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一座興安山碑》
作者:邴玉君
朗誦:天高云淡
在河南林縣,一條人間天河環(huán)繞在太行山腰,奔騰不息的紅旗渠被譽為世界水長城。一九七四年紅旗渠的記錄片在聯(lián)和國首次播放,引起前所未有的轟動和贊嘆。時任國家副主席李先念,揮毫潑墨為帶領林縣人民穿山鑿洞,向林縣百姓立下“修不成紅旗渠跳崖謝罪”誓言的好帶頭人楊貴一書出版題字“山碑”。
在八百里興安大地有一座山碑,這山碑就是陜北紅軍,兩袖清風來去的人民公仆張子良,就是中國林業(yè)戰(zhàn)線一面旗幟,就是山里人心中永遠緬懷的人民公仆張子良。
縱觀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無論是封建士大夫和當代人民公仆,只要你為百姓作好事,只要你關心老百姓疾苦,你的名字都會長留在百姓的心中。老百姓的心中是一桿秤上的定盤星,能稱出幾斤幾兩,能掂量出輕重,功過是非任說評。
打開塵封已久的記憶,許多年過去了,山里人對人民公仆張子良的緬懷之情依舊,山里人將人民公仆張子良心中沒有他自己,唯獨只有山里人,讓人為之動容的往事在心中銘記和相傳。成為感動著后來人一段難忘的歷史,成為一段不老的故事,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精神譜系中的一頁一章,成為今天追夢路上砥礪奮進的源動力。
我曾經(jīng)七寫人民公仆張子良,因為我一直被他心中只有山里人,唯獨沒有他自己的事跡感動著,我被他為中國林業(yè)的發(fā)展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感動著,我被他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紅松林,青山常在永續(xù)利用的精神感動著,我被他這個國家行政八級高干,背著行李卷下林場和林業(yè)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感動著,這是一種撞擊心靈和身臨其境的感動。
我和他的外孫溫利功先生有微信,他和我多次聊起心中敬畏和可愛的姥爺,他為我提供了真實感人的故事。我和伊春市大青山縣老促會副會長。張子良事跡宣講員呂文俊是文友,他曾含淚向我講述人民公仆張子良的許多感人故事。我也查閱了人民公仆張子良的相關資料。我的心中是那樣的難以平靜。作為森林詩歌業(yè)余愛好者,有一份責任去寫人民公仆張子良。去宣傳人民公仆張子良,去大聲呼喚人民公仆精神,大聲呼喚中國精神。
小城大市在新時代重新崛起,砥礪奮進的追夢路上需要這種公仆精神,需要凝聚排山倒海力量的中國精神。
河南有焦裕祿、楊貴,黑龍江有張子良。他們的先進事跡都讓人為之動容和感天動地。在他們的身上彰顯著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初心,彰顯著他們將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和油鹽醬醋茶掛在心頭的守望,彰顯著兩袖清風來去,為老百姓造福一方好官的高風亮節(jié),彰顯著共產(chǎn)黨人和老百姓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的一腔家國情懷。
翻開小城大市林業(yè)開發(fā)建設那段激情燃燒歲月的輝煌歷史,走近人民公仆張子良,再來一次靈魂的撞擊,再來一次心靈的洗禮,再來一次何為人民公仆的深刻認識,再體會一次人民公仆四個大字在老百姓心中千斤重的份量。
說起人民公仆張子良,我的心中像大海的波濤在涌動。要從碗雞蛋黃豆湯、他老伴辛辛苦苦上山采野菜養(yǎng)喂的一口年豬、他帶領林業(yè)工程師培育紅松樹苗、交最后一次黨費等等,從不勝枚舉的感人故事說起。
張子良的故事平凡而偉大,故事入情入心而感人,故事是人民公仆的縮影,故事是人民公仆的寫照,故事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標桿,故事是當今領導干部對標的尺度。
六十年代,有一年張子良背著行李卷,坐森林小火車去林場檢查冬運采伐大會戰(zhàn)。他下車步行十幾里山間小路,一到林場就直奔食堂看火食,他穿著撲實,為人謙虛平和,看不出是高級干部,食堂大師父以為上級又派來一個伙夫。后來才知道他是林業(yè)局黨委書記,弄的怪不好意思。中午飯時做了一碗黃豆雞蛋湯招待他。張子良將寫這碗黃豆雞蛋湯倒在白菜湯鍋里,和工人一起排隊打飯喝湯。這一到,到出了張子良和林業(yè)工人患難與共的初心,到出了張子良和林業(yè)工人肝膽相照的真情。這碗湯的味道里,有初心、有真情、有人民公仆的影子。你說對嗎?為官一任的你在這碗湯里感悟到什么那?
2023年夏天,我和伊春評論家王榮輝去童話小城帶嶺,懷著敬畏之心走進張子良紀念館,聽呂文俊動情的講這碗黃豆雞蛋湯和一口年豬的感人故事。
六十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災害造成物資匱乏,許多人由于營養(yǎng)不良腿浮腫,張子良也一樣。老伴心疼他,上山采野菜辛辛苦苦養(yǎng)了一頭豬。殺年豬時,張子良說服老伴將豬肉送給帶嶺林干校食堂,給教職員工改善伙食,自己家只留下頭蹄下水。
這就是心中只有山里人,唯獨沒有他自己的人民公仆張子良。這就是心中一直都想著山里人的陜北紅軍,人民公仆張子良。
張子良常說,常常想起身邊犧牲的戰(zhàn)友,我活著就要不忘初心,多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
張子良心中裝滿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從革命勝地延水河畔走來,帶著陜北紅軍的優(yōu)良作風和精神走來。張子良是一個踐行詮釋人民公仆精神的模范和標桿,山里人心中愛戴兩袖清風來去的好官。
《念奴嬌.山碑》:巍巍青山,喚子良。此山此林此景,根魂留興安地,把淚箐山如雨。
生也青山,死也青山,百姓心中記,一腔家國意氣。興安明月如昔,思君念君,墨灑長風萬里。綠色發(fā)展重崛起,紅松精神助力。延安精神,薪火相傳,圓你平生意。小城巨變,春風送去慰籍。
致敬!人民公仆張子良。
致敬!人民公仆精神。
致敬!新時代的人民公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