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陂詩聯(lián)】25-3 嚶鳴友聲
(排名不分先后)
吳 峰
題影照《黃陂?仲夏之景也怡人》(通韻)
霞映荷池
朝霞紅艷映荷池,蓮葉青青捧露癡。
吹面晨風(fēng)添愜意,入眸圖畫亦成詩。
馮彥智
留春和黃善邦老師《晨景情懷》
花籽無憂散九天,千江流水寄香箋。
青山不讓春歸去,飛絮方停古道邊。
陳惠蘭
和吳江濤老師《鳥語》
榮華富貴云煙過,苦辣酸甜都是歌。
撥動心弦隨鳥唱,風(fēng)塵洗凈賴長河。
李瑞祥
祝賀任茂華主席長篇小說《行走的月亮》橫空出世
文芒破曉射天涯,筆走龍蛇月綻華。
萬里河山收眼底,一輪玉魄照千家。
陳泉生
致校友(古風(fēng))
青山依舊人未老,校園時光最美好。
少年有夢抒壯志,韶華不負(fù)趁春朝。
成傳運
致同窗
同窗聚會一茶店,往事提及在眼前。
少壯而今成老弱,余生只盼樂開顏。
羅寶珍
謝王老和詩并賜墨寶(通韻)
墨香詩美見情真,拜受老師良苦心。
座右瑤章長自勵,書山學(xué)海探精深。
季風(fēng)
致未能參與聚會的同窗(通韻)
粽然畢業(yè)幾十年,香糯粘牙味道甜。
何日才能全聚會,莫非等到退休閑?
羅正明
謝王慶忠先生惠賜墨寶
妙句集成見慧心,王公墨寶寄情深。
裝池懸壁增清雅,高誼銘懷永世珍。
汪永安
贊楊利華主任牡丹圖
霞光盈絹綻芬芳,韻致神工憶盛唐。
研墨濡情描國色,才華沁染牡丹香。
宋志清
和王十朋《宿棲真寺》
碌碌塵中破妄真,靈源長守學(xué)賢人。
何須更訪千年寺,也出妙光如佛身。
江宗元
夏夜得句次韻吳江濤老師
灄水清波漾,長堤游客多。
我來吹玉笛,一曲老山歌。
李必勝
賀中華詩詞北京頒獎典禮
紫氣東來瑞宋莊,文星風(fēng)雅頌高堂。
諸君攜手揮椽筆,繼寫騷壇新九章。
朱洪滔
賀中國分界線詩社成立十五周年
人獻(xiàn)珠璣我獻(xiàn)芹,何羞霜鬢習(xí)詩文。
歷經(jīng)三五真堪慰,縱是界分情未分。
陳后成
賀京韻詩社陳玉華在梅蘭芳大劇院表演
梅派青衣旋舞臺,名伶風(fēng)采踏云來。
愉心總與皮黃伴,京劇唐詩花并開。
楊巧珍
贊詩聯(lián)文化義工季風(fēng)老師(通韻)
墨海揚帆志未休,聯(lián)花詩韻寫春秋。
心傾文義工無盡,恰似季風(fēng)傳九州。
楊邦杰
次韻張老端午韻
醴酒香連艾草香,何人擊楫到滄浪。
懷沙一賦心先動,說到靈均淚滿裳。
潘怡賡
次韻《山石詩文集自序詩》
山澗潺潺雅韻河,石峰滴翠引高歌。
詩翁墨舞桑榆景,文筆生花碩果多。
鄧圻陵
賀吳峰老師《山石詩文集》付梓
學(xué)海揚帆志未泯,詩翁探韻賦新篇。
六年耕作匯成集,妙筆生花初夢圓。
李長菊
依韻吳江濤老師《春曉》
曉霧初開翠色流,鶯啼燕語共舒喉。
心隨蝶影穿芳徑,詩畫盈懷意未休。
楊丹
和友春詞(新韻)
乍如盛夏瞬成冬,滿地狼藉誰可縫?
照眼一株紅未瘦,英姿俯仰為春容。
方修文
再贈老伴一首詩(新韻)
相濡以沫共風(fēng)霜,辛苦持家甘擔(dān)當(dāng)。
欲報卿恩寄來世,奈何橋上不喝湯。
劉德芳
步韻吳世干和黃成平先生《蛇年將至,夸夸武漢那條蛇》
身材嬌小不吹牛,左手牽橋右托樓。
對岸龜兄伸拇指,沿河可問幾多洲。
劉啟超
廣電老友聯(lián)誼會
長作熒屏幕后人,載歡出鏡已閑身。
重逢笑指頭飛雪,厚誼能催二度春。
王毓芬
步韻吳江濤老師《鳥語》
荏苒光陰灑脫過,酸甜苦辣自成歌。
閑來每說桑麻事,淡淡平平動灄河。
姚翠珍
和朱興安老師《機器收麥》
墅野無垠刈麥哉,車聲滿畈水蛙呆。
輕松脫粒輪飛轉(zhuǎn),小販村頭叫買來。
朱興安
受詩友之托致其高考之子
抖擻精神上考堂,羽豐雛燕欲高翔。
十年學(xué)海青春夢,今日欣然譜華章。
張運山
贈老同學(xué)榮歸故里
童顏鶴發(fā)豈煩憂,故里榮歸無悵惆。
蕩漾輕舟搖碧水,魚兒且喜網(wǎng)中收。
王松林
贊季風(fēng)老師(新韻)
詩聯(lián)作蠟亦為鹽,三尺臺耕桃李園。
筆底波瀾觀世態(tài),季風(fēng)時雨暖千川!
袁杏珍
賀吳峰老師《山石詩文集》付梓
云山竹石譜華章,筆墨凝情溢韻香。
腹有詩文神抖擻,飛揚正氣勝朝陽。
肖仁俊
和韻吳江濤老師《鳥語》
仲夏翠重霖雨過,濕濡溫灼偶輕歌。
朝霞夕景聞蹤否?月傍枝頭鏡掛河。
王順蘭
和友《采莓》詩
放眼棚中翠綠幽,紫珠串串掛枝頭。
清香四溢藏情愛,圣果玲瓏萬樹柔。
陳芳
依韻學(xué)友《石縫花開》(詩韻新編)
懸崖峭壁舞翩躚,一展芳容笑靨甜。
朵朵紅霞情四溢,恰如夢蝶漾心田。
肖中耀
聽著名詩人張執(zhí)潔講座受贈詩集敬題
講座贈書又署名,詩箋江水一程程。
人間煙火綴宏著,歲月如歌尋韻聲。
萬仕田
謝王慶忠先生惠賜墨寶
筆下煙霞滿屋香,龍行蛇走蘊彌茫。
王翁胸有千秋韻,一片丹心入錦章。
楊利華
賀吳峰老師《山石詩文集》付梓 (詩韻新編)
山石巍峨天地間,詩文并美頌華年。
書香留在余心里,且作航燈照晚煙。
組稿:楊丹
審稿:季風(fēng)
微刊制作:楓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