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我故鄉(xiāng)的第二故鄉(xiāng)
對于許多人來說,故鄉(xiāng)是出生和成長的地方,那里有童年的回憶、熟悉的村落和血脈相連的親人。寶雞扶風我的故鄉(xiāng),而對我而言,寶雞,這座充滿魅力的城市,早已成為了我的故鄉(xiāng)的第二故鄉(xiāng)。
1978年,我從寶雞扶風入伍,開啟了在十九軍 56、57 師的服役生涯。1984年部隊精簡整編,我分流到了寶雞虢鎮(zhèn)高炮旅,后來又輾轉于二十一軍后勤部和蘭州軍區(qū)后勤部。在寶雞的這些年,我在不同的崗位上為國防事業(y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寶雞這片土地上,我揮灑著青春的汗水,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訓練和考驗。寶雞見證了我的成長,從一個青澀的少年逐漸成長為一名堅毅的軍人。在這里,我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戰(zhàn)友,我們并肩工作,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寶雞的山水、寶雞的人民,都融入了我那段難忘的軍旅時光。每一次任務的完成,都離不開寶雞這片土地給予我的滋養(yǎng)。
寶雞的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春天,大地復蘇,漫山遍野的花朵競相開放,仿佛一幅絢麗的畫卷;夏天,綠樹成蔭,微風輕拂,帶來絲絲涼意;秋天,金黃的麥浪翻滾,果實累累,是豐收的季節(jié);冬天,雖然寒冷,但那皚皚白雪卻為城市增添了一份寧靜與純潔。這樣的環(huán)境,讓我在緊張的工作之余,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放松身心。
2000 年,我轉業(yè)到了寶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從部隊到地方,角色發(fā)生了轉變,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未變。在新的崗位上,我努力學習,積極工作,為寶雞的發(fā)展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寶雞這座城市,不僅有著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里是周秦文化的發(fā)祥地,有著眾多的歷史遺跡和文化景點。法門寺的佛骨舍利、石鼓山的石鼓文,都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在寶雞生活的這些年,我深入了解了這座城市的文化內涵,也更加熱愛這片土地。
2018 年,我退休了。雖然離開了工作崗位,但我對寶雞的感情卻絲毫未減。我選擇在寶雞和西安兩地居住,寶雞依然是我心中的牽掛。這里是我奮斗過、生活過的地方,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承載著我的回憶。寶雞是一個宜居、養(yǎng)老的好地方。城市的基礎設施完善,醫(yī)療條件良好,社會治安穩(wěn)定。走在寶雞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悠閑散步的老人,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里的人們熱情好客,鄰里之間相處融洽,讓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寶雞,我的第二故鄉(xiāng),你就像一位母親,用寬廣的胸懷接納了我,用豐富的資源滋養(yǎng)了我。在你的懷抱里,我度過了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我將永遠銘記你給予我的一切,無論我走到哪里,我的心都會永遠留在這片土地上。我相信,寶雞的未來會更加美好,我也愿意為你的發(fā)展繼續(xù)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