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兩個護照(隨筆)
毋東漢
我2008年去朝鮮采風觀光,2018年又去越南隨“夕陽紅”旅游團玩耍。所以留下了兩個護照。一個被剪了角,一個被貼“孟8”字樣,這兩個護照能勾起我游覽異國他鄉(xiāng)的美好回憶。今天拿出來曬護照,我仍感覺它值得珍惜妥存。
這兩個護照相隔十年,格式完全一樣,估計現(xiàn)在依舊如此。單說封面,我就覺得嚴肅、莊重、雅素、漂亮,封面為深棕色。上部印有金色的國徽。國徽圖案就很美麗、雋永、妙曼: 周邊由麥稻穗和齒輪組成,綢帶纏繞,象征著工農(nóng)聯(lián)盟和大團結(jié)。內(nèi)部分上下兩部分:上部是國旗之五星,大星星代表無產(chǎn)階級先鋒隊——中國共產(chǎn)黨,四個小星星代表工人階級、農(nóng)民階級、民族資產(chǎn)階級和小資產(chǎn)階級。下面是北京天安門城樓,我似乎能看到門腦懸掛的偉大領袖像,左右兩邊是橫幅標語:“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jié)萬歲”。我每看到國徽,就心潮澎湃,想起從遵義會議啟航到開國大典的盛況。我就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國徽下面是一行小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英文表述。其下是兩個較大的字:“護照”及其英文表述。最底下還有專用符號。
我覺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是我的歷史文物,因為它表明我的身份,陪我游覽了東北大門外和南門外的兩三個社會主義鄰國。我臨出發(fā)出境的先一天,曾站在我家樓頂深深地向終南山鞠躬,道別,在心里說:“再見!我的家鄉(xiāng),再見!我的祖國!”第二天,我向母親告辭,母親說:“不要浪得太遠了!還要有伴兒!”我含糊地回答:“您放心,我有伴兒。”沒敢說“出國”。回來后,在《東方紅》《藝園》《群眾藝術(shù)》等省市刊物上發(fā)表了《朝鮮行吟記》和《越南南撾觀光掠影》。用過的護照,我仍很珍惜,因為它上面印著國徽,是祖國的象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金字,這七個金字是烈士鮮血凝成的。
然而,有個叫“作家楠楓”的先生,說我國護照不該用簡化字,不該用印刷字體,說它不好看,不如東洋護照??淙思矣玫淖质切∽w,說我國在傳承中華文化方面不如東洋,東洋護照“特別有文化”我國護照“當然顯得沒文化”。
教我說,人家護照顏色好,是因為封面用的中國紅,文字用的漢字,是起源于我們戰(zhàn)國時秦國通用的小篆,中間那金色的一朵菊花算不算國徽我不知道,只知道櫻花起源于我國。說實話,東洋護照除過顏色鮮艷外,醒目的是那朵菊花,小篆的筆畫偏細,不醒目。東洋護照雖不算難看,也好看不到哪里去。只能說是湊合、一般、還可以。和中國護照相比,他們護照遜色多了,雖然鮮艷而不莊重,象征意象遠不如我國國徽。作為出國證明身份的護照,就應該莊重嚴肅,國徽代表我們國家的象征,印在護照上,護身符一樣的威武。
我覺得,在護照上印上國徽,就跟警察帽徽上的國徽一樣含義深刻而象征偉麗。人所共知,??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印在身份證明的封面,雖然好看,但不夠嚴肅。
“作家楠楓”先生的行為費解,因為他愛憎分明,褒貶顯赫,把別國護照夸為“特別有文化”,說中國護照“當然顯得沒文化”,其屁股坐在東洋,跪舔洋人,貶損祖國的漢奸立場昭然若揭。
這位“作家”不愧為某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的高材生,不枉為某市作協(xié)會員,把“洋為中用”操作得爐火純青。實際上把他的母校和市作協(xié)的臉丟盡無遺。他借比較護照,貶損祖國,只是他“洋為中用”的小伎倆。這樣矮的思想覺悟,與其頭上金光閃閃的“支部書記”頭銜,實在德不配位;其上級有關(guān)領導有任人失察之嫌,周圍的人也應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聽其言,觀其行。
若認為比較護照是小事,大錯特錯,當事者是“共產(chǎn)黨員”,護照封面上印的有國徽!國徽的文化內(nèi)涵是什么,不懂嗎?
2025-2-24-上午于樵仙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