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怡散文專輯

【作者簡介】
朱惠怡,廣東省臺山市人,高中學歷。廣東省臺山市紫陽文化促進會副會長、當代網(wǎng)絡精品文學藝術協(xié)會會員、臺山市文藝評論協(xié)會會員、臺山市攝影協(xié)會會員。作品在《網(wǎng)絡精品文藝》、《臺山市文藝作品精選集》、《沖蔞文藝》等刊物發(fā)表,且多次獲獎,深受讀者好評,曾被臺山市文聯(lián)評為優(yōu)秀會員。

北峰山之行
朱惠怡(廣東)
在四月上旬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與丈夫和幾位同學朋友相約前往北峰山覽勝。我們分乘四輛小車一路輕車來到北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站在北峰山公園的觀望臺,我往上望去,看到了陽光下的北峰山,如同一幅絢麗的畫卷展現(xiàn)在眼前。通往北峰山的路逶迂曲折,山峰峻峭,云霧繚繞,給人一種神秘和向往的感覺。

當我們登上水庫旁邊的山巔,俯瞰群山,一片郁郁蔥蔥。樹木繁茂,綠草如茵,仿佛置身于一個綠色的海洋中。山間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輕盈地穿梭。溪邊,野花盛開,五彩斑斕,散發(fā)出陣陣芬香。清晨,陽光灑在山峰上,給北峰山披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外衣。此時的山峰更顯得巍峨壯麗,它們拔地而起,直沖云霄,令人陶醉。朝陽輝映處霞光絢麗,山峰美景真的如詩如畫,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北峰山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景觀。山上的古寺廟宇,歷經滄桑,見證了歲月的變遷。在這里,人們可以感受到歷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傳承。
北峰山空氣清新,讓人有一種遠離喧囂,回歸自然的感覺,它是人們心靈的凈土,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心馳神往的珍稀植物寶地。
北峰山的茶園,宛如一片深藍的海洋,微風吹過,泛起層層綠波。茶樹整齊排列,宛如綠色的衛(wèi)隊,守護著這片寧靜的土地。
走進茶園,茶香沁入心脾,置身其中讓人心曠神怡。近觀茶樹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綠色的光芒。仔細觀察,每一片葉子都像是大自然的杰作,細膩的紋理,獨特的形狀,無不展現(xiàn)其頑強的生命力。
在茶園里,我聽到鳥兒在歡唱,它們繞著枝頭跳躍,為這片茶園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身處其境,仿佛置身于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一切煩惱都會煙消云散。
北峰山茶園的美,不僅在于它的景色,更在于它所蘊含的文化。茶文化源遠流長,茶樹的種植、采摘、制作,都有著嚴格的工序。每一杯香醇的茶水,都凝聚著茶農們的辛勤汗水。
我徘徊在這片翠綠的茶園里,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北峰山茶園,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的美,讓人陶醉,讓人留戀。
中午,我們坐在小閣樓前小憩,漫漫品嘗茶場老板娘熱情泡上的白云茶。倒上一杯茶,似乎世上一切的煩躁浮華馬上安靜了下來,在人與茶無聲的交流之間,領悟真正的自己,真的是一杯茶品味人生,此時此刻茶與禪是如此地接近,茶水之圓潤、靈動,禪思之純厚、枯寂,茶與禪至真至拙渾然天成。茶香令人心情舒暢,大家享受著這份寧靜與祥和,感受休閑生活的氣息,享受大自然的魅力,幸福感滿滿的。當我們享受茶之樂趣后,順著山間小道來到位于山口的制茶作坊,見證茶葉從自然烘焙,沒有添加任何防腐劑的手工制作工藝流程,令我們大開眼界,白云茶絕對是純天然、無污染的天然茶。
當夕陽西下,我們踩著斑駁的樹影準備回程,北峰山的松濤仍在耳畔回響,石階上零落的杜鵑花瓣,恰似我們遺落的時光碎片,每一步都讓我們感到依依不舍。
山林在暮色中漸漸模糊,化作一幅洇濕的水墨。我突然駐足回望,那蒼翠的峰巒正被晚霞點燃,恍若初見時心靈處的驚艷。原來最美的風景,終究要轉身才能看見,最深的眷戀,總是在離別時悄然浮現(xiàn)。

五趣軒奇石
五趣軒根雕
五趣軒盆栽
書法:廖宗林(廣東)
書法:黃國能(美國)
書法:雷松活(廣東)
書法:伍立志(廣東)
書法:曾新琳(廣東)
書法:劉群超(美國)


..............................
僑鄉(xiāng)五趣軒藝苑平臺
.......................………

【五趣軒藝苑】平臺--與您相約
投稿微信:
134 2252 3841(手機同步)


敬請各位可愛的人兒點擊上方二維碼關注 【五趣軒藝苑】平臺。

投稿須知:
作品:原創(chuàng)首發(fā)+照片+自我介紹(文責自負)
音樂:來源網(wǎng)絡(侵刪)
圖片:來自作者與網(wǎng)絡(侵刪)

平臺簡約:
書畫描繪世界,詩歌抒發(fā)情感,散文記錄生活。臺山水步《五趣軒藝苑》期待您的每一份創(chuàng)作,與我們一起分享這份收獲,與我們一起共賞這份詩情畫意的藝術之美。
??有您的支持本平臺定會更加精彩??
版面設計:陳綺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