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千年古韻中的智慧遺風
——尋夢劉基故里
作者:劉連成
劉基故里,這方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南田鎮(zhèn)的靈秀之地,被譽為天下七十二福地的第六福地。清晨,我們乘坐的大巴車駛出縣城,沿著蜿蜒的山路迤邐前行,那山路如一條靈動的巨龍,穿梭在山巒之間。山勢漸趨平緩,谷若平崗,田疇漸多,山清水秀的景致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長卷,讓人為之沉醉。直至下午四點左右,我們才終于揭開了劉基故里神秘的面紗。
大巴車悠悠地駛進南田鎮(zhèn),如一葉輕舟劃入一幅朦朧的水墨畫卷。透過車窗,一塊醒目的標志牌撞入眼簾,“詩畫古鎮(zhèn)水鄉(xiāng)上河歡迎您”,那字跡仿佛帶著絲絲古韻,在空氣中氤氳開來。遠處的樹木與建筑物,像是蒙著一層薄紗的仙子,在霧氣中若隱若現(xiàn)。車窗玻璃上的微微反光,恰似歲月的低語,傾訴著這座古鎮(zhèn)不為人知的神秘與魅力。
當雙腳踏上南田鎮(zhèn)的土地,我們仿若走進了一首靜謐的田園詩。漫步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眼前是一片開闊而寧靜的水田。陰沉的天空,恰似一塊深邃的灰色綢緞,輕輕地覆在水田之上,給這片水田增添了幾分幽靜與神秘。水田四周,郁郁蔥蔥的樹木與小山坡相依相伴,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畫框,將這片水田框成了一幅渾然天成的絕美畫卷。
懸掛在“劉基故居”門楣的牌匾莊嚴肅穆,似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者,靜靜地凝視著歲月的流轉(zhuǎn)。踏入故居,一股古色古香的氣息撲面而來。室內(nèi)以古代文武官員為主題的裝飾,懸掛的畫作筆精墨妙,書法作品鐵畫銀鉤,無不彰顯著濃厚的文化底蘊。桌案擺放得整齊有序,精致的茶具靜靜佇立,仿佛在等待著主人與友人的品茗暢談,剎那間,我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充滿智慧與才華的時代。
劉基,字伯溫,明朝開國元勛。這位朱元璋口中的“吾之子房也”,雖功勞卓著,但其官職與爵位卻并非顯赫。然而,他的家訓卻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令我深深著迷。字里行間,孝順、正直、清廉等高尚品質(zhì)躍然紙上,那是一代名相留給后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劉基故居的墻壁上,多個木質(zhì)牌匾高懸,上面鐫刻著不同的家訓字樣,它們不僅是劉基高尚品質(zhì)的生動體現(xiàn),更是一把把鑰匙,引領我們走進這位歷史名人深邃的精神世界。
故居附近,一塊刻著“思賢林”三個大字的巨石格外引人注目。周圍綠樹紅花環(huán)繞,微風拂過,枝葉沙沙作響,仿佛在低聲訴說著劉基的智慧與才華。劉基的故居,雖無豪門大宅的顯赫,卻依稀能讓人感受到當年的富裕與繁華。故里古木參天,古屋、古木與古村落相互映襯,彌漫出古鎮(zhèn)的深邃與幽遠。
在戶外石凳上,我嘴角噙著微笑,留下一張張照片,身旁的介紹牌讓我對劉基的生平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綠植恰到好處地點綴著四周,為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機。站在一座傳統(tǒng)建筑的大門內(nèi),上方“劉基家”的牌匾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這位歷史名人的傳奇過往。
木制欄桿旁,我沉醉地欣賞著那片水田景觀與遠處連綿起伏的小山丘。眼前的景色,宛如一幅細膩的工筆畫,每一處線條、每一抹色彩都恰到好處,讓人忍不住駐足流連。在一條泥濘的小路上,我停下腳步,細細端詳周圍的綠色植物與傳統(tǒng)建筑結構的房子。這里的寧靜與古樸,如同一首悠揚的古曲,將我們帶回了那個充滿智慧與才華的時代。
在綠意盎然的環(huán)抱中,我和老伴坐在涼亭里,或是閉目休憩,或是極目遠眺,盡情感受著這里的寧靜與美好。一座木制建筑前,“寶武陽”幾個金色漢字醒目地掛在門楣上,周圍的環(huán)境古樸寧靜,仿佛時間在這里放慢了腳步,訴說著悠悠的歷史。在戶外木質(zhì)長椅上,我們結伴而行的四人愜意地休息聊天,背景墻上“月雪花風”四個大字蒼勁有力,整個環(huán)境透著古樸寧靜的韻味,讓我們深深領略到這里的獨特魅力。
夜幕降臨,我們下榻在負有盛名的《伯溫家宴》酒店。晚飯后,同行的旅友們在舒適幽雅的四合院內(nèi)盡情拍照,歡聲笑語回蕩在庭院中,每一張照片都定格了這美好的瞬間,成為永恒的記憶。
第二天清晨,蒙蒙細雨如牛毛般灑落,我們乘坐大巴車前往劉基故里的著名景點百丈漈瀑布景區(qū),滿心期待著這場旅行更多的精彩瞬間,仿佛前方有無數(shù)的驚喜在等待著我們?nèi)ヌ綄ぁ?/font>
【作者簡介】劉連成,網(wǎng)名蒼山一樹;退休公務員,中共黨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吉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長春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桑榆文學社副社長,都市頭條認證編輯。喜歡文學,多篇文學作品在省市報刊及全國網(wǎng)絡平臺發(fā)布。其主要作品:自傳《哈拉巴山一棵草》;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沸騰的黑土地》《四平市農(nóng)業(yè)合作化史》;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出版的《吉林·雙遼農(nóng)場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