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盆里的歲月》
作者:李興榮
六月的頭莊村,蟬鳴在泡桐樹上此起彼伏。我跟著母親掀開老屋斑駁的竹簾,潮濕的霉味里,那只泥火盆正蜷縮在墻角,像位沉默的老者。指尖撫過盆沿的裂紋,兒時的歌謠突然在耳畔響起:"小火盆,泥捏的魂,燃木屑,熱氣噴,天再冷,不凍人......"剎那間,四十載光陰被這粗糙的陶土勾連,記憶如潮水漫過心田。
火盆是父親在深秋的窯場里親手捏的。他蹲在泥堆前,將摻了麥秸的黏土反復捶打,掌心的老繭在陶土上壓出細密的紋路。盆底足足有兩指厚,燒窯時特意多添了幾把松枝,烤得泥色發(fā)烏,卻格外耐得住炭火。盆沿被父親打磨得圓潤,像被歲月磨平的鵝卵石,即便小孩子嬉笑打鬧時碰著,也不會硌著皮肉。
那時節(jié),烤火的燃料金貴得很。麥草屑要留著喂牲口,稻殼得攢著墊雞窩,唯有做木匠的叔叔家,刨花、木屑堆成小山。每到北風卷著雪粒子敲窗時,父親便用稻草繩編了蘆葦門簾,中間嵌塊塑料薄膜當小窗?;鹋枥锏哪拘家蝗迹酂燀樦翱p往上爬,很快就把整個堂屋熏得暖烘烘的?;鸸庥持翂ι系哪戤嫞钔鯛?shù)募t袍都泛起了金暈。
晌午的陽光剛斜過屋檐,鄰家嬸子就踩著碎步來了。她懷里抱著裝針線的竹籃,還沒坐穩(wěn)就扯開了話匣子:"張家的老母豬下了十二個崽!""周家媳婦又和婆婆拌嘴了!"針腳在鞋底穿梭,故事也跟著流淌。她最會講笑話,有次學隔壁瘸腿大爺追雞,夸張的動作逗得我們笑倒在草堆里,眼淚都笑了出來。我們幾個孩子蹲在火盆邊,把帶殼的花生埋進熱灰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聽到"噼啪"聲響,立刻用鐵鉗夾出來。滾燙的花生在嘴里打個轉,燙得直呵氣,卻舍不得松口——那焦香混著煙火氣,至今仍是最難忘的年味。
記憶里的冬天總比現(xiàn)在冷得多。河面結著厚厚的冰,膽大的孩子在冰面上抽陀螺,鞭梢甩得"啪啪"響。那日我見小伙伴們玩得歡,也跟著去湊熱鬧。冰面突然發(fā)出"咔嚓"脆響,等反應過來,右腿已陷進冰窟窿。刺骨的冰水順著褲管往上爬,我凍得嘴唇發(fā)紫,卻不敢回家。暮色里,母親舉著燈籠尋來,巴掌落在屁股上的瞬間,我看見她眼里比冰碴還亮的淚光。
回到家,我裹著棉被喝姜湯,母親守在火盆邊烤我的棉褲。鐵絲上的褲子冒起白汽,火星子濺在她青布圍裙上,像落了一地的星星。她一邊翻著褲子,一邊抹眼淚,火光照著她眼角新添的皺紋,我突然發(fā)現(xiàn),母親的頭發(fā)不知何時已白了大半。
最暖的要數(shù)火盆邊的夜。奶奶總穿著靛青色大襟衣,銅煙袋鍋在火光里明明滅滅。伯伯一家來了,堂兄妹們擠在她膝頭,聽她講老輩人闖關東的故事。"那年大雪封門,你太爺爺就靠著這火盆,把最后半袋高粱熬成糊糊......"奶奶的聲音像搖籃曲,我們的影子被火光投在墻上,晃啊晃的,恍若要把歲月都搖成蜜。
如今縣城的新房里,地暖無聲地散著暖意,空調(diào)把四季都調(diào)成了春天??擅磕瓿?,父親仍會取出那只火盆。青煙繚繞中,他燒幾沓紙錢,讓我們對著虛空磕頭:"爹啊,今年小孫子考上大學了。""娘啊,地里的麥子長得可好。"火盆里的灰燼簌簌落下,仿佛祖輩們在云端輕輕頷首。
前日整理舊物,發(fā)現(xiàn)母親把火盆擦得锃亮,盆底還墊著嶄新的紅布。她說:"留著吧,這盆里盛過咱們家最苦的日子,也盛過最甜的時光。"是啊,那些圍著火盆烤花生的午后,母親烤棉褲的深夜,奶奶講故事的冬夜,都化作了陶土里的溫度。即便時光流轉,這泥捏的火盆,依然是我們血脈里最溫暖的印記。
窗外的蟬鳴依舊,我輕輕哼唱那首兒歌,恍惚又看見童年的自己,圍著跳動的火苗奔跑,笑聲驚飛了屋檐下的麻雀。原來有些溫暖,永遠不會被時光凍??;有些記憶,會在歲月里越釀越醇。
作者簡介:李興榮,筆名小草,江蘇灌南人,連云港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供職于灌南縣中醫(yī)院司法鑒定所。曾獲得江蘇省司法鑒定協(xié)會“強國復興有我”征文大賽二等獎;當代詩歌散文大賽“最美中國”一等獎;華語大賽“三亞杯”金獎。多篇作品發(fā)表于市級刊物。
參賽詳情請點擊以下征稿鏈接
https://m.www.topproducerforum.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賽投稿郵箱:
942251831@qq.com
紙刊投稿郵箱:
bailu6698@163.com
紙刊投稿、訂閱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體裁:現(xiàn)代詩、散文詩、散文、詩歌評論、古詩詞賦、報告文學、閃小說、中短篇小說 
掃碼添加主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