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飄灑人世間》
——寫在5.20到來之際
作者:馬文振
當“5.20”這三個阿拉伯數字組合,映入我們的眼簾,在漢字的諧音里,便成為“我愛你”的真情告白。
于是這個原本普通尋常的日子,就被我們賦予了特殊意義和色彩。仿佛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jié)點上,橫空出世一座彩虹橋,任寫作者浮想聯(lián)翩去構思,并在筆端心馳神往,同時也供朗誦愛好者用聲音表達和抒發(fā)情感,來回穿梭于文字組合的彩虹橋。殊不知“愛”這個字眼,原本比這要廣闊得多。
大愛飄灑人世間。初為人母,媽媽深情凝視端詳自己的孩子,那溫柔的目光是母愛。辛勤的農民在田壟間深情撫摸麥穗初長成,那雙粗糙的大手是期盼豐收的愛。老師在燈下批改學生的作業(yè),那筆尖沙沙作響,是把孩子們培養(yǎng)成才的無私大愛……但這些愛從不四處張揚,卻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絲絲春雨一般,默默地滋養(yǎng)著人們的心靈……
我見過那些比太陽起得要早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她們每天把愛傾注在馬路上,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一條條整潔的大道,迎來南來北往的車流。我見過消防戰(zhàn)士沖入火海時,那義無反顧的堅定與從容,那分明是用生命書寫一腔忠誠,保護國家和人民的財產少受損失,守護一方土地的安寧。這些愛不用語言表達,不挑選任何日期,卻讓“5.20”成為每一天愛的永恒!
唯有大愛似江海,方容大地聳山川。遠的不說,疫情期間,醫(yī)護人員臉上勒出的口罩印痕、志愿者卡口執(zhí)勤的身影、鄰里之間互相傳遞的米面糧油和蔬菜……無不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和大愛的光芒。這種愛不需要特定的日期作注腳,因為它早已成為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底色,溶化到一個民族的血液當中。
“5.20”之夜,必定成為寫作者的話題。但我們的作品要力求有深度、有新意,要常講常新,不要重復過去,要靜下心來寫作,度過“文筆枯水期”。愛不應當是日歷上劃定的某一天,而應是生生不息的生命長里,一個有儀式感的小小的渡口。
當“5.20”的喧囂散去,愿我們每個人依然能對生活微笑,去擁抱每天初升的太陽。在風雨中像雷鋒那樣能為陌生人遮風擋雨。向處在困境中的人伸出援手——這才是讓大愛飄灑人世間的原本初心。在這種理念的夾持下,才能不矯柔造作,不浮夸擺拍,那靈魂深處才能彰顯出一種人文氣質,就像一句廣告詞“鉆石恒久遠,經典永留傳……
202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