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從詩經走來,歷經三千歲月,站立文化前臺;我向世界飛涌,掀起四海巨瀾,蕩滌五洲1塵埃。
我從草原馳來,駐足烏蘭察布,品食甘甜乳酪;我向高山攀躍,眼撫藍天云海,心戀父母情懷。
我從昆侖飛來,緊挽黃河長江,輕吻秦嶺龍脈;我向大地勁撲,翼展唐風宋雨,情放楚辭漢樂。
我從遠古而來,暢吟牧歌耕曲,勞動孕我心胎;我向未來奔去,滋潤炎黃血脈,唱響中華新時代!

社詩烏海湖采風
文/許玨
六月煦風湖畔謳,游魚戲水景殊優(yōu)。
群賢相聚休閑地,云影波光似畫柔。
漫舞輕歌驚俊鳥,吟詩唱曲贊飛舟。
紅旗高舉傳文化,綠樹金沙美色牛。
注;墮崮山,乳山市境內。2008年改名叫多福山。
參觀烏海黃河大壩有思
文/許玨
滔滔河水向東流,建壩成湖設計牛。
浩瀚碧波漁業(yè)旺,蒼茫沙地種萄優(yōu)。
防凌凈氣功勞顯,灌溉培魚民眾謳。
候鳥翩飛舒翅舞,書城美景腦中留。
堯母頌
文/許玨
仁愛賢良佳話多,悉心教子用情呵。
勤勞智慧族群旺,捕獵耕耘抗疫魔。
孝悌清廉傳后世,扶兒理政護山河。
中華始祖出生地,厚重人文萬代歌。
蜜蜂
文/李曉祿
金蜂苦力惟無懶,暖意陽光亦所欣。
采蕊尋花隨與伴,安巢釀蜜集成群。
翩翩奮翼晴披影,每每含香醉吐芬。
肯把瓊漿饒客座,拈來玉液半年勤。
懷念屈原(新韻藏頭)
文/李保才
橘風拂岸韻悠長, 頌意千般寄遠芳。
九派江聲凝浩嘆, 歌詩楚調訴興亡。
懷沙抱志忠魂烈, 念道憂民正氣彰。
屈死留芳昭日月, 子規(guī)啼血喚清光。
緬懷左權將軍
---次韻陸游《書憤五首·其一》
文/石忠堂
其一
少志凌云豈畏艱,從戎黃埔毅如山。
伏龍學府才初顯,赤水奇兵勇過關。
烽火太行驅日寇,文章馬背耀星斑。
忠魂浩氣千秋頌,青史留名天地間。
其二
初志投戎路亦艱,黃湘意氣聳巍山。
蘇俄學罷韜光顯,赤焰征來險隘關。
百戰(zhàn)驅倭功赫赫,一朝殉國淚斑斑。
太行星隕吳鉤折,浩史長銘血此間。
陸游原韻附下:
書憤五首·其一
陸游(宋)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賀《文化影響力》欄目
成內詩會城工委“詩詞創(chuàng)作實踐基地”
文/丁志平
北疆文脈韻淵長,牧野余風歲月彰。
敕勒遺篇承古秀,黃河妙筆續(xù)今芳。
炎暉沐夏青苗壯,玉冊流音雅士忙。
幸得嘉名播清響,詩花煥彩滿庭香。
題何繼明將軍所攝九隴山(通韻)
文/陳軍
大氣磅礴九隴山,重重翠綠隱幽泉。
當年星火燎原處,今日紅歌上九天。
度盡滄桑留舊夢,熬干苦?,F瑯嬛。
將軍妙手來拍照,我愧拙詩獻丑顏。
泰山鎮(zhèn)東方
文/賈常富
岱岳凌霄安朔野,云濤拜日美名揚。
秦松漢柏凝朝露,玉闕金峰沐晚光。
封圣臺前煙篆史,觀星柱上字生芒。
天門倒瀉銀河水,洗盡千秋赤膽郎。
長城雄萬古
文/賈常富
秦垣漢堞盤千嶂,箭堡城樓鎮(zhèn)八方。
霧杳曾驚胡馬雨,云旌又落塞鴻霜。
駝鈴貫耳聲途遠,烽燧凝眸海渺茫。
終是雄關成鐵壁,人心向處若金湯。
黃河育祖邦
文/賈常富
昆侖雪化育漁滄,九曲金濤富客商。
禹斧開山通瀚海,羌蕭吹月落邊疆。
千秋血脈親人聚,萬古文明史記彰。
華夏母河多浩蕩,支溪猶帶百川香。
軍休人白洋淀賞荷
文/楊德義
翠蓋千重擁曉妝,相攜笑看水云鄉(xiāng)。
鏡頭焦聚蓮花影,鳥語人言菡萏香。
萬畝清波映鶴夢,一湖薄霧染蘆塘。
綠煙深處彩舟動,皓首群星醉夕陽。
夏有涼風來觀湖
文/丁志平
【題記】溽暑初消,薰風徐至。內蒙古詩詞學會城市工作委員會烏海工作站諸同仁,雅集于波光瀲滟之烏海湖畔。湖山映帶,云影徘徊,眾人尋幽探勝,詩興遄飛?;蚺R波覓句,或倚柳敲章,共赴一場文墨之約。余置身其間,感山水之靈秀,嘆生態(tài)之新顏,遂援筆成篇,以志斯游。
(一)
夏風送爽聚群賢,烏海湖邊興盎然。
妙筆裁云描水韻,佳篇織錦頌城妍。
粼粼碧浪藏詩趣,湛湛晴空映畫箋。
半紀深耕生態(tài)美,沙山煥彩傲蒼天。
(二)
薰風送爽聚騷英,信步湖堤逸興生。
妙筆頻勾千頃碧,清詞盡詠一城榮。
粼粼玉鏡涵詩魄,湛湛晴空映畫情。
半紀精描生態(tài)卷,沙山著意化蓬瀛。
馬蘭花
文/劉永國
高原五月綻奇葩,馬藺嬌柔映落霞。
風撫藍裙搖倩影,露凝玉蕊吐芳花。
深根沃野心無悔,繞艷天涯志可嘉。
笑對霜寒同暑熱,年年歲歲煥新紗。
城與村
文/劉永國
居城逐利步匆匆,市井喧騰競幣銅。
熙攘往來皆顧己,紛紜聚散總圖功。
唯留翠色添幽意,卻感浮名困俗衷。
返璞歸農心自適,晨行阡陌踏清風。
父愛
——寫在父親節(jié)
文/陳新生(江西)
鐵骨嶙峋沐晚晴,當年馱我看繁英。
肩頭繭厚量三寸,鬢角霜濃刻五更。
總把辛勞藏笑靨,慣將風雨化茶羹。
而今兩隔云天外,耳畔猶聞誡子聲。
2025年6月15日于內蒙古烏海湖
赤幟千秋
---步韻陸游《書憤五首·其一》
紀念中國人民抗戰(zhàn)勝利八十周年
文/石忠堂
百年浴血克時艱,赤幟高擎萬仞山。
馬革曾封遼海戍,葵心長耀玉門關。
延河燭夜燔烽黑,雪域犁春化淚斑。
今看鵬圖摶九宇,風云在手辟寰間。
---依韻李雄輝老師
《野草詩社第三研修院吟懷》而賦
文/石忠堂
三院賢才匯一堂,韻追李杜氣飛揚。
宵深每伴寒燈寂,月朗常推雅律忙。
如白揮毫歌勝景,似蘇運筆著華章。
嚴公善導蘭芽秀,藝圃生光野草香。
野草詩社第三研修院吟懷
文/李雄輝(湖南)
三院群儒聚一堂,詩花簇簇集華章。
情牽山水豪情壯,筆詠乾坤歲月芳。
舵手嚴師勤引導,騷壇賢士不迷航。
文風樸實根基固,萬里鵬程浩氣昂。
附李恒賢會長《偶作》原玉
似曾有約風癡醉,豈奈因緣水濕襟。
揮手相邀雙鬢雪,欲言忽至一聲禽。
漣漪疊疊暮年影,楊柳依依落日金。
巧笑蒿蘆幽靜處,綿綿舊憶寂寥深。
憑吊雁翎隊抗日英雄(通韻)
文/楊德義
葦蕩槍聲猶在耳,獵鷹擊水斬倭蠻。
雁翎人隱千重浪,鬼子魂銷百丈瀾。
淀上烽煙凝碧血,云端燕趙換新顏。
雄安崛起騰飛日,告慰英靈酒敬酣。
覽勝雄安
文/楊德義
菡萏蘆蒲共盛塘,天鵝交頸訴衷腸。
白洋庚續(xù)英豪史,崛起雄安放眼量。
聽歌曲《攙扶》有感
文/陳新生(江西)
攙扶唱響入云天,樸實無華韻味鮮。
風雨同舟斯為伴,情歌一曲共流年。
夏至
文/劉永國
天長至極暑威揚,碧樹蟬鳴韻繞梁。
雨落坡田風逐起,方知此日已新涼。
夏至
文/劉永國
夏至山川美,時來陣雨多。
新荷撩鷺影,碧柳唱蟬歌。
晚照云歸壑,晨晴水滿河。
循環(huán)依節(jié)序,鬢白憶蹉跎。
夏至
文/劉永國
晝最日悠長,蓮開映水塘。
蟬鳴添暑意,雷雨送新涼。
藏頭五律二首(新韻)
文/李保才
一 、步韻諸君《夏至》
一徑銜云氣,簾垂野嶺前。
風搖榴火烈,雨潤丈菊圓。
白鳥掠波影,晝蟬鳴樹煙。
極眸青嶂外,長憶故鄉(xiāng)年。
注: 丈菊乃向日葵別稱。
二、依韻諸君《夏至》
遠岫銜嵐氣,山光蘸碧漣。
青萍撐雨蓋,綠葦曳風簾。
葦動魚吹絮,荷傾珠跳盤。
縈波搖棹影,塘月碎還圓。
望海潮?再望黃旗海
文/李愛忠
平蕪芳草,高原靈秀,南池勝景堪嘉。天水聚湖,波濤泛霧,瑞云籠罩輕紗。候鳥戲蒹葭。看蔚藍湖面,浩渺無涯。岸繞萍蘭,灘畔野色映流霞。
遙思往昔繁華。有盛名鯽鯉,國宴封夸。干旱雨枯,源頭乏竭,玉湖幾度成洼。歲月指間沙。嘆變遷興廢,思緒如麻。且喜今朝煥彩,菡萏綻新花。
水調歌頭·夏至
文/孟建華(內蒙古)
長晝暑初盛,蛙鼓鬧蓮塘。榴花燃火爭艷,風動滿庭香。驟雨初收云散,落日熔金鋪水,歸鷺掠橫塘。蟬噪綠陰里,天地入炎光。
倚危欄,思往事,嘆流光。星移物換,多少榮辱化滄桑。且飲清樽佳釀,漫賞流螢明滅,幽意自徜徉。但愿人長久,歲歲享安康。
蝶戀花·蘇州荷塘月色濕地公園觀后感
文/孟建華(內蒙古)
碧葉連天波漾處。風動荷香,暗把游人妒。畫舫穿梭煙柳路,鷺鷗驚起斜陽暮。
曲徑回廊幽夢駐。水映樓臺,宛入江南句。欲借丹青描妙趣,詩心已共清漣舞。
臨江仙·觀故鄉(xiāng)全景(徐昌圖體)
文/劉永國
綠野平疇鋪遠,油青淺黛村容。炊煙輕裊繞村東。屋前花綻蕊,陌上麥搖風。
遙念兒時蹤跡,常尋舊日萍蹤。故鄉(xiāng)情味韻無窮。欣來凝此景,心已醉其風。
念奴嬌·陰山夏至
文/石忠堂
北溟凝睇,正炎輪直貫,長空如洗。鹿角初消蟬乍沸,姤卦暗生陰氣。疊翠陰山,雍容華貴,千頃青翻地。穹廬琴動,馬嘶風卷云際。
猶記耶律材辭,雪沙晴月,吸盡蓬萊翠。麥浪催黃雷雨后,半夏新肥春蒔。斗柄丁南,陽烏極至,天賜河魚米。祭臺煙裊,萬家歡沸豐歲。
注:1、耶律材詩指元·耶律楚材的《陰山》
八月陰山雪滿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絕壁噴晴月,擎海層巒吸翠霞。
松檜叢中疏畎畝,藤蘿深處有人家。
橫空千里雄西城,江左名山不足夸。
2、天賜河魚米指河套地區(qū),“黃河九害,唯富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