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申仲民,蒲城縣洛濱鎮(zhèn)蔡鄧村蒙坡人,生于1959年1月,自幼患小兒下肢麻痹癥。初中畢業(yè)后,在村小學(xué)任教。60多年的人生歷程備受坎坷,43年的教書生涯志強不息。2010年8月調(diào)入蒲城縣電教中心工作,2018年12月退休。求知若渴,見賢思齊,喜愛文學(xué)與寫作。
?懷念大姐 我的大姐申淑俠,生于1948年農(nóng)歷二月初四,她像一枝迎春花,用自己幼小的生命迎來了新中國即將誕生的第一縷曙光。伴隨著共和國成長的腳步,在黨的陽光雨露滋潤下,大姐度過了她無憂無慮和溫馨美好的童年。
大姐自幼聰慧,學(xué)習(xí)上十分刻苦,成績優(yōu)異,先后在蔡鄧蒙坡村小學(xué)、白水縣西固完小上學(xué)。我家距離西固二十多里路,只有十多歲的大姐,需要翻山越嶺步行往返,這對她來說,是多么的不容易??!可當(dāng)時家境貧寒,大姐是我們姊妹兄弟的老大,還需要幫父母看護我們弟妹,實在沒有辦法,迫使她輟學(xué)回家做家務(wù)干農(nóng)活,便也從此結(jié)束了她短暫的讀書生涯。
我與大姐相差十歲,對幼年的她就不得而知,但青年時期大姐的印象卻深深留在我心里。那時,大姐的生活忙碌且充實。生產(chǎn)隊田間勞作之余,晚上她還積極參加大隊里的文藝宣傳隊節(jié)目排練,舞臺上她演出時的扮相和唱戲的樣子,至今仍在我腦海里深深地記得,為我的童年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回憶。
大姐結(jié)婚時,我十二三歲,懵懂的我想她嫁了人,就再也不是我家的人了,心里很難過。出于對大姐的愛和依戀,我經(jīng)常去她的新家看望她,每次都住上幾天,才戀戀不舍地回家。我行走不方便,大姐勞動一天后已十分疲憊,可對我的照顧卻無微不至。這點點滴滴,至今仍歷歷在目,銘記在我心里。
大姐勤勞堅韌,勇于擔(dān)當(dāng)。她家住蒙坡村與南店村的中間,叫秋川堯科,我們也叫半坡——顧名思義,這坡的漫長而陡立可想而知。這里只住了四家人,唯獨大姐家歸屬蒙家坡大隊,離村子三里多路。每日耕作,她一家人都得上下坡往返三個來回,十分的辛苦,但我從沒有聽到大姐有過半句怨言。
大姐家中上有公婆,下有小叔子及自己的兒女,一家老小的衣食,都需要大姐操勞。她與我特別勤勞的姐夫同心協(xié)力,義無反顧地挑起這養(yǎng)老撫幼、耕田持家的生活重?fù)?dān),盡心盡力,無怨無悔。
七十年代初期,考慮到實際情況,原蔡鄧公社將大姐家劃歸南店七隊,她家和其他幾戶一同搬遷至南店大隊東埝村,成為南店大隊七隊的社員。大姐與姐夫在南店修建了第一院莊基,也就是箍了幾面窯洞。他們憑著自己的善良純樸與吃苦肯干,很快融入到原本陌生的新的集體之中,贏得了南店村七組鄉(xiāng)親們的普遍認(rèn)可和接受。
1985年前后,姐夫承包隊里的磚窯,大姐便全力做好后勤工作,稍有空閑就去磚場幫忙,她和姐夫把苦下扎哩。后來看到果園前景好,大姐和姐夫又忙著平地、修渠、栽樹、務(wù)作蘋果樹,成了姐夫致富路上的得力助手和真正的賢內(nèi)助。
大姐家的蘋果園建園比較早,那時候我村還沒有人栽蘋果樹。蘋果第一次豐收后,大姐和姐夫給我們家送蘋果,并且給娘家的自家屋每家都送一袋子,讓我們共同分享他們豐收的喜悅,一同品嘗他們勞動的甘甜。
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他們辛勤勞作,果園經(jīng)營得好,有了可觀的收入。這時候兒女也大了,根據(jù)家庭需要,又修建了第二院莊基。對于靠勞動收入的農(nóng)民來說,從幾面窯洞到兩層樓房,是何等的不容易!每一塊磚、每一片瓦,無不凝聚著大姐和姐夫的滴滴汗水和艱辛付出。
生活的道路從來都是不平坦的。后來姐夫做蘋果生意失利了,年過半百的他們背負(fù)了巨額債務(wù)??纱蠼愫徒惴驔]有氣餒,他們爭氣要強,跌倒了又頑強地站起來。先是貸款購買飼養(yǎng)了六七頭奶牛。每天把牛牽出牽進、割草鍘草、拌料飲水、出圈拉土、擠奶賣奶,從早到晚不停一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有一天空閑時間。過了幾年,把牛賣了又栽植葡萄。種植葡萄更是個技術(shù)活,也非常的辛苦。大姐和姐夫又一次辛勤勞作,精心管理,栽水泥樁、拉鐵絲、疏花定果蘸穗、搭建防鳥網(wǎng)、拉水打藥、套袋卸袋、摘果分揀、拉運售賣等等都親力親為,一刻都閑不住。三伏盛夏,有他們在葡萄園辛勤忙碌的身影;三九嚴(yán)冬,他們又在家里做這做那,不停一下,真正是晴天有晴天的活,雨天有雨天的活。就是這樣,大姐和姐夫憑著異常頑強不屈的精神和加倍的勞作,在大姐去世前基本還清了債務(wù),總算走出了困境。
大姐心地善良、內(nèi)斂穩(wěn)重。也許是從小在我外家住的時間比較長,受我外爺外婆的影響比較大,她聰慧而訥言。所以與鄰里和睦相處,哪怕受點委屈,也都默默承受。大姐家經(jīng)濟狀況好的時候,村里有的人從我姐夫借了數(shù)目不小的錢;但當(dāng)家里有了困難的時候就是要不下,而且至今都沒有歸還。但大姐在世時,她和姐夫也從來沒有強行和欠錢的人鬧事。
家里農(nóng)活再忙,大姐也不輕易叫我們幫忙。有時我們知道了前去幫忙就嗔怪她,她總說害怕給我們添麻煩,這使我們既心疼又無奈。對公婆、親友,大姐常掛于心,關(guān)懷備至,其善良的言行贏得了大家一致的贊譽。
大姐心底好,重親情。她做得一手好飯,蒸得一手好饃。記得有一次,她得知我表弟從西安回來在我家,連忙蒸了一鍋蒸饃,等待我表弟回去時路過她家就能帶上。誰知我表弟走的時候竟忘記去她家了,于是大姐打電話把走得不遠的表弟叫回來,把蒸好的幾籠個個白虛白虛的饃裝上車,讓他帶回西安,因為那里還有三個表弟,還有一個75歲的親人——我們的姑母。
困難時期養(yǎng)成的節(jié)儉習(xí)慣,伴隨大姐一生。即便后來家境好轉(zhuǎn)了,孩子們給她買的新衣服,她總是存放在衣柜里,舍不得穿,她去世后才翻出了許多。家中有好吃的,她總是先想著老人和孩子,有的甚至忘了放壞了,也不貪嘴自己享用。
1990 年5月,我父親骨折后,大姐雖農(nóng)活繁重,仍步行(她不會騎自行車)來我家照料父親;同年9月,我母親去世。兩個多月后,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大姐非常欣喜,她極盡母親之職,伺候我妻子,忙里忙外,無微不至??粗蠼懵詭澢谋秤?,我滿心愧疚,無言以表。當(dāng)父親拄著拐杖能慢慢行走后,大姐多次把父親接到她家里伺候。村里誰家有難處,大姐總是伸出援手,盡其所能幫忙。就在大姐去世前一天,就感覺身體不適的她還惦記著給本族一位長輩祝壽。大姐去世后的葬禮上,我聽到村里鄰里對她的夸贊,悲痛的心才稍稍得以慰藉。
大姐一生歷經(jīng)磨難。1977年痛失長子,1990 年母親離世,2006 年長孫夭折,2009年小妹病歿。這一次次的生離死別,一次次接踵而至的打擊,讓大姐承受了太多常人難于想象的痛苦。在父親的墳前,在姑父的葬禮上,在小妹的祭日里,大姐都哭得肝腸寸斷,怎么勸都勸不住,跪著拉都拉不起來??捎姓l知道,那哭聲里飽含著大姐多少對生活的無奈,飽含著她多少的悲痛與心酸??!
長期的勞累與精神的創(chuàng)傷,使大姐的身體越來越差,可她仍像老黃牛一樣,堅持勞作,不肯停歇。我們勸她休息,她卻放不下地里的農(nóng)活和家務(wù)。平時我二姐和姐夫常去幫他們干活,我和我哥及大妹都住在縣城。我們不管是回去看望她,或是打電話問候她,都叮囑她有病要積極治療,按時吃藥,不敢耽擱,有啥事就趕緊給我們說。
可是我們擔(dān)心的事還是發(fā)生了。2013 年 1月10晚上,大姐病了。當(dāng)我得知消息已經(jīng)是第二天下午,是我哥打電話給我說的。這個時候的大姐已于當(dāng)天早上住進蒲城縣醫(yī)院,診斷為慢性心梗,當(dāng)時是讓我找一張鋼絲床送到醫(yī)院去為晚上陪床用。我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找好床后和朋友急忙送到醫(yī)院。誰知看到病床上正在輸液的大姐頭發(fā)凌亂、面容憔悴,有氣無力、斷斷續(xù)續(xù)地和我說了幾句話,意思是想念遠在他鄉(xiāng)的媳兒和孫子??粗蠼阃纯嗟臉幼?,聽著她悲傷的話語,我心如刀絞,難過萬分,但又無能為力,毫無辦法,只盼奇跡出現(xiàn),使她轉(zhuǎn)危為安。孰料,這一面竟是我與大姐見的最后一面,竟成了永遠的訣別!就在那天晚上十點鐘左右,大姐突然病情加重,經(jīng)緊急搶救無效,終于離我們而去,那年她才65歲。
大姐的匆匆離去,使我們肝腸痛斷,悲痛欲絕。四年時間里,我們兄妹又一次群雁失尾又失首!
敬愛的大姐,懷著對親人的無限眷戀和對幸福生活的不斷追求走完了她坎坷的一生。但大姐的音容笑貌和善良美德,卻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也許大姐是想與早逝的小妹在天國再盡女兒之孝道,陪伴我們的父母說說話,使二老不再孤單。
親愛的大姐,你走得太急,沒有給我們好好告別的機會。從此以后,每當(dāng)路過你栽種的蘋果樹,望見累累的碩果,仿佛又看見你踮腳采摘的身影;聞到饃香,耳邊便響起你“別累著”的叮囑。你用柔弱的肩膀擔(dān)起生活重?fù)?dān),把溫暖與善意灑滿人間。如今葡萄藤再攀滿架,卻不見你忙碌的身影;迎春花歲歲綻放,卻等不回如它般堅韌的你。你是春日暖風(fēng),雖已離去,卻將堅韌、善良與愛深于植我們心間。
親愛的大姐,你離開親人們已經(jīng)12年了,但我們的思念之情一刻也沒有淡忘,我們常常想起你。你從未遠去,你的音容笑貌時??M繞在我們心里,你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