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自己和解
謝衛(wèi)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人生原本就是一場沒有回程的旅行,但在歲月長河輾轉中的我們,背負著沉重枷鎖的心性與魂靈,卻常常在喧囂與紛擾中迷失。此時此刻,能開啟通往內心桃花源那扇大門的鑰匙,便是學會與自己和解。
回首過往,我們或多或少都在心中藏著遺憾?;蛟S是學生時代錯過的一場重要考試,與理想學府失之交臂;或許是曾經一段錯過的感情,在懵懂與怯懦中,讓真愛悄然溜走。那些未能實現(xiàn)的夢想,那些未曾說出口的話語,如芒刺般扎在心底,時不時就會引發(fā)一陣隱痛。有時候甚至在自責與懊悔中不斷徘徊,不斷質問自己:“如果我當時能做得再好一點,結果是不是一切都會比現(xiàn)在要好得多?”
然而,時光無法倒流,過去的已然過去,再多的懊惱和悔恨也早已經于事無補。這時候與自己和解,便是要學會接受這些不完美,承認人生原本就充滿了無數(shù)的不確定,那些曾經的遺憾,其實都是冥冥之中的一份定數(shù),或者說都是人生苦旅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像斷臂的維納斯,雖然不完整,卻是那樣獨特和永恒。
這其中,其實最糟心的,還是我們時常陷入他人目光的泥沼而不能自拔。為了一點可憐的虛榮心,更為了迎合他人的認可,我們努力塑造著一個并不真實的自己。我們拼命奔跑,企圖達到跟他人一樣的所謂目標,實際上卻在這種盲目的奔跑中不知不覺地迷失了真正的自我。我們羨慕別人的成功,有意無意地模仿著別人的生活方式,卻無視或者忽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有著屬于自己的閃光點與成長節(jié)奏等等之類的獨特之處。尤其是我們的內心,還常常被憤怒、焦慮、嫉妒等負面情緒占據(jù)。憤怒讓我們失去理智,做出沖動的行為;焦慮使我們憂心忡忡,無法享受當下的美好;嫉妒令我們蒙蔽雙眼,看不到自身的優(yōu)勢。與自己和解,就是要學會正視這些負面情緒,如同接納一位受傷的朋友。我們要明白,情緒并無對錯,它們是內心的信號,提醒我們關注自己的需求。當負面情緒襲來,我們不妨停下腳步,深呼吸,傾聽內心的聲音,找到情緒的根源,用平和的心態(tài)去化解它們。
學會與自己和解,意味著掙脫他人目光的束縛,勇敢地做自己。我們無需活在他人的評價里,只需遵循內心的聲音,走自己的路,欣賞沿途獨特的風景。
學會與自己和解,并非是對生活的妥協(xié),也不是逃避責任,而是一種深刻的自我認知與接納。它是在歷經風雨后,依然能溫柔地擁抱自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當我們與自己和解,便能在內心深處尋得一片寧靜的桃源。在這片桃源里,我們可以放下疲憊與偽裝,以最真實的姿態(tài),享受生命的每一刻。我們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不再是充滿掙扎與痛苦的戰(zhàn)場,而是一場充滿驚喜與美好的旅程。
和解之說,由來已久。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大約也是和解的一種。然而今人省察自己,往往不是過于苛刻,便是過于寬容??量陶邔⒆约罕摅椎皿w無完膚,寬容者則對過錯視而不見。二者皆非和解之道。
“學會與自己和解”是一種對自身現(xiàn)狀的接納,是不再糾結于自己的缺點、過錯或者不如意的處境;而深層次上,它是一場心靈的修行,是對自我價值的重新審視與肯定,是放下內心的包袱,讓靈魂得到真正的自由。
單位里有一個同事,曾經心心念念夢想成為一名作家。他熱愛寫作,整天沉浸在他的作家夢里,仿佛那是他專屬的世外桃源。他努力地寫啊寫,還參加各種各樣的寫作培訓課程,期待著自己有一天能夠在寫作領域嶄露頭角。然而,“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干?!币淮未问〉拇驌簦罱K讓他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漩渦。
直到有一天,他在參加行業(yè)技能大賽獲得冠軍之后,他才突然恍悟:東方不亮西方亮,條條大路通羅馬。既然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道路千萬條,我又何必非鉆那個牛角尖?
學會與自己和解,就像在荊棘叢中開辟出一條通往內心寧靜的道路。它讓我們充分認識到,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會犯錯,都會遭遇這樣那樣的失敗和挫折。但無論如何,它們都不應該成為我們否定自己,放棄自己的理由。只有當我們真正學會與自己和解,我們才能真正地重新認識自己,尊重自己和愛自己,我們才能在這場沒有回程的人生旅途之上,以積極樂觀的姿態(tài)闊步前行,去發(fā)現(xiàn)沿途更多美好的風景,并且去實現(xiàn)自己真正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