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長寧
谷雨一過,城南的康泰小區(qū)像是被春天撓了癢,一下子生機勃勃起來。幾株石榴樹慢悠悠地抽出嫩綠新芽,在微風中輕輕晃悠。
小區(qū)后幢一樓搬來了陳老伯。
陳老伯是個典型的老實巴交的莊稼漢,一輩子跟土地打交道,對土地情深意切。他瞅見樓下院子雜草瘋長,嘀咕著:“這地得整治整治,種上兩壟絲瓜,再辟半畦小白菜才成?!睕]過多久,雜草院就變成了小菜園。
二樓住著周嬸,瘦巴巴的,因為患有骨質(zhì)疏松,整天盼著曬太陽,把陽臺陽光當成命根子。瞧見陳老伯在樓下種菜,她眉頭一皺,心里想:“這絲瓜藤長大了,我這陽光不就沒了?”
正巧小區(qū)換物業(yè),管理變得松松垮垮。周嬸尋思:“你能種菜,我就養(yǎng)雞?!备籼欤瑑芍稽S澄澄的小公雞就在小區(qū)露面,撒歡兒地用爪子刨土。周嬸倚在窗臺,嘴角上揚,得意勁兒別提了。
陳老伯精心侍弄的菜苗瓜秧,沒幾天就被雞折騰成殘枝敗葉。小公雞長大后,天不亮就開始打鳴,攪得居民不得安生。
出租車司機小李,倆黑眼圈特別明顯,因為專跑夜車。近來每天早上都被公雞吵得頭疼,實在忍受不了。這天下夜班后,他在自家樓下放了盤沒吃完的魚,指望魚腥引來野貓,收拾那兩只小公雞。
圖片由豆包AI生成
第二天早晨,兩只公雞均沒打鳴,地上只剩雞毛。周嬸又氣又惱,清潔工說一大早瞥見黃鼠狼把雞叼走了。
從那以后,小區(qū)安靜了一陣子。沒多久,新物業(yè)公司入駐。在物業(yè)經(jīng)理指揮下,保安拆了菜畦,在空地上種上月季和繡球。陳老伯望著院子,直搖頭嘆氣,那神情仿佛丟了寶貝。周嬸看著陽光鋪滿陽臺,臉上表情復雜,不知她是高興還是失落。
如今,小區(qū)重歸寧靜。清晨,仿佛能聽到露珠從花瓣滾落的細微聲響。傍晚,夕陽照在小區(qū)晾曬臺的長椅上,老人們聚在一起嘮嗑,還時不時提起那場“江湖紛爭”,邊說邊笑,這小區(qū)生活,還真挺有樂子。
張長寧,1954年生于南京,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學歷,分別在南京日報、新華傳媒集團從事新聞采、編業(yè)務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