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之韻
文/蔡鳳武
木棉樹是我到了海南后才認識的樹種,其樹干高大挻撥,通常高達30多米,樹姿巍峨,給人一種雄壯、剛健的感覺,其枝干直沖云霄,猶如一位屹立不倒的英雄,展現(xiàn)出堅韌不屈的精神風貌;木棉樹一年只開一次花,因花朵碩大,色澤鮮艷,通常為紅色,盛開時如同一團團燃燒的火焰,在枝頭熱烈綻放,其鮮艷色彩和蓬勃生機,恰似英雄們的滿腔熱血和不屈斗志,因此被世人賦予了“英雄花”的美譽。
未認識木棉樹之前,只是在八十年代看過電影《木棉袈裟》。木棉袈裟的“木棉”實際上是指棉花,是佛教中的重要圣物,相傳由釋迦牟尼傳給大迦葉尊者,后經(jīng)菩提達摩傳入中國。在古代中國,棉花尚未傳入,因此從植物中提取的棉絮被稱為“木綿”,意為“從植物那里得到的絲綿”。這種材質(zhì)與木棉樹(現(xiàn)代意義上的木棉)無關(guān)。木棉樹在二三月份開的花紅的似火,照亮了在嶺南地區(qū)山川大地,因其最為濃烈而獨特的色彩,是大自然饋贈的烈火般的激情賦予了南方特有的壯麗畫卷,每一片花瓣都訴說著生命的壯闊與深沉。
每當春天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廣袤的大地上,木棉樹像是被賦予了神奇的魔力,瞬間從沉睡中蘇醒。那原本略顯滄桑的枝干,像是被注入了一股蓬勃的力量,在春風中舒展著身姿,蓄勢待發(fā)。還未等人們細細尋覓,木棉花便迫不及待地綻放了。
起初,只是星星點點的花瓣試探性地探出頭來,像是羞澀的少女在偷偷窺探著這個世界。但很快,它們便像是被點燃的火焰,燃燒的激情不可遏制。滿樹的木棉花,如同燃燒的云霞,將天空和大地都映照得一片緋紅。那紅,紅得熱烈,紅得奔放,仿佛要將世間所有的熱情都匯聚在這一朵朵花朵之中。
木棉花的花瓣厚實而飽滿,猶如厚實的絲綢,散發(fā)著一種質(zhì)樸而高貴的氣息。在陽光的照耀下,花瓣泛出微微的紅暈,仿佛是被大自然的巧手精心雕琢過的美玉,溫潤而光芒四射。每一片花瓣都像是一個生命的小小宇宙,蘊含著無盡的能量和活力。它們簇擁在一起,緊密地排列著,像是在舉行一場盛大的儀式,向世人展示著生命的奇跡。
走近木棉樹,你能感受到一種撲面而來的氣勢。木棉花的花蕊挺拔而修長,宛如一根根燃燒的火柴,點燃了生命的火焰。花蕊頂端的花粉,像是點點繁星,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微風拂過,花粉輕輕飄落,仿佛是大自然灑下的祝福和希望,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木棉花的美,不僅在于它那熾熱的色彩和飽滿的形態(tài),更在于它所蘊含的精神。它是大自然的勇士,無懼風雨的侵襲。在狂風暴雨中,木棉花依然堅定地挺立在枝頭,花瓣緊緊相擁,像是在守護著一個美好的夢想。即使花瓣被打落,它們也會帶著一抹倔強的紅,飄落在大地上,為這片土地增添一份別樣的色彩。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讓木棉花成為了生命力的象征,讓人敬佩不已。
木棉花還是大自然的詩人,近現(xiàn)代詩人佚名的《贊木棉》云:
木棉似火照山川,
不與群芳斗艷妍。
獨立枝頭迎曉日,
英雄本色自昂然。
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書寫了木棉花春天的故事。當木棉花盛開時,整個嶺南大地都沉浸在一片喜慶祥和的氛圍中。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來到木棉樹下,仰望著那滿樹的紅花,感受著生命的律動和大自然的魅力。木棉花的美,激起了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創(chuàng)作靈感,讓詩人和畫家們用文字和畫筆描繪出那不朽的風姿。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里,木棉花像是一片寧靜的港灣,讓人們的心靈得到了慰藉和凈化。它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頑強,讓我們在繁華的塵世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和力量。
木棉花之韻,韻在色彩,韻在形態(tài),韻在精神。它是嶺南大地的驕傲,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人們心靈永遠的棲息之所。
作者簡介:蔡鳳武,軍休老兵,河北省文學藝術(shù)研究會員,河北省采風學會會員,詩文散見于人民公安、消防界、中國鄉(xiāng)村等報刊。
朗誦者:田田:張家口朗誦藝術(shù)聯(lián)盟成員。生長于北京,并長期在京工作學習,現(xiàn)居天津。自幼喜愛京劇,文學作品,喜愛聲音藝術(shù),希望通過誦讀感動自己,溫暖他人,用心品位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