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學說的
自然辯證法思考
汪小波
仰望星空,不外乎是物理探測和哲學思索兩種。對于宇宙的科學探測手段主要是光譜分析法,理論研究手段主要是經(jīng)典力學和廣義相對論。面對廣袤無垠的宇宙,人是極其渺小的。個人的成功、痛苦和種種欲望,放在整個宇宙之中,連渺小都談不上。如果平行宇宙理論成立,我們的思想和意識不過是另一個世界里,那個相同你的量子糾纏效應而已。因此“我”是不存在的,“我”感受到的不過是一種信息傳遞,夢幻泡影而已。夢也許是平行宇宙里的你,正在經(jīng)歷的真實情景。
宇宙大爆炸學說表明,任何事物都要經(jīng)歷發(fā)生、發(fā)展到終結的過程。研究宇宙的演化,能促進對世界的哲學思考,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宇宙是在所處的空間、時間內(nèi),物質(zhì)、能量和信息的統(tǒng)一體,宇宙中的能量都來自138.2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宇宙起源于一個能量無窮大的幾何點(奇點),因爆炸而形成了今天的宇宙。按照超弦理論,今天的宇宙是由空間弦組成,弦振動產(chǎn)生能量。因此,宇宙只有一樣東西----能量,它宛如一曲和諧美妙的樂曲。
關于宇宙的學說,包括了許多暫時不能證實的東西,這讓我們的思想能更自由地去思索宇宙,而無人懷疑,因無定論或實證的結論去爭辯。因此,哲學思考是有自由性的,也正是因為這種無所顧忌的天馬行空,一個甚至無數(shù)個創(chuàng)新誕生了。
宇宙大爆炸是時間和空間的開始,因而它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引力波的發(fā)現(xiàn)再一次證明了宇宙大爆炸學說的正確性。
人類肉眼能捕捉到的電磁波極其微不足道,95%的宇宙是由看不見的暗物質(zhì)與暗能量組成。此刻看到的星光,或許來源于恐龍滅絕的年代,甚至太陽系還沒有形成的年代。因此,此刻看到的大多數(shù)恒星早已不存在了。所謂宇宙,不過是穿越億萬年的殘缺投影。此刻看到的宇宙或許已演化成了白矮星、黑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真實的宇宙,永遠不可知,宇宙的真相永遠無法完全揭開。
宇宙是空的,是基于以下兩個含義。我們看到的恒星是它很久以前發(fā)出的光,此刻這些恒星,要么消失了,要么再也不是從前的那個恒星,一切過往兼空,這是運動變化觀之下的空;組成宇宙的只有空間弦,也是空的,即宇宙實體也是空。人生其實也空,空性思維在維持人的正常心理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宇宙為什么沒有演化成一維空間,讓我們只知道前進,不必左顧右盼,也不必仰望蒼天或埋頭苦干;為什么沒有演化成二維世界,而讓我們在三維空間里俯視低維世界里那些無憂無慮歡快活著的小動物們。最近有報道稱,德國科學家已發(fā)現(xiàn)了四維空間。這越來越印證了我的猜想,蛋白質(zhì)、DNA是具有獨特高維結構的物質(zhì),很可能是在違背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高維空間中合成的,即我們可能來自高維宇宙。其實,具有高維思維的人,才具有高的智慧。這一點對于從事教育事業(yè)的教師們,具有重要意義。
地球生命源于化學進化,是不可能的,因為形成生命是一個熵減過程。而自然進化論則有其合理性。因為有科學家證實,生命感受外界的刺激時,會或多或少改變DNA結構,并遺傳下去。這就解釋了人們?yōu)槭裁瓷聛砭蛯ι哌@類東西有恐懼感,原來早就刻在了先祖基因里了,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有人有前世記憶。這也告訴我們,給家人們以安全感何等重要,它會刻在DNA上,將優(yōu)良家風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關于宇宙的誕生,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宇宙大爆炸的理論雛形。宇宙誕生10的負37次方秒時,以光速的數(shù)倍急劇膨脹,宇宙暴漲。10的負15次方秒之內(nèi)的宇宙,沒有物理模型能夠描述,只能進行哲學層面的描述。宇宙誕生10的負11次方秒后可進行科學上的描述。宇宙誕生10的負6次方秒之后,夸克和膠子結合形成質(zhì)子和中子。宇宙誕生的幾分鐘后,少數(shù)質(zhì)子和所有中子結合,組成氘和氦的原子核,而大多數(shù)質(zhì)子沒有與中子結合,形成了氫的原子核。宇宙誕生大約37.9萬年之后,電子和原子核結合成為原子(主要是氫原子),此時物質(zhì)發(fā)出的輻射就是今天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道德經(jīng)》中包含了大量豐富的對立統(tǒng)一思想,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既能起消毒殺菌作用也導致皮膚癌,正反粒子、正反宇宙,乙醇燃燒生成CO2,納米材料可實現(xiàn)將CO2轉化為乙醇,生命是熵與負熵的矛盾統(tǒng)一體等等都符合對立統(tǒng)一思想。
關于元素的生成。氘或氚原子在恒星的內(nèi)部發(fā)生了核聚變反應,進而出現(xiàn)了氦,碳、氧、鎂,鐵等元素原子核,并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凡是元素周期表上有的(除少數(shù)人造元素外),都是在恒星里形成的,鐵以后的原子核,只能在超新星爆發(fā)中產(chǎn)生,甚至在兩中子星相碰撞中產(chǎn)生。融合引起原子序數(shù)的改變而生成不同元素,以及化學里的同分異構現(xiàn)象,都是量變引起質(zhì)變的生動例子。
宇宙的終結。根據(jù)恒星質(zhì)量不同,最終演化為白矮星(最后演變成黑矮星)、中子星、夸克星(目前尚未觀測到)和黑洞,這些致密星體彼此的碰撞會導致質(zhì)量聚集而陸續(xù)產(chǎn)生更大的黑洞,當宇宙中只有黑洞時,就變得一片漆黑,沒有一絲光線。這些大質(zhì)量黑洞最后會全部合并回歸成奇點,宇宙終結了。宇宙的壽命大約在2×10 的98次方年至10的 196次方年之間。
了解自然科學研究方向,才能更好用自然辯證法武器去正確認識和研究自然科學。有人甚至用量子糾纏來證明物質(zhì)和意識是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側面,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出挑戰(zhàn)??茖W的宇宙觀,對于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汪小波,四川省夾江中學退休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曾任多屆夾江縣政協(xié)常委、夾江中學教科室主任。曾獲樂山市優(yōu)秀人才、樂山市優(yōu)秀教師、夾江縣首屆名教師等稱號。發(fā)表論文論著80多篇(部),有多個教育科研課題獲省市成果。
趙文碧,四川省青神縣河壩子人,三蘇文學社社長、主編,擅長寫散文與地方傳說,代表作品有《火燒玉蟾寺》、《丞相敬師》等,作品常見于《三蘇文學》微信公眾號、江山文學網(wǎng)、都市頭條、金榜頭條、美篇、百度等。
三蘇文學將在每年年底評選當年三蘇文學的優(yōu)秀作者,按投稿量、瀏覽量、評論數(shù)、獲精次數(shù)、上紅榜各占25%,前三名將獲得精美榮譽證書及至尊獎杯,并同時在《三蘇文學》微信公眾號、都市頭條、金榜頭條、今日頭條、百度等平臺廣泛頒布彰顯榮耀,到時可以做現(xiàn)場頒獎活動。歡迎文學老師們踴躍參加、積極支持、互相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