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老屋后面有一片竹林,高高聳立,隨風搖曳,一幅悠閑自得的風景畫。從兒時記憶起,到退休后的夕陽紅,我對老家屋后的竹林,情有獨鐘。

1972年底,我應(yīng)征入伍后,在鐵道兵部隊十幾年,每一次回到老家探親,我總是要去老屋后面看看、親親令我情思的那片竹林。
竹,歷來是文人墨客吟詩作畫的重點對象。“四君子”、“歲寒三友”中的竹,歷來被人稱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鄭板橋先生的詩句,對竹的描述惟妙惟肖;毛澤東同志答友人那句“斑竹一枝千滴淚”寫得多么莊重;那“月光下的鳳尾竹”唱得多么悠揚動聽。

竹屬于禾草類植物,生長迅速,修長挺拔,四季青翠,凌雨傲霜,成片成林。竹的種類有幾十種,楠竹、慈竹、箭竹、斑竹、鳳尾竹、金絲竹等等。竹,渾身是寶,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靶律鷥骸敝窆S,是美味佳肴,臘肉炒竹筍,成為千家萬戶和餐館招待客人的名菜,脆生生的竹筍和香噴噴的臘肉結(jié)合到一起,大受腸胃歡迎。
竹子用來做家具,幾乎無所不能,桌、椅、板凳、床,樣樣都可以用竹子編制而成。

兒時的我,最喜歡竹席子和竹涼床,竹席子全部用竹子最外表層的青皮篾織成,在沒有空調(diào)電風扇的年代,夏天的夜晚,勞作一天的人們,十分疲倦的躺在篾席子上,有一種自然清涼、甜入夢香的感覺。在特別悶熱的夏夜,我們老家的大男細女,人人扛一張單人竹床子,放在離家?guī)装倜椎暮拥躺?,躺在上面乘涼降溫,微微的河風一吹,聽著潺潺流水歡快地流淌,一起聊聊天,說說話,會唱山歌的人,還不時吼幾句原生態(tài)山歌。老年人嘮嘮古老的、用竹梯子翻墻入室會情人的故事。
我們每天吃飯離不了的筷子,也是竹子做成。

中國人聰明,一兩歲的小孩,就會使用筷子。外國人拿個筷子夾菜真不好使,比吊車吊物件還慢,但中國小孩都運用自如。我記得小學課本里有筷子的民謠:“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折不彎”。十根筷子在一起,如同現(xiàn)在提倡的團隊精神,萬眾一心,團結(jié)一致,堅強有力就是中華民族的硬骨頭精神。
竹枝子最大的功用,就是做成竹掃帚??删吹沫h(huán)衛(wèi)工人,用竹掃帚和其他打掃衛(wèi)生的工具,掃盡人間垃圾,迎來大地清潔衛(wèi)生。

我最喜歡用竹子扎成的竹排進行漂流。記得在武夷山旅游的時候,上百個竹排,幾十公里的漂流,既壯觀又十分愜意,一個竹排上坐十幾個游客,坐在竹椅子上,瀏覽著沿江風光,聽著歌曲:“小小竹排江中游……”。游客們興致勃勃,心曠神怡,我也心生歡喜:

小小竹排江中游,
國泰民安喜事多。
難得人間好時節(jié),
擼起袖子爭上游。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感謝原作者)
編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