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東亞之窗”滿洲里
文:劉連成
2016年7月12日,白日的行程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歷史文化長卷,我們先后游覽了扎賚諾爾博物館,探尋遠古文明的神秘蹤跡;欣賞了中蒙俄三國的國門景區(qū)外景,感受著國界的莊嚴與獨特;漫步于極具俄羅斯特色的套娃廣場,沉浸在充滿異域風情的童話世界里。而當夜幕降臨,在導游的極力倡導下,我們懷揣著期待,踏上了自費游覽滿洲里夜景的奇妙之旅。
滿洲里,這個名字在我心中早已如雷貫耳。它是一座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城市,作為中國最大的陸運口岸城市,鑲嵌在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腹地。它東依興安嶺,那連綿起伏的山脈像是大地的巨龍,為滿洲里守護著一方安寧;南瀕呼倫湖,澄澈的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倒映著天空與城市的輪廓;西鄰蒙古國,北接俄羅斯,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它被譽為“東亞之窗” ,成為了三國文化交融的奇妙之地。
滿洲里原稱“霍勒津布拉格”,在蒙語中意為“旺盛的泉水”,那靈動的名字里仿佛還能聽見潺潺的水流聲,訴說著這片土地曾經(jīng)的生機。1901年,東清鐵路的修建,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滿洲里發(fā)展的新大門。俄語中的“滿洲里亞”,經(jīng)過歲月的流轉(zhuǎn),音譯成漢語變成了如今我們熟悉的“滿洲里”。從此,這座城市踏上了融合中俄蒙三國風情的獨特發(fā)展之路。
當夜晚的第一縷燈光亮起,滿洲里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間從白日的寧靜變得熱鬧而迷人。我們漫步在街頭,街道兩旁的建筑別具一格,尖頂?shù)乃?、雕花的陽臺、色彩斑斕的外墻,恍惚間,仿佛置身于遙遠的歐洲,又似來到了俄羅斯的某個小鎮(zhèn),異國風情撲面而來。每一棟建筑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在燈光的映襯下,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
來到滿洲里的北湖公園,這里的夜景更是令人陶醉。湖水在燈光的映照下,閃爍著五彩的光芒,像是被打翻了的顏料盤,美得如夢如幻。湖面上的游船緩緩駛過,泛起層層漣漪,打破了湖面的平靜,也打破了夜的寂靜。湖邊的亭臺樓閣在燈光的裝點下,顯得格外古樸典雅,與周圍充滿異域風格的建筑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和諧之美。
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滿洲里的中蘇金街。這里是城市的商業(yè)中心,也是夜晚最繁華的地方。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如織,店鋪里燈火通明,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暇接。街道兩旁的建筑風格各異,既有俄羅斯風格的歐式建筑,也有充滿中國傳統(tǒng)元素的中式建筑,還有融合了蒙古風情的特色建筑,三國文化在這里完美融合,碰撞出絢麗的火花。街頭巷尾,還不時傳來中俄蒙三國語言交織的交談聲和歡笑聲,那是文化交流的美妙樂章。
滿洲里的夜晚,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這里的夜色燈光,宛如一首無言的詩,一幅流動的畫,描繪著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與風情。我為這美景所感動,提筆寫了一首小詩:
國門重鎮(zhèn)滿洲里,
歐韻俄風漫城區(qū)。
若覓風光何處妙?
華燈閃爍夜盈姿 。
滿洲里之夜,將永遠銘刻在我的記憶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