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科學發(fā)展的關鍵
汪小波
心量就是一個人的知識儲備量。電影《抓壯丁》中的地主李老栓不識字,結果被王保長騙財,地主都是文盲,窮苦百姓更不可能識字了。這反映出建國初期國民科學文化素質極低。有關資料表明,當時的文盲率高達80%?,農村更是高達95%以上。???如此龐大的心量極小的文盲隊伍,在理解執(zhí)行國家政策時,鬧出種種笑話,產生種種嚴重后果,就不奇怪了。提高全體國民的心量,必須依靠教育。
一
人是通過大腦(心)來認識宇宙的。因此,客觀世界是由心而呈現出來。心中無,則無;心中有,則有。心里沒有化學知識,就只知道米飯可以飽腹,不會知道米飯是由淀粉分子構成這個客觀事實。心不可能顯現客觀事物包含的全部信息。文化程度越高,對客觀世界認識越深刻越全面。
既然人觀察到的宇宙是心呈現出來的。面對同樣的世界,心量不同的人,觀察到的世界就不一樣了。如面對一朵鮮花,學化學的人,會想到五彩繽紛的顏色是電子躍遷的結果;學美術的人,會欣賞其美學價值;學生物的人,關注的是花的生物構造。不同的觀察角度結論不同,真實的花究竟是什么?又如,分別在可見光譜、紅外光譜、在紫外光、X光譜去觀察宇宙,其形態(tài)有很大差異。因此在可見光譜內觀察到的僅僅是宇宙的局部真理,真實宇宙應該是所有無法窮盡的觀察手段的總和。
觀察宇宙的角度越多,就越接近對真實宇宙的認識。即心量越大越接近對真實宇宙的認識。
丘成桐認為,創(chuàng)造力是中國學生的短板。掌握的知識技能越多,心量越大,對宇宙的認知能力越強,這是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礎。心量越大的人,才不走彎路,不行荒唐之事。
二
三農問題,國家高度重視。這關系到中國人的飯碗是否真正牢牢掌握在了中國人手里。
聽老人講,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偶爾會見到因饑餓慢慢倒地而亡的人。糧食短缺的1958年~60年間,全國共消滅16億只麻雀,隨后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蟲災,損失十分巨大,捕雀運動停止。為什么會發(fā)生此類事情?因為民眾心里沒有生態(tài)平衡的理念。類似的,消滅蒼蠅老鼠的背后,是殺蟲劑滅鼠藥的濫用。保護生態(tài)平衡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鍵。
鋼鐵產量是衡量國家工業(yè)化水平的重要指標。1957年提出“趕英超美”目標,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50年后鋼鐵年產量(5億噸)居世界第一,2024年11億噸,更是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震驚了全世界。
但前進道路是曲折的。為了大煉鋼鐵的需要,收繳每家每戶的鐵鍋等鐵制品,同時大肆砍伐森林來煉鐵。如果是將廢鐵熔化成整塊的鐵,燒柴禾的溫度是遠遠達不夠的。如果從鐵礦石還原出單質鐵來,利用柴禾也不可能冶煉出單質鐵。即便上兩種方法可行,得到的也是含碳量高的生鐵。而生鐵要變成鋼,需要除碳硫磷等雜質,生產工藝非常復雜。更不必說,某些特種鋼的生產工藝,即便是當時國內的科學家也束手無策,文盲比例如此高的普通民眾,完全不具備煉鐵煉鋼的知識。
但這沒有阻止民眾超大規(guī)??撤淠镜木薮鬅崆?,又一次給全國的生態(tài)平衡帶史無前例的巨大破壞。據老人們講,那時眉山與夾江交界的吳場鎮(zhèn)這個地方,有原始森林,有的大樹需要十多個人才能抱住,還有老虎出沒,而今天連只野兔野雞都看不到了。自然環(huán)境遭到十分嚴重破壞。
可喜的是,曾經的原始森林,變成了今天是“一葉清茗好風景,三管處處茶飄香”的億元村,種植了上千畝的茶樹,三管村茶葉遠銷全世界。三管村與眉山嫻婆交界,樂山眉山一家親??!原始森林大量種植茶樹,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
上述悲劇的根源,是民眾文化水平極低,心量很小,沒有生態(tài)平衡觀,沒有最起碼的化學知識,落后的教育產生的愚昧行為,阻礙了國家走向富強的步伐。
那時,浮夸風盛行,糧食畝產虛報為萬斤以上。如廣西環(huán)江縣把牛吹到了畝產 13萬斤。牛吹得越大,官升得越高。該縣縣委書記立即高升至柳江地委書記。三年自然災害已遠去,愿愚昧不再發(fā)生!遺憾的是,種種造假之風,今天依然盛行。為了迎接領導檢查,把光禿禿的山涂成綠色。為了政績的需要,編造假數據騙取烏紗帽。
隨著城鎮(zhèn)化步伐的加快,縣鄉(xiāng)鎮(zhèn)人口大規(guī)模向大城市轉移,而大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和高教育支出,又抑制了人們的生育欲望。從計劃生育政策,到今天鼓勵生育,必須深刻反思。上世紀八十年代,數學建模課程已在清華大學開設。如果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從科學角度進行精確預測,可能會對生育政策作出更科學的決策。一言堂往往隱藏著巨大的政策風險。![]()
三
今天,國人的文化水平提高了許多,心量變大。社會有了很大進步,但問題依然不少。如瘋狂的應試教育,以升學率來衡量學校的全部工作。升學率高,一俊可以遮百丑,校長坐穩(wěn)椅子或高升,家長有面子,教師收獲票子。唯獨害苦了祖國的花朵。高三學生天天埋頭做10年也做不完的規(guī)定教輔資料,弄瞎弄暈弄傻了學子,教輔資料的回扣肥了校長。
逼差生考985,硬是要逼公牛下崽崽。校園到處是“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等等標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嚴重背離。師生起得比公雞早,睡得比狗兒晚,儼然是周扒皮的半夜雞叫模式。若干年后再回首,不也是笑話么?!
又如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已對每一個中國的身體造成危害,有人管嗎?
可見,教育事業(yè)是一個國家首要的頭等大事。世界上許多國家早已走上“教育先行”之路,因為國家的財富蘊藏在教育中,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教育事關國家安全。學生們應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做大心量。
教師應認真?zhèn)浜妹恳惶谜n,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潛心教育科研,也要做大心量,努力做學術型專家型教師。以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和使命感開拓進取,向課堂40分鐘要成績、要質量、要效率。深刻領悟教材,全面實施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傾其所能,全力以赴,去教育好、引導好每一位學生。
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體現在傳授知識的層面上,更應在教學過程中以新穎獨到的視角、獨具匠心的創(chuàng)意、富有個性魅力的創(chuàng)新智慧、善于打破常規(guī)和挑戰(zhàn)傳統的勇氣去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用教師創(chuàng)造的教達成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學,為祖國的高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大量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
汪小波,四川省夾江中學退休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曾任多屆夾江縣政協常委、夾江中學教科室主任。曾獲樂山市優(yōu)秀人才、樂山市優(yōu)秀教師、夾江縣首屆名教師等稱號。發(fā)表論文論著80多篇(部),有多個教育科研課題獲省市成果。![]()
趙文碧,四川省青神縣河壩子人,三蘇文學社社長、主編,擅長寫散文與地方傳說,代表作品有《火燒玉蟾寺》、《丞相敬師》等,作品常見于《三蘇文學》微信公眾號、江山文學網、都市頭條、金榜頭條、美篇、百度等。三蘇文學將在每年年底評選當年三蘇文學的優(yōu)秀作者,按投稿量、瀏覽量、評論數、獲精次數、上紅榜各占25%,前三名將獲得精美榮譽證書及至尊獎杯,并同時在《三蘇文學》微信公眾號、都市頭條、金榜頭條、今日頭條、百度等平臺廣泛頒布彰顯榮耀,到時可以做現場頒獎活動。歡迎文學老師們踴躍參加、積極支持、互相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