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七星詩社微刊
第148期
廣西詩人陳登岳步韻元稹詩十首
元稹(779—831)是中唐著名詩人,與白居易并稱“元白”,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其近體詩(格律詩)以深情綿邈、語言精練著稱,尤其擅長七言律詩和絕句。以下是元稹最具代表性的十首近體詩,涵蓋悼亡、詠史、抒情等題材。
步韻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
門庭落雀長霉苔,姿韻纏綿夢影來。
老淚縱橫今夕盡,愁腸斷續(xù)幾時開。
一生茹苦無虛語,半世含辛尚節(jié)財。
往事凄凄猶在目,莫言歡樂與悲哀。
01遣悲懷三首?其二
中唐 元稹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賞析:此篇寫妻子死后的 “百事哀”,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如妻子的遺物、對婢仆的憐憫、因夢送錢等,表達對亡妻的思念,“貧賤夫妻百事哀” 成為千古名句。
步韻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
天人各一不堪悲,動地春雷破夢時。
醉后翻思追往事,醒來何忍寄哀詞。
臨風(fēng)南浦曾相約,剪燭西窗寧有期。
遺恨依稀微命在,朦朧新月似愁眉。
02《遣悲懷三首?其三》
中唐 元稹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賞析:詩人因妻子早逝慨嘆人生短暫,以鄧攸、潘岳的典故,表達無盡的長恨,“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癡情纏綿,哀痛欲絕。
步韻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滄海曾枯傷別淚,巫山何惜解愁云。
人間惆悵爾難見,一片冰心寄與君。
03《離思五首》(其四)
中唐 元慎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賞析:用比喻極言對亡妻的忠貞,語言精警,情感熾烈。
步韻元稹《行宮》
夜色守寒宮,燈花一盞紅。
滄溟浩渺闊,滴水自朝宗。
04《行宮》
中唐 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賞析:短短二十字,寫盡盛世衰亡的蒼涼,以小見大的典范。
步韻元稹《菊花》
空門寂寞半人家,閱盡殘書日又斜。
伴月傲霜惟愛菊,暗將心事訴梅花。
05《菊花》
中唐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賞析:借菊抒懷,暗含對生命孤高的堅守。
步韻元稹《晚春》
黃鸝翠柳囀頻頻,白鷺青天作近鄰。
長掩柴扉吟客少,云間心上兩無塵。
06《晚春》
中唐 元稹
晝靜簾疏燕語頻,雙雙斗草自相鄰。
可憐春淺游人少,好傍池邊避俗塵。
賞析:寫晚春閑適之趣,語言清新自然。
步韻元稹《夜閑》
西風(fēng)搖野樹,孤枕夢常驚。
霏霧清魂濕,寒燈高節(jié)明。
忽聞籬外響,似覺月中行。
不信桃源遠,愁人夜雨聲。
07《夜閑》
中唐 元稹
感極都無夢,魂銷轉(zhuǎn)易驚。
風(fēng)簾半鉤落,秋月滿床明。
悵望臨階坐,沉吟繞樹行。
孤琴在幽匣,時迸斷弦聲。
賞析:運用了借景抒情、以動襯靜等手法,孤寂夜思,以景襯情,含蓄深沉。生動地展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惆悵和凄涼,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感染力。
步韻元稹《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風(fēng)雨夜來虛影幢,百年冤恨鎖寒江。
燈花忽滅千回后,吹落珠簾葉打窗。
08《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中唐 元稹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fēng)吹雨入寒窗。
賞析:聽聞好友白居易被貶后的震驚與悲憤,字字錐心。
步韻元稹《得樂天書》
昨夢樂天逢故廬,進門笑問酒何如。
興來對月花前酌,半醒挑燈共讀書。
09《得樂天書》
中唐 元稹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
尋常不省曾如此,應(yīng)是江州司馬書。
賞析:通過家人反應(yīng)側(cè)面寫與白居易的深厚友情,真摯動人。
步韻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
愁對韶華共暮云,天邊斷雁不相聞。
凄涼多病歸無路,蝶夢蓬萊未見君。
10《酬樂天頻夢微之》
中唐 元稹
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
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閑人不夢君。
賞析:與白居易唱和之作,寫病中思念的無奈,反語更顯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