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孩子啊,真幸福!
作者/尕圓
最近整理舊作時,見到一段寫于1982年3月14日的文字。那一年,我在石油學校上學,學校組織新生義務勞動,為蘭煉小學新建的教學樓擦玻璃。在學校見到了活潑可愛的孩子們,于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當田野尚未鋪上金色陽光的時候,他們站在晨曦中,伸伸臂,彎彎腰,清清嗓……多么美麗的景色呀!這是晨光中的少年。臉紅撲撲的,嫩得能滴出水來。長睫毛下,兩只稚氣而明亮的大眼睛,像小白兔似的。腮上美麗的酒窩兒,曾吸引起過多少文人墨客和畫家們的目光。不知怎么的,此刻我突然想到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駝背的老人,干瘦的老嫗,布滿血絲且泛黃的臉色.....”
這段文字雖然沒頭沒尾,卻充滿了對童年美好的回憶和對城鄉(xiāng)不公的報怨,最后一句是:“這一代,我真羨慕他們?!蹦菚r候,我也只有二十歲。如今,人已年過華甲,開始了謂“退休再就業(yè)”的生活,每天接送小外孫上學。這種日子辛苦并快樂著,每天都能見到四十年前那段文字里所寫的場景?!爱攲O子”的老者們大多和我一樣,喜歡看學校里孩子的活動。周一學校有升旗儀式,孩子進校后,我們并不離開,站在欄桿外踮腳翹首張望,在滿操場的花朵中尋找自己最疼愛的那一朵。操場上晨霧未散,薄紗似的霧靄中,孩子們伸展四肢,像抽芽的柳條,老人們的臉上也和晨光一樣,綻出幸福與希望。
每天放學前,多數(shù)老人又會提前半小時甚至更早,在校門口候著。今天,夕陽漫過紅彤彤的三角梅,欄桿里面的操場上,幾個孩子追逐著灰鴿子,那鴿子也似有意逗和孩子們玩,飛飛停停,紅領(lǐng)巾在風里飄成跳動的火焰。我的腦子里卻滿是自己艱難的童年。離欄桿不遠處,一個扎羊角辮的小姑娘,揀起一短截掉落在操場上的三角梅枝條,端詳了一會兒,忽然跑到欄桿跟前,仰起臉,脆生生地喊“爺爺好,這枝花送給您,祝您天天高興!”兩汪酒窩里盛滿著的笑意,讓我的心忽然軟得像初春融化的雪水。這突如其來的祝福,讓我一時不知說什么好,再看時,羊角辮小姑娘已經(jīng)跳著蹦著向操場中心跑去,融入到她的伙伴中。她那雙眼睛啊,真像四十年前在蘭煉小學望見的星星。睫毛撲簌簌地,忽閃著,能把人世間所有陰翳都掃個干凈。我下意識地抬頭望一眼西山的余暉,恍惚中,仿佛又看見了千里之外的父老鄉(xiāng)親,那旱地里熬紅的眼珠、煤油燈下枯竭的瞳仁、旱煙熏黃的臉頰。仿佛又看見了麥浪起伏的原野上,跪在壟溝里拾麥穗的瘦小身影,想起那時的算術(shù)是苦澀的,要算清一升麥子能換來幾兩鹽......這一切,都在腦海深處晃動,像老井里泛起的沉渣。
今年“六一”兒童節(jié)前,學校組織少兒才藝表演,邀請部分家長觀摩,我有幸過了一次快樂的兒童節(jié)。一個瘦高個女孩表演魔術(shù),手中的空紙盒翻來翻去讓我們看過,一轉(zhuǎn)身,卻變出來一個紅蘋果。她把蘋果拿給我們看,大家豎起大拇指說“真棒,真的?!彼又謱⑻O果放進盒里。再打開盒子時,卻已切成了極規(guī)整的四瓣,一一分發(fā)到近旁的四位家長,還一定要我們親口嘗嘗。雖然在變切蘋果時,女孩有點忙亂,差點露餡,但她還是很機智很大方地隱藏了失誤,并順利完成后續(xù)動作的完成。僅這一點,就讓我們很為她點贊,那瓣蘋果果香濃濃,留在了我的記憶之中。
晚飯后散步,那些明亮的眼睛,那些清脆的笑聲,那些奔跑時閃動的紅領(lǐng)巾,都在晚風里釀成了醉人的美酒。我常在想:這一代孩子的夢里,不會再有逃荒的號哭;他們的母親,也不會半夜摸著孩子空癟的肚皮而偷偷垂淚......我不由慨嘆出聲:現(xiàn)在的孩子啊,真幸福!
“青出于藍啊,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們......也不錯啊?!甭曇魜碜晕疑砗蟮囊股?,濃重的陜北味。轉(zhuǎn)身看去,一位老者哼著秦腔,健步向公園走去。
(.202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