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句愜意詩詞,自我治愈
文/荔枝姑娘
梁實秋說:"人類最高理想應(yīng)該是人人能有閑暇。于必須的工作之余還能有閑暇去做人,有閑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
宋代寇準說:“務(wù)簡身暫閑,景幽心自適?!币馑际钦f忙完一陣子,終于可以歇口氣,找了個安靜又漂亮的地方呆會兒,心里面那叫一個美滋滋的,舒服極了。
生活,一半煙火,一半清歡,一邊疲憊,一邊憧憬;
人啊,忙,要有價值,閑,要有滋味。
讓自己閑下來,小酒一杯,笑逐顏開,多美??!
01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南北朝·吳均《與朱元思書》
風停霧散,天地一片澄澈,遠方的天幕與山巒融為一色。乘著小船,順著江流自在飄蕩,任憑它向東向西。于這空明潔凈的天地間,心隨流水,身無掛礙,是掙脫塵網(wǎng)后融入自然的極致自由與暢快。
02
閑心幸自清如水,萬感還從不睡生。
——宋·楊萬里《不睡四首其一》
今天,幸有此刻閑適的心境清澄如水。那萬千紛繁的感觸,往往還是因徹夜難眠才滋生出來。內(nèi)心清凈是抵御塵世煩憂的根本,失眠正是思緒紛擾的溫床,細細品來,還真是這么回事。
03
曉來急雨春風顛,睡美不聞鐘鼓傳。
——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
清晨急雨伴著狂放的春風呼嘯而至,我正睡得香甜深沉,渾然不覺那報曉的鐘鼓聲已經(jīng)傳來。風雨喧囂與酣眠清寂形成了強烈對比,人可以在困頓生活中難得安睡的滿足,也算是超脫。
04
無利無名,無榮無辱,無煩無惱。
夜燈前、獨歌獨酌,獨吟獨笑。
——宋·張昪《滿江紅·無利無名》
擺脫了利祿功名的牽絆,遠離了榮耀屈辱的困擾,也沒有了煩惱憂愁的糾纏。在夜晚的孤燈前,獨自歌唱,獨自飲酒,獨自吟詠,獨自歡笑。四個“無”與四個“獨”,將摒棄世俗、自得其樂的孤高心境與灑脫意趣推向極致。
05
醉月悠悠,漱石休休,水可陶情,花可融愁。
——元·吳西逸《蟾宮曲·山間書事》
醉臥于悠悠月光之下,枕石漱流休休,心境悠然自得。清澈的流水可以陶冶性情,芬芳的鮮花可以消融憂愁。山居之樂,盡在自然的懷抱與心靈的契合之中。
06
人生適意在杯酒,萬事浮云亦何有。
——明·張羽《沈氏宜春堂屏徐給事賁所畫春云疊嶂》
人生真正的快意適志,就在這杯中美酒。世間萬事不過如浮云般虛幻,轉(zhuǎn)瞬即逝,又有什么值得長久掛懷呢。你看畫中春云疊嶂,更覺得塵世紛擾如云煙,不如杯中真趣實在呢。
07
醉里秋波,夢中朝雨,都是醒時煩惱。
——宋·時彥《青門飲·寄寵人》
醉眼朦朧中她的盈盈眼波秋波,夢境里與她共度的纏綿時刻朝雨,這些醉夢中的溫存,恰恰都成了清醒時無盡煩惱的根源。情到深處,醉夢難解相思,反添新愁。
08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唐·李白《山中與幽人對酌》
山花爛漫間,兩位知己相對暢飲,一杯接一杯,酣暢淋漓。待我醉意朦朧欲眠時,你且自離去。若明日還有興致,記得抱著琴來尋我!率真坦蕩,毫無客套,盡顯了至交之間的默契與山居生活的真趣。
09
數(shù)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元·張可久《人月圓·山中書事》
幾間茅屋,藏著萬卷詩書,這便是歸老鄉(xiāng)村的家園。在山中能做些什么呢?用松花釀制美酒,取春天的活水烹煮香茗。簡樸的物質(zhì)中蘊含著精神富足,釀酒煎茶的閑適便是山居生活的至味。
10
幾時歸去,作個閑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宋·蘇軾《行香子·述懷》
何時才能歸隱田園,做個真正的閑散之人?那時,只需面對一張古琴,一壺美酒,還有溪水上飄浮的片片白云。琴、酒、云,勾勒出理想中清雅、自在、與自然交融的閑逸生活圖景,誰不向往呢。
11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春山之中蘊藏著太多美好的景致,令人流連忘返,直至夜色深沉也忘了歸去。雙手捧起一掬清泉,月亮便盈盈落在掌心;撫弄盛開的花朵,芬芳便沾染了滿衣。細微的動作中見出與自然的親密互動,空靈而充滿禪趣。
12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唐·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春天的江水澄澈碧綠,勝過晴朗的天空。躺在精美的畫船之中,聽著淅淅瀝瀝的雨聲悠然入眠。江南水鄉(xiāng)的溫潤、閑適與詩意,盡在這碧水、畫船、雨聲構(gòu)成的靜謐畫面里。
13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南唐·李煜《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一支槳劃動春風,一葉扁舟蕩漾水上。一根絲線,一個輕輕的魚鉤。小洲上開滿鮮花,酒杯中斟滿美酒。在萬頃碧波之中,終于尋得了無拘無束的自由。幾個“一”字,寫出漁父生活的簡淡;花酒相伴,道出精神的自在逍遙。
14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白居易《問劉十九》
家釀的新酒泛著綠色浮沫,紅泥砌的小火爐燒得正旺。傍晚時分天色陰沉,眼看就要下雪了。老朋友,能否過來共飲一杯暖酒呢?樸素的場景,溫暖的邀約,充滿了真摯的友情和冬日圍爐的溫馨期盼。
15
萬籟不在耳,寂寥心境清。
無妨數(shù)莖竹,時有蕭蕭聲。
——唐·施肩吾《幽居樂》
世間的一切聲響都仿佛消失了,只有寂寥中更顯心境的清明澄澈。庭院里不妨種上幾竿修竹,讓它不時發(fā)出蕭蕭的聲響。以極致的靜襯托竹聲的清響,反而更添幽居的靜謐與雅趣,所謂此聲無損于靜,反增其清。
16
三杯嵬峨忘機客,百衲頭陀任運僧。
又有放慵巴郡守,不營一事共騰騰。
——唐·白居易《戲贈蕭處士、清禪師》
(看那)三杯酒下肚便巍然如山、忘卻機心的蕭處士,和那穿著百衲衣、隨緣任運的清禪師。還有我這懶散無為的巴郡太守,我們都不經(jīng)營俗務(wù),一同悠閑自在地度日。戲謔中自得,描繪三種身份不同卻同樣超脫世俗、安享閑適的人物形象。
17
或棹孤舟或杖藜,尋常適意釣長溪。
草堂竹徑在何處,落日孤煙寒渚西。
——唐·陳羽《贈人》
有時劃著一葉孤舟,有時拄著藜杖步行,在平常的日子里,只求適意地垂釣于長長的溪流。問他那草堂和竹林小徑在何處?遙指那落日余暉下、孤煙裊裊升起、寒水環(huán)繞的沙洲之西。以問答形式,勾勒出隱者行蹤無定、心向自然的閑逸生活和其居所的清幽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