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云謠——小小說
暮春的薄霧還未散盡,白墻灰瓦的鏡水村已被一聲牛哞撕裂了寂靜。老槐樹下,陳阿貴正用銅梳狠狠刮著青牛脊背,細(xì)碎的牛毛裹著塵土簌簌飄落,在晨光里織成一片渾濁的云。
這頭牛是去年冬月賒來的。牛販子拍著牛骨嶙峋的脊梁信誓旦旦:"陳掌柜好眼力!這可是秦川良種,鐵打的筋骨。"如今不過半年,青牛的肋骨已如深秋竹篾,眼眶深陷得能盛住半碗晨露。阿貴卻總說:"牲口哪懂得累?歇得多了倒要生懶病。"
日頭爬過中天時(shí),阿貴套上沉重的木犁。青牛踉蹌著向前,犁鏵在板結(jié)的土地上劃出歪歪扭扭的傷痕。鄰村教書先生路過,望著牛眼角凝結(jié)的濁淚搖頭嘆息:"陳兄,古語有云'力田不如養(yǎng)牛',這般役使......"話音未落,阿貴已揮起柳條:"讀書人懂什么?這牛壯實(shí)著呢!"柳條抽在牛肋上,驚起幾只盤旋的烏鴉。
子夜梆子響過三遍,青牛還在水車旁打轉(zhuǎn)。轆轤吱呀聲里,阿貴往木桶灌了滿滿一瓢冷水:"喝!喝足了好干活。"牛鼻翕動(dòng)著,渾濁的淚水滴入桶中,蕩起細(xì)碎漣漪。忽然間,青牛喉間發(fā)出嘶啞的低鳴,驚得阿貴后退半步——那聲音竟像是人在嗚咽。
第二天清晨,鏡水村飄來奇怪的歌謠。孩子們蹦跳著傳唱:"耕云犁月十二載,血汗流盡骨成柴。銅梳刮盡千層毛,皮鞭抽斷九重天。"阿貴攥著銅梳的手微微發(fā)抖,望著倒在牛棚里的青牛,那對渾濁的眼睛還睜著,映著窗外初升的朝陽。
三日后,新牛販子牽著健壯的黃牛進(jìn)村時(shí),聽見老人們搖頭嘆息:"陳家那頭青牛啊,臨死前眼里都沒有淚,怕是把苦水都咽進(jìn)肚里了......"遠(yuǎn)處傳來若有若無的歌聲,在春風(fēng)里打著旋兒:"莫笑老牛無氣力,且看白骨堆成山。銅梳不解生靈苦,只道皮毛最值錢......"
文/人間來過
作者簡介:人間來過,原名:不詳。曾發(fā)表過的文章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