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李清照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討會上講話

孫春亭先生與中國作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李存葆先生交談
韻雅仰清照,詞懷向青州
——孫春亭先生與第一屆青州李清照詩詞文化周
作者:勝利緣
在中華詩詞的璀璨星河中,李清照的詞作宛如一顆不滅的明珠,其婉約之美、情思之深,跨越千年仍熠熠生輝。而在當代,82歲高齡的詩人孫春亭先生懷著對李清照的深切敬仰,踏上了與這位才女淵源深厚的青州土地,參與了第一屆青州李清照詩詞文化周活動,以病后初愈之軀踐行著文化傳承的使命。

與濟南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榮斌先生在一起
詩心不倦:耄耋學者的文化堅守
孫春亭先生是山東詩壇備受敬重的長者,其為人謙和如春風,治學嚴謹若秋霜。雖年逾八旬,且去年經(jīng)歷手術(shù),但他僅休養(yǎng)半年便投身此次文化盛會。4月18日抵達青州時,他與同行者——濟南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榮斌、山東散曲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蔡佰華一路暢談,從李清照詞風的神韻到其人生際遇的跌宕,言語間盡顯對易安居士的深刻理解。孫先生的散曲創(chuàng)作亦深受李清照影響,作品俊秀婉約,字里行間流淌著穿越時空的文人相惜。

與中國辛棄疾李清照學會會長王兆鵬等品茶交談
薪火相傳:跨越半世紀的文化對話
在下榻的貝隆大酒店,孫先生與著名作家李存葆重逢。1973年,他們二人的詩作同刊于山東人民出版社詩集《軍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孫先生任山東廣播電視電影編輯時,曾撰文推介根據(jù)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huán)》改編的電視劇作。此次會面,兩位文壇故交促膝交談,全然忘卻了旅途疲憊。

得與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山東詩詞學會會長、原山東政協(xié)副主席趙潤田相見
他對中國李清照辛棄疾學會會長王兆鵬的AI技術(shù)輔助研究理念深表贊同,研討會期間特意與之交流;雖因住所相隔未能拜會山東大學馬瑞芳教授,但憶及上個世紀年八十年代馬教授對其《聊齋》改編電視劇本《青風》的指導,仍感慨不已。這些交織著學術(shù)與情懷的互動,恰是文化傳承最生動的注腳。

與濟南原文聯(lián)主席鄒衛(wèi)平先生一起
古今交融:文化周上的傳承新思
文化周以李清照詞句"說不盡,無窮好,歸來著意過今春"為主題,通過形象大使展演、學術(shù)研討等形式,喚醒人們對"李清照在青州十三年"的文化記憶。孫先生饒有興致地與李清照形象大使亞軍互動留影,更在《李清照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研討會》上建言:"理論研究當與政府支持、創(chuàng)作實踐結(jié)合,可探索AI技術(shù)或散曲新編等形式再現(xiàn)易安風華。"這一提議引發(fā)與會者共鳴,為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思路。

與李清照形象大使亞軍合影
從1973年的《軍號》詩集到2025年的青州文化周,孫春亭先生以五十載的堅守詮釋著文人風骨。他與李清照的隔空對話,不僅是個人詩心的映照,更展現(xiàn)了老一輩學者對文化命脈的守護。正如他筆下的散曲小令,清音雅韻中自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于2025年4月21日)

與濟南歷城區(qū)原人大主任孫德順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