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靈魂震顫。暮色如輕紗般漫過巴黎圣母院的玫瑰花窗,管風(fēng)琴的轟鳴聲穿透哥特式穹頂,仿佛是來自天堂的低語。大主教絳紅的衣袍拂過祭壇的石階,銀香爐中騰起的乳香,與七百年前的香氣別無二致。拉丁文的禱詞如同星子墜入塞納河,燭光里飄動的素白袍唱詩班,正用清泉般的童聲將《圣母頌》砌成一座空中樓閣。雖不解其意,但肋骨間震顫的頻率與彩窗間浮動的塵埃產(chǎn)生奇妙的共振,恍若聽見雨果筆下卡西莫多敲響的青銅巨鐘,正以亙古不變的節(jié)奏叩擊著現(xiàn)代人的靈魂。 巴黎圣母院,這座信仰殿堂的千年回響,自墨洛溫王朝到拿破侖加冕,斑駁的石壁浸透了法蘭西民族的信仰史詩。飛扶壁劃出的神圣弧度,滴水獸凝固的古老詰問,交織成歐洲文明的精神坐標(biāo)。這里既是但丁《神曲》的靈感淵藪,也是維克多·雨果喚醒民族記憶的烽火臺,更見證著戰(zhàn)火與重建中永不坍塌的人類文明韌性。

而凡爾賽鏡廊的三重史詩,亦是人類文明的瑰寶。鏡廊穹頂?shù)木薹鶓?zhàn)爭組畫中,勒布朗筆觸最攝人心魄的四幅:《海格立斯的神化》《路易十四親政》用曙光破云隱喻太陽王的誕生;《西班牙征服》里燃燒的戰(zhàn)艦倒影在357面鏡中形成末日交響;《弗朗什-孔泰的征服》則將凱旋門的虛影投射向未來。
鍍金浮雕間流動的,正是將絕對君權(quán)凝固為巴洛克美學(xué)的視覺宣言。在這里,歷史與藝術(shù)交織,輝煌與榮耀并存,每一步都踏在時光的回聲里。
無論是巴黎圣母院的靈魂震顫,還是凡爾賽鏡廊的三重史詩,它們都是人類文明的見證者與守護者。它們以無聲的訴說,喚起我們對過去的敬畏,對未來的憧憬,讓我們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始終銘記那些永恒的瞬間。
歐洲的旅行,總有一些特別的安排。這次的行程中,雖然規(guī)定了幾個高端購物點,尤其是在法國,但導(dǎo)游再三強調(diào),購物完全自愿,絕不強制。作為一名老年旅客,我早已習(xí)慣了簡約的出行模式,對于奢侈品的追求并不熱衷。對我來說,旅行的意義在于欣賞風(fēng)景、體驗文化,而非物質(zhì)的堆砌。
在巴黎奧斯曼大道的老佛爺百貨,我仿佛踏入了一個奢華的夢境。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藝術(shù)品,巨大的水晶吊燈從高高的穹頂垂下,散發(fā)出柔和而璀璨的光芒。商場內(nèi)部裝飾華麗,精美的雕塑和壁畫隨處可見,讓人目不暇接。每一步都像是在藝術(shù)的海洋中漫步,每一件商品都像是在訴說著一個關(guān)于時尚和生活的故事。我在這里感受到了巴黎人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他們將時尚融入日常,將藝術(shù)化為生活的一部分。盡管我沒有購物的欲望,但在這里的每一刻都讓我心曠神怡。
從法國出發(fā),經(jīng)過長途的車程,我們來到了瑞士的伯爾尼。這里的圣誕節(jié)氛圍宛如一場夢幻的童話。晴朗的藍天之下,不時有滑翔傘從高山飛行而下,落在白雪皚皚的大廣場上。整個城市被銀白色的紗幔溫柔籠罩,古老的建筑披上了潔白的冬裝,仿佛穿越回了中世紀(jì)的冬日仙境。
沿著石板鋪就的街道漫步,每一步都踩在松軟的雪上,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響。街道兩旁,古色古香的店鋪櫥窗被精心裝飾,閃爍著溫暖的燈光,里面陳列著琳瑯滿目的圣誕禮物和瑞士手表等傳統(tǒng)手工藝品。圣誕樹矗立在廣場中央,掛滿了彩燈、金色鈴鐺和手工制作的裝飾品,燈光亮起時,宛如一顆璀璨的寶石,在雪地中熠熠生輝。
最令人陶醉的莫過于那些穿梭在街道上的馬車。馬車夫穿著傳統(tǒng)的服飾,駕著裝飾華麗的馬車,馬兒的蹄聲清脆,與車輪碾過雪地的沙沙聲交織在一起。馬車緩緩駛過,鈴鐺發(fā)出清脆悅耳的聲響,仿佛在為這個圣誕節(jié)奏響一曲悠揚的樂章。游客們坐在馬車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欣賞著沿途的雪景,感受著冬日的浪漫與寧靜。而在馬車的間隙,現(xiàn)代化的汽車也在街道上穿梭。汽車的引擎聲與馬車的鈴鐺聲相互呼應(yīng),奏響了一曲古老與現(xiàn)代交織的交響樂。街道上的行人或步行或駐足,孩子們興奮地追逐嬉戲,留下一串串歡快的腳印。伯爾尼的圣誕節(jié),是古老與現(xiàn)代交融的詩意畫卷。
琉森湖(又稱盧塞恩湖或四森林州湖)是瑞士的第四大湖,也是完全位于瑞士境內(nèi)的第一大湖。它位于瑞士中部,湖岸線蜿蜒曲折,周圍環(huán)繞著烏里、施維茨、翁特瓦爾登和琉森州四個歷史悠久的州。琉森,這座美麗的城市,就坐落在盧塞恩湖畔。古樸的民居、教堂、街道與湖光山色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完美的畫卷。山水城池,鳥語花香,游走在中世紀(jì)的街巷,到處是令人駐足的商店、文藝復(fù)興時期及巴洛克式的建筑,墻上是五顏六色的花草彩繪,清新而美麗,令人賞心悅目。
盧塞恩是瑞士琉森州的首府,位于瑞士中部,羅伊斯河出口與琉森湖的匯合處。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美麗的自然風(fēng)光和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聞名,如卡佩爾橋、垂死的獅子像等。盧塞恩市依琉森湖而建,是琉森湖畔的主要城市。琉森湖不僅是盧塞恩的重要自然景觀,也是瑞士聯(lián)邦的發(fā)祥地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25日早餐后,我們乘坐大巴車,經(jīng)過七八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列支敦士登的瓦杜茲。列支敦士登是一個位于阿爾卑斯山中部和萊茵河谷的內(nèi)陸秀珍小國,西鄰瑞士,東接奧地利,國土面積僅160平方千米。氣候溫和,平均氣溫1月1.1℃。列支敦士登將全國劃分為11個區(qū)(均為一級行政區(qū)),首都為瓦杜茲。列支敦士登人口約四萬人。瓦杜茲是列支敦士登公國的首都,以印刷郵票著名于世。在這里,游客可以特別加蓋入境紀(jì)念章(每人限蓋一次,價值7歐元)。這個沒有機場、不需要入境檢查的國家,入境章也不是隨便能見到的,給旅行增添了一份獨特的紀(jì)念意義。
第五站是德國的天鵝堡。夜晚上乘車歸途中,我們路過新天鵝堡。這座始建于1869年的城堡,是德國的旅游名片,也是迪士尼樂園中經(jīng)典城堡的原型。巴伐利亞國王親自參與設(shè)計,夢想將新天鵝堡打造成童話的世界。城堡中擁有大量天鵝雕塑,因此得名。每年9月,在城堡歌劇大廳會舉行為期一周的宮廷音樂會,游客可以切身感受王室生活的典雅和浪漫。
第六站,是一場阿爾卑斯山巔的詩意之旅。在瑞士,我踏上了一段難忘的旅程——乘坐纜車登上阿爾卑斯山。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雪的氣息。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山頂?shù)睦|車。隨著纜車緩緩上升,阿爾卑斯山的壯美景色逐漸展現(xiàn)在眼前。潔白的雪覆蓋著山巒,陽光灑在雪面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仿佛置身于一個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我站在纜車的窗邊,望著這無垠的雪景,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
我想起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那首詩詞中描繪的壯麗雪景與眼前的阿爾卑斯山十分貼切。在同伴們的鼓動下,我朗誦道:“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我的聲音在纜車中回蕩,大家也被這豪邁的詩詞所吸引,紛紛投來贊許的目光。
終于,我們抵達了山頂。一踏上山頂,那刺骨的寒風(fēng)夾雜著雪粒撲面而來,但絲毫沒有減弱我們的熱情。山頂?shù)难┖穸绍洠_踩上去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音,仿佛在演奏一首歡快的樂曲。我迫不及待地沖向雪地,盡情地奔跑、嬉戲,感受著雪的純凈與自由。
不遠處,一群小鳥在雪地上覓食。我從背包里拿出面包屑,小心翼翼地走向它們。小鳥們似乎并不怕人,它們圍在我身邊,啄食著面包屑,嘰嘰喳喳地叫著,仿佛在感謝我。在這片潔白的天地間,我們盡情地拍照留念。大家擺出各種姿勢,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相機快門的“咔嚓”聲不斷響起,記錄下這難忘的瞬間。每一張照片都定格了我們與阿爾卑斯山的親密接觸,也記錄了我們內(nèi)心的歡樂與感動。
當(dāng)太陽光灑在山頂,我們依依不舍地踏上返程的纜車。回望那片潔白的山巒,心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與熱愛。這次阿爾卑斯山之旅,不僅讓我領(lǐng)略了大自然的壯美,更讓我在雪的世界中感受到了詩意與溫暖。
瑞士,這片湖光山色與和平象征的土地,讓我流連忘返。阿爾卑斯山脈與國王湖的自然風(fēng)光美不勝收。我們乘坐小火車沿著阿爾卑斯山脈行駛,沿途的風(fēng)景如詩如畫。國王湖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湖水清澈見底,四周群山環(huán)繞,仿佛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山巒中若隱若現(xiàn)的小別墅,草地里悠閑吃草的牛兒,構(gòu)成了一幅寧靜的田園風(fēng)光。瑞士的寧靜與和諧,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個國家對和平的珍視。
歐洲旅游,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要活出自由的思想,獨立的靈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游中尋找內(nèi)心的情感釋懷。終其一生,探尋那種自由和快樂是你終生追求的完美境界,感悟真正的快樂。
編輯制作:
李進花,退休教師,經(jīng)常編導(dǎo)和擔(dān)任各類公益活動文藝晚會的主持人,多次參加省市朗誦比賽獲獎 。是一個熱愛有聲語言朗誦藝術(shù)、背景音像配樂的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