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香山公園之八
我們按照《走進香山公園》之一的約定,今天側重來說一說我第一次登香爐峰的情形。
吃過早飯,我從地處北京天通苑的工作室,乘北京市的公交車,來到了香山腳下。在那里買了一本關于香山的小冊子,便準備走進香山公園。從正門進入,我看到這里山勢奇異,層林碧染,幽靜清雅,可謂是一座絕美的“山林公園”了。
這一天并非是周六或周日,但前來游覽和登山的人,卻絡繹不絕,他們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年人或老年人,據說遠在十多公里的離退休老同志,也常光顧這里。
這時,我發(fā)現一對兒年近七旬的老夫老妻也來登山,交談中,他們告訴我,他們家就在香山附近住,為了鍛煉身體,他們每周都堅持登兩次山,而且每次都必須登到香山的最高峰——香爐峰。
望著這一對兒老兩口紅光滿面的笑容,聽著他們斬釘截鐵的訴說,我頗為感慨,也激勵了本來就有著爭強好勝強脾氣的我。此時,我發(fā)現人已越來越多,選擇徒步登頂峰的人大約有三、四十人之多。
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馬不停蹄,一鼓作氣,爭取用最短的時間登上頂峰——香爐峰。
我登山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往無前、一刻不停、絕不止步一秒鐘。
此時我的臉上浸出了豆兒大的汗珠,我的西服和襯衫也被汗水濕透了。我迅速把領帶摘下來,脫掉西服,解開襯衣袖子,信步攀登著。
二十多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在眾多的登山者中,我一路領先,大約40多分鐘,便登上了園內最高峰,海拔557米的香爐峰。
如前所述,香爐峰又名“鬼見愁”,由此可見,它的險要程度。
登頂后,我站在高山之巔,縱目四望,胸臆頓覺萬分舒暢。東瞰頤和園和昆明湖,波平如鏡;玉泉寶塔,秀色宜人。我看到峰頂有兩塊巨大的乳峰石,狀如香鼎,據說晨昏之際,這里云霧繚繞,遠遠望去,猶如爐中香煙,裊裊升空,云蒸霞蔚,蔚為壯觀,故也稱香爐山。我想,這大概就是取名香山的原因吧。
前面我們也說過,香山公園歷史悠久,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在此營建離宮別院,為各個朝代的皇家游幸駐足之所。清乾隆十年,也就是1745年,在此興建亭臺樓閣,共成28景,并筑圍墻,名靜宜園。咸豐十年,也就是1860年和光緒26年,就是1900年,先后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破壞,荒涼衰敗。
時間到了1949年的3月,中共中央進駐香山,當時我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就住在雙清別墅。毛澤東在此親自起草和發(fā)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即吟成于這里的八角亭,并在這里籌備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召開和新中國的成立。新中國成立后,經過全面的修整,香山又煥發(fā)出了勃勃的生機和活力。
(注:所有北京之行的參考資料、引用等均在最后章節(jié)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