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杭州:斷橋不斷,長橋不長
劉子銘
西湖的橋,是光陰的褶皺,是故事的驛站。若說杭州的橋有魂,那魂里,必藏有“斷橋不斷,長橋不長”的玄機。

斷橋,許是西湖最會“撒謊”的橋。冬日殘雪未消時,遠望橋身,石板路仿佛被薄冰斬斷,露出粼粼水痕,恍若間,真有一道裂隙橫亙湖心??纱呓毧矗瑯蝮w卻完整如初,游人踏過,笑語盈盈,絲毫不見“斷”跡。這橋啊,以假象作謎面,讓人參悟:世間許多遺憾,不過是視角使然。你看它“斷”,它以實體的堅韌,承托往來腳步;你嘆它“殘”,它卻在四季輪回中,將殘缺化作詩意。斷橋不斷,斷的是表象,續(xù)的是人心對圓滿的執(zhí)念。

而長橋,則愛與人玩捉迷藏。石階舒展,曲欄蜿蜒,看似要延伸至天邊,可走至盡頭,回首一望,橋身卻不過百步之遙。這橋不長,卻長在心間。古人于此橋送別,三步一回頭,五步一凝眸,離愁被橋的“短”丈量成“長”,寸寸刻入青石縫隙。長橋不長,長的是情意,短的是紅塵距離。它像一柄柔軟的尺子,量出離別與重逢的辯證——有些路,走起來很短,回味卻綿長。
兩橋皆悖常理,卻道盡杭州的性情。這座城,慣于在矛盾中尋平衡,于虛實間藏禪機。斷橋以“斷”之名行“不斷”之實,恰似人生無常中的堅守;長橋以“長”之形藏“不長”之質(zhì),正如世事幻滅里的永恒。游人來往橋上,踩著的不僅是石板,更是光陰的隱喻。

我常想,若將兩橋之名互換,斷橋真斷了,長橋真長了,西湖便失了魂魄。如今這般,倒好。斷橋教人莫懼殘缺,長橋教人莫怨短暫,橋與湖共生,人與景相融,虛實相映,方成江南的韻腳。
橋還是那橋,名還是那名,而每個走過的人,都在橋上續(xù)寫新的注解。斷橋不斷,長橋不長——杭州的橋,終究成了人間的一則謎語,謎面在湖光里蕩漾,謎底在過客心里生長。
【作家名片】

劉子銘,男,現(xiàn)年72歲,退休干部。退休后,仍然保持著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對傳統(tǒng)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熱衷于攝影、詩詞創(chuàng)作,經(jīng)常參加相關(guān)活動并與同好們分享心得。





玫瑰手繪折扇、玫瑰國畫
訂購熱線:13325115197


史志年鑒、族譜家史、各種畫冊、國內(nèi)單書號、叢書號、
電子音像號、高校老師、中小學(xué)教師、
醫(yī)護、事業(yè)單位晉級
策展、推介、評論、代理、銷售、
圖書、畫冊、編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