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墻賞梅
作者:清泉
老北京東城的明城墻遺址公園,總帶著一絲溫柔的魅力,無疑是初春值得一游的秘境。這里,600年歷史的古城墻與盛開的梅花交相輝映,歷史的厚重感與春日的盎然生機碰撞出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無論你是攝影愛好者還是抖音達人,這片花海都將為你帶來驚喜!捕捉春日瞬間,明城墻遺址公園不僅梅花絢爛,還藏著無數(shù)絕美取景地。
明城墻?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防御建筑之一,北京保存較為完好,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明城墻始建于明代,經(jīng)過多次修建和擴展,形成了內(nèi)外三層城墻的格局。內(nèi)城墻建于1438年,外城墻建于1553年,皇城則建于1420年。北京的明城墻不僅在軍事防御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還見證了北京從一個小城鎮(zhèn)發(fā)展成為國家首都的歷史進程。城墻的修建和擴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jīng)濟和政治變化,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東段的梅花林,花海仙境匯聚了宮粉、綠萼、朱砂等多種梅花,白如雪、粉似霞、綠若玉、紫如夢,色彩斑斕,宛若置身花的海洋。你用相機手機廣角拍下花海全景,每一幀都堪稱壁紙。切換微距模式,聚焦花瓣細節(jié),嬌嫩質(zhì)感令人心動。
角樓的附近,古風意境滿分。梅花簇擁著古樸的角樓,城墻的滄桑與花朵的柔美形成鮮明對比,宛如一幅古風畫卷。穿上漢服,站在角樓下,仿佛穿越回明朝,輕松拍出仙氣飄飄的照片。
站在京奉鐵路遺址旁,等火車從城墻邊呼嘯而過,綠皮車與復興號交替上演,歷史與現(xiàn)代在此交融。我望著這段古老的城墻,仿佛看到了六百年來無數(shù)人在此駐足的身影。陽光下,青磚泛著歲月的光澤,訴說著一個城市的記憶與傳承。城墻依舊,歲月流轉(zhuǎn),而故事永遠在繼續(xù)。
城墻,是城市的脊梁,更是歷史的見證者。它不僅承載著一個王朝的興衰,更記錄著普通人的生活百態(tài)。在這里,我們觸摸到的不只是冰冷的磚石,更是流淌著的時光與記憶。
2025.3.5. 北京
作者簡介:
宗克窮,筆名,清泉,1967年生,中共黨員,現(xiàn)已退休。曾任第六師五家渠市文明辦主任,五家渠市第二、三、四屆政協(xié)委員,兼職第三、四屆提案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在職行政管理研究生、高級政工師,新疆、兵團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F(xiàn)在他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詩詞、歌詞、攝影創(chuàng)作方面。目前由他創(chuàng)作的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歌詞已有30余首,代表作有《啊延安》,古體和近現(xiàn)代詩300余首,代表作有組詩《昆侖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