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娘說我是“書蟲”
作者:邴玉君
朗誦:開心果子
讀書是穿越時空的一次旅行;讀書是和作者穿越時空的交流對接,讀書是對知識的索取和添充;讀書是打開通向成功之門的金鑰匙,讀書是最難得的精神享受;讀書可以提升自身修養(yǎng),讀書可以走進遙遠的國度,去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無窮魅力。
記得小時候,當校長的大哥有許多藏書,我近水樓臺先得月喜歡上了閱讀。沒上小學時,大哥天天教我背唐詩三百首。每一篇詩詞我雖然不解其意,但都揺頭晃腦背的滾瓜爛熟。經常得到老爸和大哥的表揚,獎勵就是三分錢的一根冰棍,身邊的發(fā)小都老羨慕了。
后來上小學了,就更喜歡閱讀。一首年代未知的樂府詩讓我記憶猶新,這首樂府詩鼓勵我好好學習,也影響了我一生。這首有哲理的樂府詩:“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逼鋵嵢说囊簧瑹o論是讀書和工作,少壯不努力,都會到頭來有碌碌無為,一事無成的心中遺憾。
中學的時候,那時沒有電燈。每天點著小煤油燈寫完作業(yè),再和老娘說讀一個小時的書。讀高爾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楊禮贊》、偉人毛澤東的詩《長征》、四大古典名著、詩仙李白的《將進酒》、詩圣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劉白羽的散文集、還有小說《紅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
我每天都鉆進書堆里。家里的書讀的差不多了,就到我的啟蒙恩師李慧敏老師家里借書看。老師的丈夫邢君是當年伊春林業(yè)文公團的劇作家,家里書可多了,他曾寫過一部電視劇《無情的守墓人》。在他家里有時聽他講怎樣寫好散文和散文詩,真是受益匪淺。
老娘這輩子雖然沒有文化,她說喜歡看我讀書的樣子,說我像一個“書蟲”?,F(xiàn)在看來,小時候和讀中學時喜歡讀書,那些精彩寓意深刻的歷史故事,那些王朝更替的歷史事件,那些經典的詩詞名句,那些在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里文人墨客的一篇篇膾炙人口的佳作,都偷偷潛入我的腦海中,記在我的心上。
這是人生一種文學、歷史知識的積淀吧。這輩子真的和書結緣,書是我生活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xiàn)在早上起來和睡覺前都要讀半個小時書。
一九六七年春,我參加大興安嶺的開發(fā)和建設,臨走時大哥讓我?guī)Я藥资疚膶W書籍。在大興安嶺開發(fā)建設的八年歲月時光,每天晚上在帳篷里點小蠟頭看書,后來又陸續(xù)買了一些書籍,這八年真是收獲滿滿,同時自修了大學語文全部課程。
一九八五年,我考入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脫產學習二年。兩年的時間,系統(tǒng)的學習了哲學、政治經濟學、中國共產黨黨史、寫作通論、中國通史、倫理學、國際工運史學、現(xiàn)代漢語、領導干部心理學等多門課程。
學校的圖書館里有一萬多冊藏書,每天晚飯后,我和幾個愛讀書的同學泡在圖書館里。那每一本書打開了我心靈的一扇窗,開闊了我的人生視野,我們幾個就像久旱逢甘霖的那株禾苗,知識向我的腦海里填充。兩年的脫產學習,圖書館里書沒有讀完,真的好想在黨校的大課堂再學兩年,那怕是一輩子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是知識的源泉,書是人生進步的階梯,書是提高人生品味的老師,書是以文會友交流的那杯醇香的清茶,書是人生中寶貴的精神食糧。
偉人毛澤東曾經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一個人,自身要有文化。一個企業(yè)要有行業(yè)的企業(yè)文化。一個地區(qū)要有文化。一個民族更要有文化。因為,文化是靈魂。因為,文化是根。
林都伊春每年的森林讀書會,就是打造書香伊春,打造森林文化名城,打造林都伊春有特色、有內涵、有品味、有區(qū)域個性的森林文化。這絕不是讀幾首唐詩宋詞,絕不是讀幾篇名篇名著、絕不是讀幾首森林詩歌。而是通過森林讀書會,刮起一股全民讀書熱的風。助力林都伊春森林生態(tài)旅游強市,助力林都伊春,在重新崛起的追夢路上經濟大發(fā)展。助力生態(tài)伊春,全國文明城市和衛(wèi)生城市建設。
讀書,要從娃娃抓起,從全民讀書抓起,形成一種持之以恒的良好的讀書之風。要像翠巒大山深處第一小學那樣,森林詩歌進校園。給大山里孩子心靈深處播灑熱愛家鄉(xiāng)和將來建設家鄉(xiāng)的森林文化種子。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讀森林詩書,講小城大市林都伊春故事,在打造森林文化書香伊春路上,當一回手不釋卷的書“蟲”吧。
《浪淘沙.讀書》從小是書“蟲”,走近書中,詩詞歌賦勤背誦。書到用時在腹中,文唱大風。
一生老書“蟲”,寫詩吟誦,森林詩歌百篇成。揮毫潑墨歌伊春,大市小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