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人民永遠的懷念
作者/ 毛怡鳳(原創(chuàng))
在時光的長河中,總有一些名字如璀璨星辰,閃耀著永恒的光芒,毛主席便是那其中最為耀眼的一顆。他的一生,波瀾壯闊,為國家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勛,讓無數(shù)人為之敬仰、為之追思。而對于許多人來說,此生都懷揣著一個心愿,那便是前往毛主席的故鄉(xiāng)韶山,去感受他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土地,緬懷他的豐功偉績。
今年,也是蛇年正月十二,主席故里陽光明媚,那金色的光輝灑在每一寸土地上,仿佛給這片神圣的土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臘梅傲立枝頭,在寒風中綻放著清幽芬芳。那一朵朵臘梅,如同毛主席堅韌不拔的精神象征,給了我無限的想象!
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我再次佇立在毛爺爺?shù)你~像前,迎著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我深深地來了個三鞠躬。每一次鞠躬,都飽含著我對他老人家的無限敬意和無盡緬懷。
抬眼望去,來自五湖四海的祭拜者絡繹不絕。他們有的身著樸素的衣衫,帶著最真摯的情感;有的身著整齊的制服,步伐堅定而莊重。其中,有黨員在此接受精神的洗禮,他們整齊地站在銅像前,高舉右手,重溫入黨誓詞。那鏗鏘有力的誓言,在韶山的上空回蕩,仿佛是對主席精神的傳承和延續(xù)。有共青團組織活動傳承紅色基因,他們認真聆聽著講解員的介紹,眼神中充滿了對毛主席的敬仰和對紅色文化的熱愛。更有許多家庭結伴而來,扶老攜幼,滿含敬仰。孩子們在大人的帶領下,好奇地張望著周圍的一切,感受著這里獨特的歷史氛圍。
令人動容的是,不少坐著輪椅、撐著拐棍的老人家,即便行動艱難,也阻擋不了他們前行的腳步。即便臉上寫滿了歲月的滄桑,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堅定和執(zhí)著。他們緩慢而艱難地移動著,每一步都仿佛凝聚著對毛主席的無限深情。而最最讓我感動的是,來自貴州山里的一對母女,老人家佝僂著身子,干癟矮小的身軀縮成了一團斜躺在輪椅里,當她女兒提出讓我為她們拍張以毛爺爺銅像為背景的合影時,老人家堅持要女兒扶著她站起來拍,我說,您就坐在輪椅里也可以,沒想到她竟然說:“我怎么能坐著和毛主席合影呢,那太不恭敬了,他老人家多偉大!哪怕只能站一分鐘我也要堅持”。此刻矮小的身軀令我仰視。一句話成了我寫這篇文章的動力。而有的老人家久久的跪在銅像前,失聲痛哭,他們從心底里感恩毛爺爺?shù)亩鳚?。這種真情流露及其虔誠之心,真乃天地可證,日月俱鑒。
自上世紀80年代起,我曾無數(shù)次來到韶山,每一次都是心靈的洗禮。走在韶山的田野山崗,感受著這里的一草一木,探尋著紅色根脈。且每次都會在同一地點拍照留念。而今天眼前的一幕幕,又一次觸動了我內(nèi)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那來自全國各地祭拜者那虔誠的眼神和莊重的神情,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毛主席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我不由自主的當即舉起相機,定格下了這感人至深的畫面,并配上文字轉(zhuǎn)發(fā)至朋友圈,以作銘記!我希望通過我的文字和照片,能讓更多的人了解韶山,了解毛主席的豐功偉績,讓毛主席的精神在更多人的心中傳承下去。
這天底下的老百姓,無需預先約定,也無需號召,只因懷揣著共同的心愿,人們從祖國的各地,齊聚到我們開國領袖毛主席的故鄉(xiāng)。在這片土地上,見證毛主席的誕生與成長。也見證了他老人家開啟了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歷史征程的起點。人們紛至沓來,為的是深入了解他年輕時的遠大抱負。他們想知道,是什么樣的環(huán)境和經(jīng)歷,讓毛主席在年輕時就有了如此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理想。他們想通過參觀毛主席的故居和紀念館,去感受主席曾經(jīng)生活過的場景,去探尋主席成長的足跡。而當您讀到他的“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當您讀懂他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足以證明他老人家的雄心壯志與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而當您看到他的“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時,您會真切感受到他作為偉人所展現(xiàn)出的非凡氣魄與魅力。更在這片土地上,感受到了主席的雄才大略,領略到了偉人的獨有風采,而去深情緬懷他為國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那些一生都未曾離開過鄉(xiāng)村、從未出過遠門的老農(nóng),也破例遠征,來到了他們此生最想實現(xiàn)的愿望——毛爺爺?shù)墓示?。在他們心中,毛主席是他們的大救星,是帶領他們翻身做主人的偉人。他們雖然不善言辭,但他們對毛主席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卻深深埋在心底。他們覺得,到毛爺爺?shù)墓示尤タ纯?,是對毛主席的一種敬意,也是對自己內(nèi)心那份情感的一種表達。在他們心中,這是一個必須完成的心愿,是對偉人的敬仰與追思。
我老家的幾位堂哥堂嫂便是其中的代表,嫂子的話樸實卻真摯:“其他地方的人都能前往表達敬意,我們毛家同一族譜、同屬西河堂的后人不去祭拜,實在有失顏面?!彼麄冇X得,作為毛家的后人,更應該去緬懷毛主席的功績,傳承主席的精神。
豈止是他們,同行的蘭英,在從鄭州奔赴長沙探望病中戰(zhàn)友之前,先與我提及:“我從未去過韶山與橘子洲,你可否陪我前往?”她的語氣中充滿了期待和渴望。我欣然應道,那是必須的。作為毛家貽字輩的后人,這份陪同之責,我義不容辭。我知道,韶山對于蘭英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旅游景點,更是一個承載著她對毛主席敬仰和追思的地方。
而從外地轉(zhuǎn)到湘雅醫(yī)院接受治療的老戰(zhàn)友,哪怕化療后身體虛弱和極度不適,可一聽說要去韶山與橘子洲頭,瞬間便精神抖擻。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光芒,仿佛一下子充滿了力量,感慨地說:“我太懂蘭英的心情了。自我九歲起,就對毛爺爺故里滿懷憧憬。祖國大地的錦繡山河,別處我都可不去游覽,但毛爺爺?shù)墓世?,是我此生心心念念的地方,從未停歇。只是未曾料到,小時候的那份向往,歷經(jīng)五十余載歲月流轉(zhuǎn),直至如今退休以后,才能達成心愿??上攵谶@漫長時光里,我是多么渴望能有這樣的機會前往,在這片緬懷的深情里,我仿佛能觸摸到對主席跨越時空的崇敬與眷戀。”他的話,讓我深情地感受到了他對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和無比敬愛。五十多年的等待,五十多年的期盼,終于在這一刻得以實現(xiàn)。
這也充分證明,偉大領袖毛主席始終活在人民大眾的心中。盡管他老人家離開我們已經(jīng)近50年了,但他的精神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始終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他所倡導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所展現(xiàn)出的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他創(chuàng)導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都成為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豐功偉績,不容忘卻,也不會被忘卻。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望著這朝圣的人山人海,我的心中再一次響起了這首無比樸實而無限真摯的歌曲,我深深領會到,誰真正的在為人民服務,誰就真正的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怡然于武漢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