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下春秋,惟愛能言》
作者:張涵
檐下的青苔漫過經(jīng)年,父母的愛卻在時光里愈發(fā)清晰。千言萬語道不盡,惟余深情在心頭。
——題記
推開老宅斑駁的木門,檐角的風(fēng)鈴在微風(fēng)中輕輕搖晃,發(fā)出細碎的聲響。那聲音仿佛帶著時光的密碼,將記憶一點點喚醒。樹高千尺有根,江河萬里有源,我們的生命從父母的愛中萌芽,成長的每一個足跡,都深深烙印著他們的溫暖與牽掛。年少時的我們,如同被精心呵護的幼苗,在父母的庇護下無憂無慮地生長,從未想過有一天,這片為我們遮風(fēng)擋雨的天空,也會染上歲月的風(fēng)霜。
時間是個溫柔的騙子,把珍貴的相遇偽裝成理所當(dāng)然的相伴。記得小時候,每天清晨,總能看到媽媽站在陽臺的身影。晨光為她鍍上一層柔和的光暈,她熟練地將洗凈的衣服一件件掛上衣架,動作輕盈而優(yōu)雅。那時的她,眼神明亮,笑容燦爛,仿佛永遠不會疲憊。而爸爸總是在傍晚歸來,自行車的鈴鐺聲由遠及近,成為我一天中最期待的聲音。他總會變魔術(shù)般從口袋里掏出我愛吃的糖果,然后將我高高舉起,歡聲笑語充滿整個房間。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翻出爸媽的結(jié)婚照。照片里,年輕的父親穿著筆挺的中山裝,母親披著潔白的頭紗,他們眉眼含笑,緊緊相依。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的父母也曾有過青澀的年華,有過浪漫的夢想。然而,為了我,為了這個家,他們將青春與憧憬小心翼翼地收起,把全部的愛化作柴米油鹽,化作日復(fù)一日的操勞。如今的媽媽,短信里滿是關(guān)切的啰嗦:“天冷了記得加衣”“按時吃飯,別總點外賣”;電話里盡是反復(fù)的小叮囑,即便一件小事,也要千叮嚀萬囑咐。而爸爸的鬢角不知何時已爬上白發(fā),曾經(jīng)挺拔的脊梁也漸漸彎曲,這一切與記憶中那個年輕的身影,竟如此難以重疊。
我們在生活的道路上拼命向前奔跑,一心追逐著所謂的更好的未來。總想著等忙完這段時間,等取得更好的成績,就停下腳步好好陪陪父母。卻常常忘了,時間從不為誰停留,父母正在用衰老為我們兌換更多奮斗的時間。我們只顧著拼命長大,錯過了他們春天里期待的眼神,錯過了夏日里關(guān)切的問候。“長大后,就可以錯過父母的一年四季嗎”這個問題如同一記重錘,狠狠敲在心頭。那些被我們錯過的四季里,藏著父母逐漸老去的身影。當(dāng)我們終于想起為他們停下腳步時,卻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世界,仿佛只剩下了秋天的蕭瑟與冬日的清冷。
但父母對我們的愛,卻從未因歲月的流逝而減少半分。每一次遇到困難,他們總是第一時間站出來,做我們最堅強的后盾。記得那次我在學(xué)習(xí)中遭遇重大挫折,心情低落到了極點。當(dāng)我撥通家里的電話,聽到媽媽溫柔的聲音,所有的委屈瞬間決堤。第二天,父母就開了幾個小時的車來到我身邊。爸爸默默地幫我分析問題,用他并不專業(yè)卻充滿智慧的話語開導(dǎo)我;媽媽則每天變著花樣給我做好吃的,把我的房間收拾得井井有條。在他們的陪伴和鼓勵下,我終于走出了困境。每一個成功的瞬間,父母的笑容是最美的風(fēng)景。當(dāng)我取得一點成績,他們比我還要開心,那笑容里滿是驕傲與欣慰,比任何贊美都讓我感到幸福。
此時我才真正明白,“上有老”對我來說,從不是一種負擔(dān),而是一種無比珍貴的幸福?;氐郊遥新暟謰?,有人回應(yīng),便是我這輩子最心安的時刻。人生最大的幸事,莫過于父母長安寧、多喜樂。多想時光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讓我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在他們身邊,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故事,陪他們漫步在熟悉的街道,為他們做一頓可口的飯菜。
我們總以為時間還很長,父母永遠會在原地等待。可時間經(jīng)不住浪費,它會用一種特別具有欺騙性的方式奪走身邊的愛。當(dāng)有一天,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叫一聲“爸媽”已經(jīng)有了不同的意味,他們?yōu)槲覀儞纹鹛炜盏氖譂u漸布滿皺紋,眼神也不再如從前那般明亮,我們才驚覺自己錯過了太多太多。所以,我們匆匆的腳步,應(yīng)該適時停下片刻,給父母打一通電話,哪怕只是聊聊家常;答應(yīng)“回家看看”的承諾,不必非要等到忙完某一天,而是現(xiàn)在就行動。不要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時,才在回憶里徒留無盡的遺憾。
檐下的春秋依舊在輪回,而父母的愛,是歲月長河里最溫暖的港灣。這份愛,無需華麗的辭藻,無需驚天動地的誓言,卻如潺潺流水,潤澤著我們的一生。在未來的日子里,愿我們都能珍惜與父母相伴的每一刻時光,用愛與陪伴,書寫屬于我們的溫暖篇章。
作者簡介:張涵,女,共青團員。愛好攝影,喜歡拍照拍照拍照。探索未知,對每一天都充滿了無限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