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水城的浪漫之旅。在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我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們乘坐著貢多拉,穿梭在蜿蜒的水道之間,開始了這場獨特的水上之旅。
威尼斯的水道宛如城市的血脈,貢多拉輕輕劃過水面,泛起層層漣漪。兩岸古老的建筑倒映在水中,仿佛一幅流動的油畫。船夫穿著傳統(tǒng)的服飾,用流利的意大利語哼唱著古老的歌謠,那悠揚的旋律在水面上回蕩,讓人心曠神怡。
我們的目的地是威尼斯最負盛名的圣馬可大教堂廣場。這座教堂不僅是威尼斯的象征,也是基督教世界最著名的教堂之一。當我們抵達廣場時,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圣馬可大教堂的建筑風格獨特,融合了拜占庭、哥特等多種元素,金碧輝煌的鑲嵌畫,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仿佛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廣場上,鴿子成群結(jié)隊地飛舞,游客們紛紛投喂,一片和諧的景象。
晚餐時,我們品嘗了威尼斯的特色美食——烏魚汁面條和冰激凌。烏魚汁面條色澤烏黑,口感濃郁,搭配著新鮮的海鮮,味道鮮美無比。飯后,我們漫步在威尼斯的商業(yè)街,這里燈火輝煌,店鋪林立。古老的建筑與現(xiàn)代的商業(yè)完美融合,每一家店鋪都充滿了獨特的魅力。我們穿梭在狹窄的街道中,欣賞著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和紀念品,感受著這座城市的獨特韻味。
晚上十點多,我們乘坐火車前往意大利中部的一個小鎮(zhèn)?;疖囋谝股芯従徯旭偅巴獾娘L景逐漸模糊,但威尼斯的浪漫與美麗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這次威尼斯之旅,不僅讓我領(lǐng)略了這座水上城市的獨特魅力,更讓我感受到了歷史與現(xiàn)代的完美交融。
在意大利旅程中比薩和佛羅倫薩兩座城市,令人難忘。比薩教堂斜塔是意大利著名古代文化遺產(chǎn),被認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它是意大利中部比薩城內(nèi)一組古建筑群的組成部分,是屬于比薩大教堂的一座鐘樓。
比薩座鐘樓始建1173年,由于地基不穩(wěn),逐漸傾斜,最終成為了世界聞名的建筑奇跡。站在斜塔的腳下,仰望著它那獨特的姿態(tài),我不禁為古人的智慧和勇氣所折服。盡管它傾斜得如此明顯,但依然屹立不倒,成為了比薩乃至意大利的驕傲。
隨后,我們來到了佛羅倫薩。這座城市被譽為文藝復(fù)興的搖籃,而佛羅倫薩主教堂則是這座城市最耀眼的明珠。教堂的穹頂是文藝復(fù)興建筑的杰作,它的設(shè)計和建造凝聚了無數(shù)藝術(shù)家的心血。1296年動工,經(jīng)過近兩百年的建設(shè),終于在1470年完成。穹頂?shù)耐庥^輪廓優(yōu)雅,內(nèi)部裝飾華麗,米開朗基羅、布魯內(nèi)萊斯基等大師的作品在這里交相輝映。站在教堂的穹頂下,仰望那高聳的十字架,我仿佛能感受到那個時代藝術(shù)家們的激情與創(chuàng)造力。佛羅倫薩主教堂不僅是宗教的圣地,更是藝術(shù)的殿堂,它見證了文藝復(fù)興的輝煌,也成為了新時代的第一朵報春花。
比薩的斜塔和佛羅倫薩的主教堂,不僅是意大利的象征,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更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這些建筑見證了歷史的變遷,也激勵著我們繼續(xù)探索和創(chuàng)造。
意大利是歐洲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而羅馬更是承載無數(shù)歷史與文化的瑰寶。永恒之城的微光。羅馬的晨光里,晨曦如金粉般灑在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頂。我站在羅馬博物館露臺眺望,遠處傳來悠揚的鐘聲,驚起一群白鴿。圣彼得大教堂唱起圣歌,這一刻,我突然讀懂了這個城市為何被稱為“永恒之城”。它不僅是古帝國的榮光,更是無數(shù)人終其一生追逐的隱喻。
穿越千年的朝圣路宗教色彩極其濃厚,巨大的教堂可以同時容納幾萬人,營造出的宏偉氣勢讓你置身其中不得不發(fā)出嘖嘖贊嘆。
女兒安排的梵蒂岡博物館之行,像一場私密的文明對話。穿過空蕩的松果庭院時,大理石地面倒映著拉斐爾走廊的天頂畫。達.芬奇、米開朗基羅、但丁等世界名畫和雕像,展現(xiàn)完美境界。
那位梵蒂岡任職的意大利友人持有通行證,領(lǐng)著女兒和我乘專用電梯,西斯廷教堂猝不及防撞入眼簾。米開朗基羅的《創(chuàng)世紀》懸在二十米高處,晨光正巧漫過上帝與亞當即將觸碰的指尖。女兒低聲說:“修復(fù)腳手架曾在這里搭了半年?!蔽彝蝗谎劭舭l(fā)熱:那個曾經(jīng)在少年宮捏泥人的小女孩,如今竟能親手觸摸人類文明的脈搏。
臺伯河畔的西班牙階梯上,我們數(shù)著《羅馬假日》里赫本坐過的臺階,看街頭藝人拉著手風琴從但丁的詩句里走過。在萬神殿的穹頂下,一束陽光穿透九米圓孔,恰如兩千年前落在阿格里帕肩頭那般,此刻輕輕籠罩著我們。這束光柱是“時間的量尺”,我突然明白:所謂傳承,不過是平凡人將生命化作文明的刻度。
抵達“羅馬”的三重門。特萊維噴泉前拋硬幣的人群里,有位白發(fā)老者握著褪色地圖反復(fù)比照。女兒望著他的背影輕嘆:“有些人要走一輩子才能站在這里?!边@話讓我想起四十年前,在林業(yè)局書館角落里,少女時代的我翻開《歐洲美術(shù)史》,彩頁上的《雅典學(xué)院》閃著微光。而今女兒站在拉斐爾真跡前從容解說東西方筆觸差異時,我忽然懂得——抵達“羅馬”的路從來不止一條。
有人生在柱廊之下,有人踩著父輩的肩胛攀上拱頂,而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是在圖書館的舊書頁里、在外語課的晨讀聲中、在女兒修復(fù)古畫的深夜里,一磚一瓦搭建自己的圣殿。午餐時女兒和意大利友人特意選定羅馬特色餐館,品嘗地道的意大利美食。

永恒之城的中國印記,暮色中的斗獸場像枚銹紅的戒指,女兒忽然指向某塊磚石:“看,修復(fù)痕跡用的是中國糯米灰漿。”這發(fā)現(xiàn)讓我們相視而笑。走在帝國大道上,文藝復(fù)興時期的穹頂與華為廣告牌交相輝映,穿唐裝的女孩舉著自拍桿與凱旋門合影。那一刻,臺伯河的波光里仿佛浮動著長江的倒影。

女兒說:“修復(fù)不是復(fù)刻過去,而是讓永恒繼續(xù)生長?!痹瓉懋斘覀儙е迩晡拿鞯腄NA走向世界時,早已成為人類星河的筑光者。
歐洲旅游全程共十二天,每一天拉著旅行箱星夜兼程,橫跨越歐洲八個國家。雖然旅途疲憊,但每一次的停留都是一次全新的發(fā)現(xiàn),每一次行走都是一次心靈的觸動。這不僅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心旅程。在意大利我們不僅看到了古羅馬的輝煌,也感受到了上文藝復(fù)興的璀璨。這是一次難忘的旅游,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歸國航班穿越云層時,舷窗外星河低垂。機艙屏幕上顯示著飛行軌跡,那道弧線恰如我們家族三代人走過的路:祖母從風箏故里闖關(guān)東,我的教案翻飛在黃河岸邊的講臺,而女兒的修復(fù)筆,正輕觸亞平寧半島的古老壁畫?;蛟S每個人心中的“羅馬”,本就是文明長河里生生不息的微光——它不問你從何處出發(fā),只問你愿不愿意成為光本身。
機艙燈光漸暗,我回想這次難忘而浪漫的歐洲之旅,如同所有正在生長的永恒。

編輯制作:
李進花,退休教師,經(jīng)常編導(dǎo)和擔任各類公益活動文藝晚會的主持人,多次參加省市朗誦比賽獲獎 。是一個熱愛有聲語言朗誦藝術(shù)、背景音像配樂的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