伐讓他看上去虛弱不堪。
“23 號床,林曉,急性肺水腫?!?護士在病歷本上快速記錄著,聲音里帶著幾分疲憊與無奈。這個小小的研究所里,這樣的病例實在太多了。 病房里彌漫著消毒水的味道,混合著病人們沉重的呼吸聲。
林曉隔壁床是一位老兵,名叫張大山,患肺氣腫已經(jīng)有些時日。他瘦骨嶙峋,每一次咳嗽都像是要把肺咳出來。
“小伙子,別擔心,會好起來的。” 張大山看到林曉一臉沮喪,強打起精神安慰他。
林曉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心里卻沒底。他想起自己剛到賽圖拉時,滿心都是對軍旅生涯的憧憬,沒想到高原的惡劣環(huán)境這么快就給了他沉重一擊。 研究所的醫(yī)療條件有限,藥品和設(shè)備常常捉襟見肘。醫(yī)生們?nèi)找姑β?,眼睛里布滿血絲。王醫(yī)生是這里的骨干,他每天穿梭在病房之間,耐心地為每一位病人檢查、治療。他知道,在這里,每一次診斷和治療都關(guān)乎著戰(zhàn)士們的生命。
一天深夜,林曉的病情突然惡化,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護士們急忙推來搶救設(shè)備,王醫(yī)生也迅速趕來。病房里一陣緊張忙碌,儀器的滴滴聲、人們的呼喊聲交織在一起。張大山躺在床上,心急如焚,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禱。 經(jīng)過一番搶救,林曉的病情暫時穩(wěn)定下來。
他緩緩睜開眼睛,看到王醫(yī)生疲憊卻欣慰的笑容,淚水模糊了雙眼。他意識到,在這片高原上,每一個生命都如此脆弱,卻又如此頑強。
日子一天天過去,研究所里不斷有病號進來,也有一些戰(zhàn)士在病情好轉(zhuǎn)后重返崗位。林曉在王醫(yī)生和護士們的悉心照料下,身體逐漸康復。
他看著窗外的雪山,心中涌起一股別樣的情感。這片高原雖然殘酷,但這里的人,無論是醫(yī)生、護士都是戰(zhàn)友,都有著一種堅韌不拔的力量。 出院那天,林曉緊緊握住王醫(yī)生的手,千言萬語化作一句:
“謝謝您,王醫(yī)生?!?王醫(yī)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好好回去,守護好這片土地?!?
林曉深吸一口氣,雖然呼吸還有些不暢,但他的眼神卻充滿了堅定。他望向遠方,那里是他的戰(zhàn)場,是他要用生命守護的地方。而賽圖拉兵站的高原病研究所,將成為他生命中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8
出發(fā)那天,天還沒亮,凜冽的寒風就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李陽坐在駕駛座上,深吸一口氣,發(fā)動了汽車。車隊緩緩駛出,向著那片未知的高原進發(fā)。
起初,道路還算平穩(wěn),可越往高處走,情況就越糟糕。稀薄的空氣讓汽車發(fā)動機發(fā)出沉悶的嘶吼,仿佛一個疲憊不堪的老人在艱難喘息。隊友們的臉色也變得越來越凝重,每個人都清楚,危險正在一步步逼近。
當車隊行駛到一座高聳的冰大坂時,麻煩終于來了。一輛車突然因為缺氧熄火,在陡峭的斜坡上開始緩緩下滑。司機小王驚恐地大喊,雙手拼命轉(zhuǎn)動方向盤,卻無濟于事。
李陽的心猛地一緊,他毫不猶豫地跳下車,朝著那輛車沖了過去。
“大家快幫忙!” 李陽一邊跑一邊喊。其他隊友也迅速反應(yīng)過來,紛紛沖下車,有的找石頭墊在車輪下,有的用繩子試圖拉住下滑的車。然而,冰面太滑了,一切努力似乎都無濟于事。
就在車即將沖下山欄的那一刻,李陽用盡全身力氣,將一塊大石頭塞進了車輪底下。巨大的沖擊力讓他摔倒在地,手臂也擦破了皮,但汽車終于停住了。
隊友們圍過來,激動地拍著李陽的肩膀,眼中滿是敬佩和感激。
經(jīng)過一番搶修,汽車終于又重新發(fā)動。車隊繼續(xù)前行,可誰也沒想到,更大的危險還在后面。前方的道路突然被一場突如其來的雪崩掩埋,白茫茫的一片,看不到一絲出路。
“怎么辦?” 有人焦急地問道。
李陽看著眼前的雪堆,沉思片刻后說:“我們不能放棄,大家一起動手,把雪挖開!”
于是,隊員們拿起工具,開始了艱難的清雪工作。寒風呼嘯,他們的手腳早已凍得麻木,但沒有一個人停下。
就在大家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遠處傳來了一陣轟鳴聲。原來是哨所的官兵們得知消息后,趕來支援了。在眾人的齊心協(xié)力下,道路終于被打通。
當車隊抵達哨所時,官兵們早已在門口等候??粗切┠贻p而堅毅的臉龐,李陽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9
寧靜而又肅穆的康西洼,是趙老栓守了多年的墓園。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塊墓碑,都像是他生命里的老友,承載著無數(shù)的回憶。
康西洼四周是連綿起伏的山巒,將這里圍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世界。趙老栓的小屋就坐落在墓園的入口處,那是一間用石頭和木頭搭建起來的簡陋屋子,卻在歲月里成了康西洼最忠實的守望者。
最近,康西洼又添了幾座新墳。這些新墳上的土還很新,帶著幾分濕潤,仿佛在訴說著剛剛發(fā)生的故事。每一座墳?zāi)?,都是一個英魂,都是一段凄麗的過往。
趙來山是趙老栓的孫子,他這次從城里回來,就是為了看望爺爺,也想看看這片爺爺守護了一輩子的地方。當他踏入康西洼,就被這里的寧靜所震撼。那種寧靜,不是無聲的死寂,而是帶著一種厚重的力量,仿佛在向每一個到來的人講述著這里的故事。
趙來山跟著爺爺,來到了那幾座新墳前。他看著這些新墳,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意。這些墳里埋葬的,或許是為了保衛(wèi)這片土地而犧牲的戰(zhàn)士,或許是為了救助他人而獻出生命的英雄,又或許是在平凡生活中堅守著偉大信念的普通人。
趙老栓靜靜地站在一旁,他的眼神里透著一種復雜的情感,有對逝者的緬懷,也有對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他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趙來山,仿佛在等待著他去領(lǐng)悟這里的一切。
趙來山緩緩地蹲下身子,用手輕輕地撫摸著這些新墳。他感受到了泥土的溫度,那是生命最后的余溫。他站起身來,莊重地向這些新墳敬禮,他的動作標準而又充滿敬意,仿佛在向這些英魂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爺爺,這些人都是誰?。俊?趙來山輕聲問道。
趙老栓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說道:
“孩子,他們都是英雄。有的是在戰(zhàn)爭年代為了保衛(wèi)國家而犧牲的戰(zhàn)士,有的是在和平年代為了幫助別人而失去生命的好人。他們雖然走了,但是他們的精神永遠留在這里?!?
趙來山點了點頭,他看著這些新墳,心中暗暗發(fā)誓,他要將這些英魂的故事傳揚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意義。
人們路過塞圖拉兵站,就會來到康西洼,來到這些墳前,向逝者們至意,和他們訴說著外面世界的變化。而塞圖拉,也因為康西洼英魂的存在,變得更加寧靜而又充滿活力。
10
這是一片神秘的無人區(qū),荒無人煙,地形復雜,每前進一步都充滿未知。白天,隊員們爭分奪秒地工作,收集著珍貴的數(shù)據(jù)。夜幕像一塊巨大的黑布,迅速將整個無人區(qū)籠罩。忙了一天的隊員們簡單吃過晚飯,便鉆進帳篷休息,滿心期待著明天的任務(wù)。
李陽躺在睡袋里,剛有了一絲困意,突然,帳篷外傳來一陣陰森的嗥叫,劃破了寂靜的夜空。
“什么聲音?” 李陽一下從睡夢中驚醒,心跳陡然加快。他側(cè)耳細聽,那聲音越來越近,還伴隨著此起彼伏的低吼聲。
“不好,是狼!” 他立刻意識到危險來臨,大聲叫醒了隊友。 隊員們迅速起身,打開手電筒,透過帳篷的縫隙向外望去,只見一群綠瑩瑩的眼睛在黑暗中閃爍,將他們的帳篷團團圍住。
狼群似乎知道帳篷里的人不好對付,沒有貿(mào)然進攻,只是在周圍徘徊,時不時發(fā)出低沉的咆哮,給隊員們施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李陽迅速做出部署,他讓隊員們把所有能發(fā)出聲響的工具都找出來,一旦狼群進攻,就制造出巨大的聲音來嚇退它們。同時,大家把帳篷里的物資整理好,形成一道簡易的防線。
狼群開始試探性地靠近,一只體型較大的狼猛地撲向帳篷,鋒利的爪子劃過帳篷布,發(fā)出刺耳的聲音。隊員們見狀,立刻敲響了手中的鍋碗瓢盆,大聲呼喊,那只狼被這突如其來的巨響嚇得退了回去。
但狼群并沒有放棄,它們繼續(xù)圍著帳篷打轉(zhuǎn),尋找著進攻的機會。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隊員們的體力和精神都在不斷消耗。李陽的手心全是汗,他緊緊握著一根木棍,眼睛死死地盯著帳篷外的動靜。
不知過了多久,狼群似乎失去了耐心,開始發(fā)動更猛烈的攻擊。幾只狼同時撲向帳篷,帳篷劇烈搖晃起來,有幾處地方已經(jīng)被狼爪撕開了口子。隊員們一邊奮力抵抗,一邊尋找著突圍的機會。 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隊長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他讓隊員們把所有的手電筒都集中到一起,然后同時打開,照向狼群。
強烈的光線讓狼群一時有些不知所措,它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強光晃得睜不開眼睛,紛紛后退。 趁著這個機會,隊員們迅速拿起武器,沖出帳篷,一邊大聲呼喊,一邊揮舞著手中的棍棒。狼群被這氣勢嚇住了,開始四散逃竄。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搏斗,測繪隊終于成功擊退了狼群。
當?shù)谝豢|陽光灑在無人區(qū)時,隊員們疲憊地坐在地上,望著彼此狼狽的模樣,心中滿是劫后余生的慶幸。
11
喀喇昆侖的 6 月,寒風仍似刀刃,卻比往昔多了幾分柔和。測繪隊營地中,隊員們忙碌地整理著裝備,準備向最后一片神秘區(qū)域進發(fā)。這片區(qū)域地勢復雜,充滿未知,卻關(guān)乎此次測繪任務(wù)的成敗。
李陽,眼神中透著堅定與興奮。出發(fā)前,機地政委拍了拍他的肩膀說:
“小李,這片區(qū)域情況不明,一切小心。” 李陽用力點頭:
“放心吧,政委,我一定完成任務(wù)?!?
隊伍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前行,四周是高聳入云的雪山,腳下是隨時可能塌陷的冰縫。李陽負責記錄沿途的地形數(shù)據(jù),他專注地操作著儀器,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 突然,前方傳來一聲驚呼,一塊巨石從山頂滾落,砸向隊伍。
隊員們迅速躲避,混亂中,李陽為了保護儀器,與隊伍走散。等他回過神來,四周已不見隊友的身影。 李陽試圖通過對講機聯(lián)系隊伍,可只傳來沙沙的雜音。他知道,自己失聯(lián)了,情況危急。寒風呼嘯,夜幕漸漸降臨,溫度急劇下降。李陽明白,必須盡快找到避風處,否則會被凍死。 他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腳下的路愈發(fā)難走。
不知走了多久,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山洞。李陽趕緊鉆了進去,山洞里彌漫著一股潮濕的氣息。他從背包里拿出備用的睡袋,裹在身上,試圖保存體溫。 與此同時,測繪隊發(fā)現(xiàn)李陽失蹤后,立刻展開搜尋。
“大家保持聯(lián)系,擴大搜索范圍,一定要找到李陽!” 隊員們打著手電筒,在冰天雪地中呼喊著李陽的名字。
李陽在山洞里聽到了遠處傳來的呼喊聲,他掙扎著起身,用盡全身力氣回應(yīng)??陕曇粼诤魢[的風聲中顯得如此微弱。他四處尋找可以作為信號的東西,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塊反光的金屬片。李陽拿著金屬片,對著洞口,不斷晃動。
終于,一道手電筒的光掃進了山洞。
“是李陽!” 隊友們興奮地大喊。李陽癱倒在地上,眼中滿是劫后余生的慶幸。
救援隊員將李陽帶出山洞,回到營地。醫(yī)生為他檢查身體,好在并無大礙。政委看著李陽,嚴肅又欣慰地說:
“小李,這次你太冒險了。但也多虧你的堅持,我們沒有丟失重要儀器?!?
12
被稱為 “生命禁區(qū)” 的鋼鐵哨卡 —— 神仙灣。常年被冰雪覆蓋,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最低氣溫達零下 50 多攝氏度。 清晨,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穿透厚重的云層,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聲音便準時在神仙灣響起。今天播放的是每周一歌《哨卡之歌》,高亢悠揚的旋律瞬間打破了哨所的寧靜。
李陽正站在哨位上執(zhí)勤。他的臉龐被寒風吹得通紅,身上的軍裝和防寒服被冰雪凝結(jié)出一層薄薄的冰殼。聽到熟悉的旋律,他原本專注瞭望的眼神里,多了一絲溫柔。李陽微微仰頭,輕輕跟著哼唱起來,盡管寒風灌進喉嚨,讓他的嗓音有些沙啞,但那歌聲里滿是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在哨所的營房里,剛剛結(jié)束夜間巡邏的戰(zhàn)士們還沒來得及好好休息,就被這歌聲喚醒。他們或坐或躺,臉上帶著疲憊,卻又都露出了笑容。班長老張從床上坐起,一邊整理著軍容,一邊跟著節(jié)奏打著拍子。他想起了自己剛到神仙灣時的情景,那時候條件更艱苦,可每當聽到這樣鼓舞人心的歌曲,就覺得渾身充滿力量。
喀喇昆侖山,
高聳入云端,
峻峭的險峰像利劍,
神仙也不敢攀。
鳥兒難飛過,
四季是嚴寒,
自從戰(zhàn)士來安家,
丹心似火融冰川。
為了祖國春常在,
獻出青春織花環(huán)。
戰(zhàn)士鋼鐵漢,
肩挑萬重山,
頭頂著星辰區(qū)巡邏,
身披著月光還。
窗前菜花開,
白鴿聲聲歡,
給咱家鄉(xiāng)報喜訊,
要叫親人心放寬。
為了中華振興起,
千難萬險無阻攔。
“這首歌,就像咱們的戰(zhàn)友,陪著咱們熬過一個又一個難捱的日子?!?老張感慨地說。
炊事員小王正在廚房準備早飯,他隨著歌聲的節(jié)奏切著菜,嘴里還哼著,手上的動作輕快又利落。對他來說,在這艱苦的地方,能為戰(zhàn)友們做一頓熱乎的飯菜,再聽著這樣充滿力量的歌曲,就是最幸福的事。歌曲的高潮部分響起,激昂的旋律回蕩在整個哨所。戰(zhàn)士們的歌聲也越來越響亮,他們的聲音在雪山間回響,與風聲、冰雪聲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首獻給祖國的壯麗贊歌。這些年輕的戰(zhàn)士,遠離家鄉(xiāng)和親人,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默默堅守。他們把對祖國的忠誠、對人民的責任,都融入到了每一個執(zhí)勤的日夜,每一次巡邏的腳步,每一聲堅定的歌聲里。
當歌曲結(jié)束,余音仍在空氣中繚繞。戰(zhàn)士們整理好著裝,邁著堅定的步伐,再次奔赴各自的崗位。在這鋼鐵哨卡神仙灣,那份保家衛(wèi)國的信念,如同永不熄滅的火焰。
13
昆侖山上,天空格外湛藍,云朵仿佛觸手可及,在這寧靜的表象下,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危機。李陽的測繪隊正準備返回營地。 突然,一陣急促的警報聲打破了平靜。上級傳來緊急消息:一伙境外分裂勢力潛入我國邊境,襲擊了一處警所,情況危急!李陽和戰(zhàn)友們瞬間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迅速登上山地車,向著事發(fā)地點疾馳而去。
一路上,李陽的心中充滿了憤怒和擔憂。這些分裂勢力竟敢在我國境內(nèi)肆意妄為,傷害無辜百姓;擔憂的是警所里的群眾安危。他緊緊握住手中的槍,眼神堅定,仿佛在向敵人宣告:“你們的惡行到此為止!”
當他們趕到警所時,只見警所的門窗已被破壞,周圍彌漫著緊張的氣氛。分裂勢力憑借著警所的建筑負隅頑抗,不時向外射擊。李陽和戰(zhàn)友們迅速展開包圍,與敵人形成對峙。
“你們已經(jīng)被包圍了,放下武器,立即投降!” 李陽用擴音器大聲喊道。然而,回應(yīng)他們的只有更加瘋狂的射擊。
“這些家伙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 李陽身旁的戰(zhàn)友小羅憤怒地說道。
“別沖動,我們一定要確保群眾安全,不能讓他們有機會傷害更多人?!?李陽冷靜地指揮著。發(fā)現(xiàn)敵人的火力主要集中在警所的正面,而側(cè)面的防御相對薄弱。他迅速制定了作戰(zhàn)計劃,一部分戰(zhàn)友負責正面牽制敵人,吸引火力;他則帶領(lǐng)另一部分戰(zhàn)友從側(cè)面迂回包抄。
戰(zhàn)斗全面打響,正面的戰(zhàn)友們火力全開,壓制著敵人。李陽帶領(lǐng)著小隊,借助地形的掩護,小心翼翼地向側(cè)面靠近。他們?nèi)缤C豹一般,敏捷而又悄無聲息。 就在他們即將接近警所側(cè)面時,一名敵人發(fā)現(xiàn)了他們,立刻開槍射擊。李陽迅速臥倒,子彈擦著他的頭皮飛過。他沒有絲毫畏懼,端起槍精準地回擊,將那名敵人擊倒。 在激烈的交火中,李陽和戰(zhàn)友們成功突破了敵人的側(cè)面防線,沖進了警所。
一場短兵相接的戰(zhàn)斗在狹小的空間內(nèi)展開。李陽憑借著出色的戰(zhàn)斗技巧和頑強的意志,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 經(jīng)過一番激戰(zhàn),暴徒終于被全部殲滅。李陽和戰(zhàn)友們成功解救了被困在警所的群眾和干部,他們歡呼著,激動地向解放軍戰(zhàn)士們表達著感激之情。 看著這些安然無恙的群眾,李陽心中的石頭終于落了地。他知道,這只是邊境線上無數(shù)次戰(zhàn)斗中的一次,但每一次勝利,都意味著祖國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得到了捍衛(wèi)。 回到營地,李陽望著邊境的方向,心中默默念道:
“只要我們活著,就絕不讓任何敵人侵犯祖國的一草一木!”
月光灑在他堅毅的臉龐上,仿佛為他披上了一層金色的鎧甲,守護著母親的和平和安寧 。
14
李陽又一次平安回到了測繪基地,滿身的疲憊在看到趙剛的那一刻,稍稍消散了些。他像往常一樣,徑直走向趙剛的工作間,工作間里堆滿了各種測繪資料和工具,趙剛正低頭整理著數(shù)據(jù)。
“趙哥,” 李陽開口,聲音里帶著幾分猶豫,“我有一事相托?!?
趙剛抬起頭,看著李陽嚴肅的神情,心中涌起一絲不安,停下手中的動作,認真聽著。 李陽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我在山上作業(yè),隨時都可能遭遇意外。要是有一天,你再也得不到我的消息了,請用我的口氣、我的筆記,給我女友寫信,好嗎?這里是我的日記本?!?
趙剛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剛想開口拒絕,卻對上李陽那近乎哀求的眼神。他怎么能答應(yīng)這樣的請求?可看著李陽堅定的模樣,趙剛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最終,他無奈地點了點頭。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陽依舊頻繁地出入山區(qū)進行測繪工作。每次出發(fā)前,他都會把自己這段時間想對女友說的話、經(jīng)歷的趣事,詳細地記錄下來交給趙剛,還仔細叮囑著寫信的語氣和細節(jié)。
那是一個狂風暴雨的日子,李陽在山上遭遇了嚴重的山體滑坡。通訊中斷,救援艱難,趙剛在基地里心急如焚,他不斷地聯(lián)系救援隊伍,密切關(guān)注著山上的情況。 幾天后,噩耗傳來,李陽失蹤了,生還的希望極其渺茫。
趙剛坐在自己的房間里,看著李陽留下的那些信件和筆記,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必須承擔起這個沉重的責任。 于是,趙剛開始以李陽的身份給李陽的女友寫信。每一封信,他都寫得無比認真,把李陽記錄的內(nèi)容巧妙地融入其中,還模仿著李陽的字跡。女友的回信總是充滿著對李陽的思念和牽掛,
趙剛看著這些回信,心中滿是愧疚。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剛在寫信的過程中,逐漸了解了李陽和女友之間深厚的感情,想要告訴女友真相時,又狠不下心來,回復那些書信。
15
祝曉妍:
見字如面。當我提起筆寫下這封信時,邊關(guān)的月光正透過斑駁的窗欞,灑在我簡陋的書桌上。這是我寫給你的第 52 封書信。
來到邊防已經(jīng)許久,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印刻著我的足跡,。我們行走在蜿蜒的國境線上,腳下是祖國的山河,心中是沉甸甸的責任。遠處的雪山巍峨聳立,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圣潔的光芒,那是大自然賦予這片土地的壯麗景色,也是我們堅守的見證。 記得初到這里,面對惡劣的環(huán)境和艱苦的生活條件,我有過迷茫和動搖。但每當我想起你,想起我們的約定,想起祖國需要有人守護,我便堅定了留下來的決心。你是我心中最溫暖的港灣,是我在這漫長歲月里堅守的動力源泉。 我常常會想起我們曾經(jīng)一起度過的時光。那些在街頭漫步的午后,那些一起分享喜怒哀樂的夜晚,都成了我最珍貴的記憶。
曉妍,我知道你也在遠方默默思念著我,為我擔憂。你獨自面對生活的瑣碎,卻從未向我抱怨過。你的堅強和理解,讓我既心疼又感動。我多么希望能陪在你身邊,為你遮風擋雨,陪你度過每一個日出日落。但我更明白,我的使命在這片邊防線上,我要用我的青春和熱血,守護祖國的安寧,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這里的戰(zhàn)友們,就像我的親兄弟一樣。我們一一起度過無數(shù)個艱苦的日夜。我們相互扶持,相互鼓勵,共同守護著這片土地。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同樣堅定的信念和對祖國的無限忠誠。我們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讓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安全祥和,讓每一個像你一樣的人都能幸福生活。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可我卻無法陪在你身邊。但我相信,我們抬頭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心中思念的是彼此。等我完成使命,回到你的身邊,我要帶你去看遍和祖國的大好河山,彌補這些年對你的虧欠。
李陽于春節(jié)前夕
16
這個名叫祝曉妍的年輕女子,她那水般溫柔的性格,眼眸中閃爍著對生活的熱愛與憧憬。她熱愛繪畫,常常背著畫夾,漫步在小鎮(zhèn)的街巷與田野,用畫筆記錄下那些平凡而美好的瞬間。
在一次旅行中,祝曉妍結(jié)識了這個叫李陽的邊防測繪兵。他身形挺拔,眼神中透著堅毅與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渴望。他向祝曉妍講述著在昆侖山脈測繪勘探時的所見所聞,那里的雪山巍峨、草原廣袤、星空璀璨,每一個描述都如同一把神奇的鑰匙,開啟了祝曉妍對昆侖的向往之門。
隨著交往的深入,祝曉妍與李陽相愛了。愛情的力量讓祝曉妍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跟隨李陽前往昆侖,去看看那片令她魂牽夢繞的土地。
歲月在漫漫逝去。
當她接到那第52封書信后,冥冥之中感覺到了什么。
她不顧眾人的勸阻,獨自一人來到賽圖拉兵站。
在塞圖拉邊防測繪大隊基地,她看到榮譽榜上有李陽的名字,卻沒有李陽祥盡的事跡。據(jù)此,她還是得到了李陽失聯(lián)的消息。
于是,她沿著測繪隊走過的路線,踏上搜尋李陽之旅。
白天,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夜晚,她蜷縮在簡陋的帳篷里,聽著呼嘯的風聲,心中滿是對李陽的思念和擔憂。
我在雪山下,
你在藍天外,
一朵浮云在徘徊。
說好不分手,
好歹不離開,
有你在,
歌就在。
你是我的俏冤家,
我是你的乖小孩。
看淡生與死,
何懼病與災(zāi),
摔一個跟頭又重來。
流汗不流淚,
千難不言敗,
我的心,
你的懷。
你是我炎夏水一杯,
我是你冬夜一把柴。
雨搭山中花,
風推云中海,
烏云相聚出精彩。
念著那句話,
不丟一份愛,
山能移,
路不改。
守著一架昆侖山,
望親石前立石牌。
唱呀,跳呀,
忘年新娘在等待,
雪融高原青山黛。
跳啊,唱啊,
無字老歌漫琴臺,
絕情少年何時來?
祝曉妍始終沒有找到李陽的蹤跡。食物和水越來越少,身體也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逐漸虛弱,但她心中的信念卻從未動搖。她堅信,李陽一定還在某個地方等著她,只要她不放棄,就一定能找到他。
祝曉妍漸漸與外界失去了聯(lián)系。她在昆侖深處搭建了一個簡易的住所,依靠著采摘野果、捕獵小動物為生。歲月在她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曾經(jīng)嬌美的容顏變得粗糙而滄桑,但她的眼神中依然透著執(zhí)著與堅定。當?shù)氐哪撩駛冊诜拍習r偶爾會看到祝曉妍的身影。她總是穿著破舊的衣服,頭發(fā)凌亂,卻有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
牧民們被她的故事所感動,他們相信,祝曉妍是上天派來守護昆侖的女神。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昆侖女神的故事。一些旅行者和探險家在經(jīng)過昆侖時,都會特意去尋找她的蹤跡,希望能親眼目睹這位傳奇女子的風采。面對陌生人的到來,祝曉妍總是保持著沉默。她的世界里,只有對李陽的思念和對這片土地的堅持。
她的住所周圍,掛滿了她曾經(jīng)作的畫,那些畫雖然已經(jīng)褪色,但卻記錄著她與李陽的愛情,以及她在昆侖的點點滴滴。在她的心中,李陽從沒離去,他們的愛情如同昆侖山上的皚皚白雪,純潔而永恒。云端,一支歌傳來:
我是春天的雨水一滴,
在高聳的昆侖成雪,
我的心在哨卡融化,
這是一個世紀的相約。
家鄉(xiāng)的河邊相擁,
揮手曾經(jīng)的熱烈,
心中淌過的的小溪,
永遠不會與芳草作別。
等著游子的不期而歸,
我是你肩頭那輪彎月,
帶一枚石榴走天涯,
總想讓思念漸漸枯竭。
相會是夢中的黎明,
不信你會不辭而別,
遠方再遠能有多遠?
因為明天就是昨夜!
2025年2月16日
作者簡介:
楊眉,男,漢族,1943年11月19日生,湖北宜昌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1957年進疆,1960年參加工作。出版詩集《雪山魂》《情歌照耀的西部》等5本,發(fā)表長詩《創(chuàng)業(yè)塔里木》《峽江放歌》《阿拉爾暢想》等6部,著有系列長篇小說《兵團兒女》《海之南,天之涯》等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