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遼寧日報》記者李波的報道)
不久前,在百度上看到《遼寧日報》記者李波采寫的一篇關于鐵嶺文旅方面的報道,甚為欣喜。鐵嶺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文旅資源十分豐富,文旅事業(yè)發(fā)展空間很大,鐵嶺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挖掘特色文化資源,用好自然生態(tài)資源,打造‘快樂文化’多元體驗基地”的發(fā)展思路是正確的,而且付諸了行動,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效。倍受鼓舞之余,便有了進言的沖動。作為古稀退休人,又離開鐵嶺多年,按理不該多說話,極思細想,此念又不對。畢竟根兒還在鐵嶺,退休金還得靠鐵嶺發(fā)。因此,還應感恩鐵嶺,并應力所能及地為鐵嶺文旅事業(yè)的完善發(fā)展盡綿薄之力。
就事論事談幾點看法:
(大連公交車,圖片來自網(wǎng)絡)
1、格局還應再大些,服務還應再細致些
先敘述本人近日回鐵嶺所見所感。新區(qū)高鐵車站,多數(shù)旅客出站口,都選擇乘公交車到新老城區(qū)。公交車站雖然停著幾輛車,但車上沒有司機,旅客只能擠站在一個狹小的地方,不知什么時候發(fā)車,也不知發(fā)的是哪趟車,外地旅客更是茫茫然,不知所向。好半天,終于有車發(fā)動,開至上車點,旅客便蜂擁擠在車門口。本人跟老伴兒因為沒有辦理老年乘車證,便事先準備好4個硬幣,足夠到新區(qū)的車費。擠上車后,嘩啦啦將4個硬幣送進收幣口,并說,兩個人的。“你們到哪?”司機大聲問道?!暗叫聟^(qū)秦淮人家呀?!蔽掖鸷蟾杏X心里不舒服。難道我們還能少交嗎?越想越不舒服。此時,車上一外地旅客,不知坐到哪站下車,顯得很著急。
公交車是鐵嶺的門面,外地客人從高鐵上下來首先接觸的就是公交車。而高鐵車站的公交車,有固定的班次,時間不到,絕不發(fā)動,而且車上也無顯示,乘客不知道停的是哪路車。所以,車一發(fā)動,開到上車點,人就圍擠過去,根本談不上秩序。本地人常坐公交車的知道該乘哪路車,外地客人發(fā)懵很容易上錯車。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立幾塊站牌,標注清楚所行路線。公交車對應停在站牌前,車門開著,乘客從高鐵上下來直接上車,待車上乘客坐滿即開車。這樣,既可讓免去乘客挨日曬和風吹雨淋之苦,又讓乘客感受到鐵嶺人的溫情和細致。再有,車費可否統(tǒng)一。大連的公交車,不管坐多少站都是一元錢。鐵嶺如能放大點格局,從新區(qū)到老區(qū)如能一律兩元,司機就不用把眼睛盯在錢上,也省得跟乘客費口舌。最關鍵的是可以把精力用在關照特殊群體和外地乘客身上。文旅不僅靠優(yōu)越的資源,更要靠良好的環(huán)境和溫馨上乘的服務。

(鐵嶺蓮花湖濕地公園,圖片來自網(wǎng)絡)
2、應盡快補上接待短板
新區(qū)蓮花湖濕地是鐵嶺主打的一個旅游景點,每逢盛夏,“映日荷花別樣紅”之時,常有外地游客乘大巴來??蓾竦馗浇B一個像樣的夠規(guī)模的旅游飯店都沒有。秦淮人家西門路口對應著兩個圓形建筑物,南側的開一個浴宮,運行還可以。北側的原是一個市政單位,現(xiàn)在卻開了一個酒巴。其實最應該開的是旅游飯店,因為這里距濕地南門不到500米,而且還有停車場,非常適合接待外地旅游團隊。旅游景點服務功能如果不全,特別是游客集中就餐困難,一定會影響游客興致。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鐵嶺牛肉火勺遠近聞名,特別是央視主持人撒貝寧和影視演員賈靜雯來鐵嶺給做了一個大廣告之后,鐵嶺牛肉火勺更是“火”出了圈。但是,鐵嶺的牛肉火勺店的規(guī)模都很小,根本沒有能力同時接待一個旅游大巴的游客。相比之下,南方很多旅游城市做得極好,他們的旅游飯店可以同時接待幾伙游客。據(jù)了解,撒貝寧和賈靜雯采訪過的丁記牛肉火勺店正在張羅擴建,這是令人欣喜的信息。文旅既需要補短板,更需要謀發(fā)展。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3、鐵嶺不光要打造“快樂文化”,還應做強“紅色文化”
我手頭有一本《智者的聲音一一在岳麓書院聽演講》的書,此書,我看了多遍,受益匪淺。岳麓書院作為中國古代傳道授業(yè)的教育機構,講學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在千年講壇上,無以數(shù)計的文化先賢,越過時空在此相聚。因此,岳麓書院名之久遠而不衰。始建于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的鐵嶺銀崗書院,也是東北最早的清代為準備科舉考試而進行研習經史的場所。1903年,遼北地區(qū)第一所新式學堂一一銀崗學堂在書院內成立。老一輩革命家周恩來12歲時曾就讀于此,學新學,受啟蒙,埋下了“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的思想種子。1946年9月,周恩來同美國記者李勃曼談話中說:“十二歲那年我離家去東北,這是我生活和思想轉變的關鍵……我在鐵嶺入了小學,六個月后去沈陽入學堂,念了兩年書,從封建教育轉到西方教育,從封建家庭轉到學校環(huán)境,開始讀革命書籍,這便是我轉變的關鍵。”
(圖片由寧鐵彪先生提供)
1962年6月15日,周恩來考察東北時,再次來到闊別52年的鐵嶺,重登龍首山,尋覓少年的足跡,感慨萬千之余,親切地稱鐵嶺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
非常遺憾的是,鐵嶺銀崗書院卻只是作為供游客參觀的地方,而沒有發(fā)揮書院的作用,更沒有把周恩來這個紅色資源利用好。有句話叫“捧著金飯碗要飯吃”,銀崗書院,其實就是鐵嶺的一個“金飯碗”。如能把銀崗書院變成傳承紅色基因的書院,變成周恩來干部學院,變成干部廉潔自律的教育場所或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聘請有關專家學者開壇講學,召開各類研討會,銀崗書院一定會成為紅色文旅的亮點。如果全省、全國的干部都到鐵嶺銀崗書院來,鐵嶺的知名度,鐵嶺的文旅事業(yè)一定會如日中天。文旅既需要挖掘資源,更需要尋找原動力和引爆點。
4、(圖片由寧鐵彪先生提供,右五為陳軍同志)
(圖片由寧鐵彪先生提供,陳軍(左五)同志到龍首山現(xiàn)場辦公)
鐵嶺銀州區(qū)的啟示
據(jù)熱心為鐵嶺銀州區(qū)文旅事業(yè)奔走操勞的寧鐵彪先生介紹,銀州區(qū)在文旅上著實下了很大功夫。前不久,銀州區(qū)召開了全區(qū)首次文旅工作會議,認真總結了前一段開展文旅工作的經驗,就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文旅興區(qū),實現(xiàn)新突破,做出了切實可行的規(guī)劃和細致安排,并對接待環(huán)節(jié)的全鏈條進行找差距,強素質。最值得關注和點贊的是,該區(qū)人大主任陳軍同志在區(qū)委的支持下,親自抓文旅,親自策劃組織了“龍興龘龘二月二,龍首千秋鐵嶺范兒”和蛇年燈展等一系列文旅活動,親自接待外地游客,并親自做導游,受到來自河北、沈陽、阜新游客的一致好評。文旅事業(yè)要再完善再發(fā)展,既需要頂層設計,更需要各級領導齊心合力、真抓實干。
(圖片來自《遼寧日報》記者李波的報道)
鐵嶺文旅事業(yè)前景廣闊、風光無限。本人學習研究不夠,只能擇其要而淺嘗輒止。
2025年5月28日早
作者:盧祥云,鐵嶺市委老干部局退休干部,家國情懷較濃,1995年遼寧洪災后,給遼寧省委寫了《關于修復水毀工程的建議》,時任遼寧省委書記顧金池批復“建議很好,請水利廳研究處理”。后省水利廳又復信。多年來,寫了很多關于經濟社會發(fā)展和老干部工作的思考文章,其中,《關于提高農民素質》的文章被鐵嶺市政府評為社科論文二等獎。《關于新形勢下加強離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在2007年在青島召開的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年會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