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肇始書堂
(樂水)
憶昔當年,厄際逢時,幸得騰驤。恰薦書連至,欣登黌院;鄉(xiāng)衫乍換,喜入城墻。兩載師門,同窗影共,教澤如春繞畫梁。猶仍銘記、似兄親款洽,笑滿回廊。
從來問道軒昂。陋巷客、今承國祿長。任粉灰侵鬢,心傳薪火;杏壇立雪,志在青蒼。五十秋過,舊衿如晤,猶見銀鉤月下忙。抬眼望,正沂蒙庠序,醉了晴光。
注:1974年我由村里民辦教師,幾經(jīng)周折被推薦去臨沂師范讀書(工農(nóng)兵學員),可以說這是我人生重塑命途的開始。兩年的師范學習,忘不了老師的培育之恩,忘不了同窗好友的兄弟情,五十載后憶及仍歷歷在目……詞依《欽定詞譜》蘇軾體。
2025年6月14日
評析:此詞以蘇軾體寫母校重塑命運之思,格律精嚴而意旨深微。上闋 “厄際逢時,騰驤” 既顯時代轉(zhuǎn)折,又以駿馬奔騰喻入讀師范的命運契機,“薦書連至” 緊扣特殊經(jīng)歷,“鄉(xiāng)衫乍換” 借衣飾之變隱喻身份跨越,“欣登黌院” 的雀躍與 “城墻” 意象暗合人生邊界的突破。中片 “教澤如春” 以繞梁之暖喻師道浸潤,“同窗影共” 的場景勾勒校園時光,二者共同構(gòu)成命運重塑的底色。下闋 “今承國祿” 直書身份躍遷,“粉灰侵鬢”“銀鉤月下” 以師者群像隱喻母校賦予的精神傳承,“杏壇立雪” 的典故將個人命運與師道薪火深度勾連。結(jié)句 “沂蒙庠序,醉了晴光” 以地域庠序融于晴光的意象,收束全篇,暗喻母校如光,照亮并重塑了自己的人生軌跡,格律嚴謹中見命運哲思。
網(wǎng)絡(luò)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