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歌絲語
作者:牧夫
海棠
粉紅的笑臉
惹醉了春天
惹醉了春風(fēng)
惹醉了
“只恐夜深花睡去”的蘇東坡
惹醉了風(fēng)流才子唐伯虎
一幅寫意“海棠春睡圖”
心猿意馬的小心思
為那粉紅的笑臉
在遙遠(yuǎn)的地方流浪
紫丁香
綰髻
紅寶石的耳釘
身穿著紫色旗袍的姑娘
在散著清香的日子里
圓圓的月亮門前留個影
春天就有了禪意
生活就有了詩意
讓宮商角徵羽成歌
讓平仄成詩

桃花
桃花盛開的地方
是我的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有一條小河
小河上有一座小石撟
日夜流淌的小河喲
到了桃花落的時(shí)候
就會載著桃花
穿過橋洞流向遠(yuǎn)方

櫻花
你從唐詩中走來
你從宋詞中走來
你從寫意畫中走來
你從工筆畫中走來
風(fēng)含雨
云含煙
一簑煙雨醉流年
醉了流年的女子叫櫻花

杏花
杏花帶雨
帶雨的杏花i
含羞出墻來
望斷誰家的櫳簾

迎春花
生在山野
有著皇族的血脈
金黃的色彩
渲染著半個春天

梨花
玉人的淚
再一次目送離去的人
“春林花多媚
春鳥意多哀”
這個三月呀
一樹又一樹如羊脂玉的梨花
藏著多少團(tuán)聚的渴盼
藏著多少途中的掛牽

玉蘭
看不夠的紫色青煙
每一朵里都藏著一個春天
綻放著春天的柔美
綻放著春天的燦爛
聞著你的清香
我知道了什么叫熱烈
欣賞你的爾雅
我知道了什么叫浪漫
玉蘭
如玉似蘭
將至性至純鋪滿春天

附:水深不語點(diǎn)評
牧夫老師的“短歌絲語”,猶如春風(fēng)十里吹醒花的世界,意脈貫通,由隱而顯,妙不可言。
牧夫老師寫“海棠”,不落俗套,“心猿意馬的小心思”里有綿密的思念和驚艷,用詞巧妙,富有穿透力,字里行間顯示出張力,渾然天成。
牧夫老師寫“紫丁香”,一句“讓宮商角徵羽成歌,讓平仄成詩”成亮點(diǎn),此詩另辟蹊徑 ,曲筆入題,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離,用“綰髻,耳釘,紫色旗袍”將紫丁香擬人化,并引申出“春天就有了禪意,生活就有了詩意”的感悟,也進(jìn)一步道出紫丁香“代表靈性”的花語,絕妙之筆。
牧夫老師寫“桃花”,具有音樂性、流動性,也有記憶里割舍不掉的濃濃鄉(xiāng)愁,牧夫老師以“小河、小石橋”為桃花背景,音韻朗朗,尤以“桃花落的時(shí)候”寫出了“小橋流水落花”樸素又凄美的風(fēng)致。
牧夫老師寫“櫻花”婉如人間精靈,“唐詩宋詞、工筆寫意”比擬的尤為精彩,寫景抒情,既是寫花也是寫人,尤其“醉了流年的女子叫櫻花”,傳神之筆,情感溢于言表,使小詩有了生活的氣息和心音,瞬間走進(jìn)讀者心靈深處,讓人動容。
牧夫老師寫“杏花”,帶著雨含著羞,如情竇初開的少女,形神兼?zhèn)?,將杏花的動態(tài)神韻和嬌柔之美躍然紙上,尤以“望斷”一詞富有穿透力,傳神達(dá)意,令人遐想連篇。
牧夫老師寫“迎春花”,雖生的平凡,四野為家,骨子里卻是高貴的,“渲染著半個春天”,大氣磅礴,有“力壓群芳”之勢,像極了那些“野蠻自由生長,又不失氣節(jié)和風(fēng)骨”的文人墨客,令人拍案叫絕。
牧夫老師寫“梨花”,“梨”同“離”音,暗喻別離,同時(shí)引用南朝《子夜四時(shí)歌之春歌》一句,加深了關(guān)于春,關(guān)于梨花的一抹“離愁”。這首詩寫法含蓄,明寫春花,實(shí)喻男歡女愛,全詩無一個描寫愛情的詞語,但卻充滿愛意,牧夫老師以花喻人,同時(shí)賦予梨花以“多愁善感戀人”的性格特征,把一個少女春情萌動,對愛人的“渴盼和牽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牧夫老師寫“玉蘭”,此詩委婉含蓄,傳奇之妙在于情,妙在隱隱約約之間,是啊,牧夫老師的玉蘭“有情有義”,“熱烈又浪漫”,唯有能讀懂玉蘭花語的人,才能看到玉蘭“將至性至純鋪滿春天”。
水深不語一直認(rèn)為,在詩詞歌賦、文學(xué)散文中,需要有幾種美,一是風(fēng)光場景之美,二是閑適文雅之美,三是心境格局之美,四是情懷人性之美,唯有心懷天地,容納萬物,方能在文字里見萬里明月,無限清風(fēng),而這一點(diǎn),牧夫老師和他的“短歌絲語”已經(jīng)為我們呈現(xiàn)出這幾種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