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江申2號”道別
作者:范寶林
與船道別,緣于外出打工的妻子,這已經是第四回了!
在南方打工的妻子,去年臘月二十九風塵仆仆地回來。十七天的假期一晃而過。一拖再拖,在家呆了二十天,再也留不住了,終于踏上了南下的旅途,我送她去渡輪的港口。
春運期間的渡輪碼頭,更比平常地繁華。乘客如云,人頭攢動,競相從四面八方涌來。夾雜在長蛇陣的人流中,我與妻子提著一只很沉的行李包,走向渡輪。又長又寬的碼頭甬道,直向江中延伸。高大的“江申2號”客輪,早已穩(wěn)健地??吭陴赖哪┒?。無風的江面上,波浪輕松地拍打著船舷。有序的第二道檢票口到了,這是上船前的最后一道關卡。在進候船室的第一道檢票口,我蒙混“過了關”。可這第二道關,怎么也過不了。本想把妻子直接送到船上的,可任憑怎么說,關卡就是不放行?!澳憔退偷竭@里吧!”妻,平淡地說。反映遲鈍的我,一時卻沒有接上她的話茬說上一句道別的話。我剛一松下拎包的手,后面涌來的人流,就把她推過了檢票口。她再次地回頭望了望我,就和同伴們艱難地提著包,走進了渡輪五等艙。
我在50米的地方向船上掃描,左瞟右看,終不見她的人影。而如潮似水的乘客,還在不斷地上船、上船……也許,此時的她,正和同伴在尋找座位,收攏行李,等待啟航的笛聲響起;也許,她正趴在窗口邊,透過人墻的縫隙,向我眺望。
“嗚——”一聲汽笛長鳴,平靜的江面,頓起波瀾?!敖?號”在波濤的簇擁下,緩緩起錨離港。我看到,渡輪的每一扇窗口里,都有人頭在動,都有眼睛在望著漸漸離別的故土港口。我仔細地搜尋、辨認,每一雙眼睛都很熟悉,又都很陌生。妻子,你在哪扇窗口眺望?你那雙望穿秋水的眼睛,帶走了故鄉(xiāng)的什么?你長年累月的思念之苦,是否又已開始隱隱作痛?滔滔江水,茫茫水域,無法回答我的所問所需。無法知道所需所要的我,默默地吟誦起“相見時難別亦難”,此生要過此幾關?
為生計、為未來、為短暫的人生更多彩……凡夫俗子生離別,難呼?苦哉?五味雜陳怎言盡?!
“江申2號”昂首闊步向前。我莊嚴地舉起了手,象當年退伍回鄉(xiāng)告別部隊的那一刻,向“江申2號”道別。
奔騰的江水,捎來“江申2號”乘風破浪快速前進的腳步聲……久久地、久久拍打著我如晨鐘暮鼓起伏的心,久久地、久久不能平靜。
(江源)
范寶林,筆名:江源。男,63歲,中共黨員,本科文化。中國百家文化網注冊文藝家,莫言故里——高密東北鄉(xiāng)作家協(xié)會會員,《世界文學》簽約作家,鎮(zhèn)作協(xié)副主席。
務農、做工、學藝、當兵、鄉(xiāng)鎮(zhèn)機關多部門工作。做過部隊機關報文藝版編輯、當過鎮(zhèn)自辦廣播節(jié)目編播和有關報刊、電臺特約撰稿人,并因年度用稿第一,被記三等功一次?,F(xiàn)返璞歸真,賞田園風光,享怡然生活。
長期業(yè)余練筆,新聞、通訊、評論、詩歌、散文、小小說等多體裁文稿,均有嘗試。并在國家、省、市、區(qū)級報刊、電臺、網站,有用稿、獲小獎,但收獲甚微。然,癡心不改,筆耕依然...... 2024年4月由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24年7月由中國美文出版社分別出版兩部姊妹篇的文集《我不想說》、《我不愿說》。附后:實景圖一幅。
參賽詳情請點擊以下征稿鏈接
https://m.www.topproducerforum.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賽投稿郵箱:
942251831@qq.com
紙刊投稿郵箱:
bailu6698@163.com
紙刊投稿、訂閱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體裁:現(xiàn)代詩、散文詩、散文、詩歌評論、古詩詞賦、報告文學、閃小說、中短篇小說 
掃碼添加主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