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游柳葉湖(下)
——湖南旅游之一
文/劉玉偉
湖南省常德市柳葉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也是清末民初,武昌首義知囊劉復基(1884——1911年)的故鄉(xiāng)。他生于清光緒十年,少年時就讀于常德縣立高等小學堂,1904年曾參與密謀在長沙起義,因事機泄露未能成功,他隨后東渡日本加入同盟會。1911年參與組織武昌起義,擔任文學社評議部長和軍事籌備員。在起義前夕,他因泄露機密被捕,1911年10月9日被捕并英勇就義。劉復基和彭楚藩、楊洪勝被稱為“武昌首義三杰”,后人為紀念這三位烈士,將武昌閱馬場往西一條街命名為“彭劉楊路”,還先后為他們立了紀念碑、建“三烈亭”,還塑了三烈士像。
除了楊嗣昌、髡殘和劉復基外,宋代的“柳氏三杰”就是柳拱辰和弟弟柳應辰,還有柳拱辰的長子柳平。明代的陳氏家族,他們有陳良、陳洪謨、陳楷禮、陳啟邁等人都是柳葉湖當?shù)赜忻倪M士和舉人。屈原、劉禹錫等眾多名人先賢也在柳葉湖留下足跡,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著作。
屈原是戰(zhàn)國楚人,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因受貴族集團讒毀,于公元前288年左右,被頃襄王放逐到沅、湘一帶長達10年之久。屈原流放期間,還沒有筑常德城,他就居住在柳葉湖畔的三閭港附近。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三閭港,府東二里,昔屈原游此故名?!比偢勰贤ㄣ渌?,北連柳葉湖,屈原在常德期間,常沿三閭港河乘有篷有窗戶的小船過柳葉湖,進入到太陽山一帶楚民居住區(qū),采集民間祭神祀鬼的歌曲、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他在這善德流芳的柳葉湖畔,飲天地之靈氣,觀風云之變幻,看山川之秀麗,為他創(chuàng)作《離騷》、《九歌》找到土壤,找到靈感。
劉禹錫是唐代著名詩人、文學家、哲學家,被后人譽為“詩豪”。他永貞元年因參與“永貞革新”失敗由監(jiān)察御史貶為朗州(今常德)司馬。在柳葉湖景區(qū)里,就有一座古風古韻的歷史名樓“司馬樓”,就是為紀念朗州司馬劉禹錫而建的。劉禹錫在這里寫下了《秋日送客至潛水驛》、《陽山廟觀賽神》等傳世之作。
月亮山位于柳葉湖北濱,傳說嫦娥在此奔月而得名。太陽山很早以前叫易丘,是洞庭湖西岸平地突起的第一高峰,因后羿在此射日(太陽)而改名為太陽山。在碧波蕩漾的柳葉湖西北岸,有一座似錦屏橫列的花山,在花山,花不栽自發(fā),鳥見人不飛。更為傳奇的是,勤勞勇敢的小伙子劉海在山中砍樵時,遇到狐仙(胡大姐胡秀英)而結為恩愛夫妻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不論是李谷一和姜昆,還是都是湖南人的湯子星和王麗達兩口,還有其他人演唱的湖南花鼓戲《劉??抽浴分械某?“劉海哥你是我的夫,胡大姐你是我的妻……我們一起往前走啊?!钡倪@幾句,幾乎是家喻戶曉,大人小孩張口都會唱兩句。
在柳葉湖景區(qū)還有以柳毅傳書的故事為原型的湖仙島,小島上建有漁屋、龍王廟、柳毅亭等景點。唐代著名傳奇作家李朝威(約766——820年)比劉禹錫大6歲,他是陜西人,他寫的《柳毅傳》講述的就是洞庭湖中小龍女和人間書生柳毅的愛情故事。他的代表作《柳毅傳》被魯迅譽為與元稹《鶯鶯傳》齊名的唐代傳奇開山之作,也奠定了后世小說創(chuàng)作的基礎。
中國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曾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的丁玲,是湖南臨灃人,小時候跟隨母親住在常德城,經常和同學們去柳葉湖劃船、采野花、看插秧、聽插秧歌。另外,柳葉湖還盛產柳葉鯽,民謠就有“到了常德市,不吃柳葉鯽,枉來常德市?!?/b>
1971年,偉大領袖毛主席來湖南視察,在品嘗了柳葉鯽后就贊不絕口地戲稱,才食武昌魚,又呷柳葉鯽,都是魚中珍品,確實很好吃。
我們在柳葉湖僅僅待了兩個多小時,柳葉湖優(yōu)美的湖光山色,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望著夕陽下那碧波蕩漾的湖面,又一次想到屈原,想到劉禹錫,也想到了從小到大,從大到老都熟知的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柳毅傳書等民間傳說。我又一次忍不住要為柳葉湖點贊!為我們親愛的祖國點贊!在我還能走得動的時候,我一定要多出去走走看看。
劉玉偉,2025年6月14日于西安市大明宮鐵路小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