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堂春.南頭古城抒懷
文/唐朝風
東江首府古南頭,
滄桑歲影長留。
黛磚灰瓦訴春秋,
史跡盈眸。
闊別匆匆卅載,
重逢相聚同游。
九街糖水解鄉(xiāng)愁,
意暖情柔。
2025.03.07.深圳
作者簡介:
唐朝風,男,本名鄭舒秋,廣東省僑界作家聯(lián)合會會員,廣州市海珠區(qū)作協(xié)會員。文字愛好者,平日里喜歡詩詞、歌詞創(chuàng)作,有多首作品發(fā)表于各類報刊雜志及網(wǎng)絡平臺。著有《臨窗詩話》(現(xiàn)代詩卷及古體詩卷)、《臨窗詞話》等詩詞集,歌曲代表作《相逢在翠島》、《冬天里的羊城》、《逐夢追光》等。
賞析:
《畫堂春·南頭古城抒懷》是一首飽含深情與歷史韻味的詞作,以細膩筆觸描繪出深圳市南頭古城的滄桑與魅力,抒發(fā)了作者在與同窗故友在南頭古城相逢相聚的復雜情感。
南頭古城的大名,不僅是耳聞中的傳奇。作者從記載中知曉它始建于東晉咸和年間,承載千年歲月;又在人口相傳里,聽聞它在時代浪潮里的蓬勃新生,久而久之,在作者的印象中,對南頭古城似乎有了一個清晰的輪廓。作者曾為南頭古城寫過一首《南頭古城印象》的七言律詩,后作者對此詩進行了小修改,詩云:“溯源探古話南頭,東晉咸和起郡樓。文脈傳承通港澳,革新碩果耀神州。山川煥彩民安樂,歲月流金百代悠。舊邑蝶新逢盛世,灣區(qū)碧浪泛輕舟 。”但親臨南頭古城進行實地探尋其歷史淵源,領略其文化底蘊和其時代新貌,感受其現(xiàn)代活力,還是第一次。作者有幸被邀請參加女神節(jié)活動——走中山、過深中通道、探訪古城……作者沿途及時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悟,是以《畫堂春》系列記錄了下來,《畫堂春.南頭古城抒懷》便是其中的一首。
上闋:描寫南頭古城風貌與歷史的交融。開篇“東江首府古南頭,滄桑歲影長留”,直接點明南頭古城的歷史地位,作為東江首府,它承載著漫長歲月的痕跡,“滄桑歲影”四字高度凝練,喚起人們對南頭古城悠久歷史的遐想?!镑齑u灰瓦訴春秋,史跡盈眸”,則從視覺角度描繪南頭古城的建筑風貌。黛色的磚、灰色的瓦,是歲月沉淀的色彩,它們仿佛在默默訴說著古往今來的故事,作者漫步其間,處處可見歷史遺跡,一種對歷史的敬畏與感慨油然而生 。上闋通過對南頭古城宏觀歷史地位和微觀建筑景觀的描寫,為全詞奠定了深沉的情感基調(diào)。
下闋:描述作者在南頭古城與同窗故友相逢相聚的情感升華?!伴焺e匆匆卅載,重逢相聚同游”,表明作者與同窗故友闊別多年后在南頭古城相逢相聚,“匆匆”,體現(xiàn)時光飛逝之感,“重逢相聚”,則充滿喜悅與溫情,與上闋的歷史滄桑形成時間跨度上的對比?!熬沤痔撬忄l(xiāng)愁,意暖情柔”是全詞情感的高潮。在歲月長河的潺潺流淌中,“九街糖水”早已超脫了單純的地域特色范疇,不再僅僅是街頭巷尾那一碗冒著熱氣、散發(fā)著甜蜜氣息的傳統(tǒng)小吃,或是一種富有地域特色的元素。對作者而言,它是承載著與同窗故友之間緊密聯(lián)系的珍貴符號。作者與同窗故友高中畢業(yè)后,各奔東西,為夢想拼搏。同窗故友乘改革開放之東風,只身到深圳打拼,成家立業(yè)后,在南頭古城盤得一家糖水店,取名為“九街糖水店”,客如云來,生意興隆。
2020年時值深圳市南山區(qū)政府對南頭古城提升改造,“九街糖水店”積極響應,也進行了一番修繕整飾,竣工后擇日新張,為此同窗故友向作者索要詩作,作者欣然為其題贈一首《九街糖水店》七言律詩,恭祝同窗故友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后作者對此詩進行了小修改,詩云:“九街攘攘客流稠,夜色闌珊燈火柔。糖水香飄熏古巷,清風韻繞醉新樓。半生創(chuàng)業(yè)滄桑改,數(shù)載奔途歲月遒。生意興隆聲譽振,財源廣進利名收?!?/font>
如今,相逢相聚在南頭古城,在“九街糖水店”,品嘗到這香甜的“九街糖水”,往昔回憶如潮水般涌來。那不僅是糖水的味道,更是故鄉(xiāng)的味道、同學情的味道。它讓鄉(xiāng)愁有了具體模樣,也讓那份同學情,在歲月里愈發(fā)醇厚、綿長。而這鄉(xiāng)愁與同學情在甜蜜的糖水中得到慰藉,此時的情感已不僅是對南頭古城的眷戀,更包含著對往昔歲月的懷念,以及與同窗故友重逢同游的溫暖情誼,“意暖情柔”,將這種復雜而美好的情感刻畫得淋漓盡致 。下闋從個人經(jīng)歷與情感出發(fā),與上闋的歷史厚重感相互映襯,使詞作的內(nèi)涵更加豐富。
整體評價:這首詞結(jié)構(gòu)嚴謹,上闋寫南頭古城歷史風貌與時代動感,下闋抒作者與同學重逢相聚同游古城之情懷,情景交融。語言質(zhì)樸自然又不失典雅,如“黛磚灰瓦訴春秋”運用擬人手法,賦予建筑以人的情感,生動形象;“九街糖水解鄉(xiāng)愁”則以小見大,用糖水這一生活細節(jié)傳遞出深沉的鄉(xiāng)愁與同學之間的溫情。它不僅是對南頭古城的禮贊,更是對時光、情感和歷史記憶的一次深刻挖掘與表達,引發(fā)讀者對故鄉(xiāng)、對故人、對歷史的情感共鳴 。
景連2025年3月21夜于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