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奇葩文友陳瑞華
毋東漢
在紀念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的日子里,我想起了一位奇葩文友,他就是中學高級教師、文史作家陳瑞華仁兄。我今日忙里抽閑,專訪陳仁兄。
陳仁兄屬于紅二代,其叔父曾任縣長,六歲喪父,學歷不高,自學成才,教齡40多年。他在職時,曾管學校基建,經手錢財不計其數,卻一塵不染,賬目清如水。退休后,表現奇葩,與眾不同。
①他年逾八十,鍛煉身體方式與眾不同,好多耄耋老人站不穩(wěn)走不快,他卻經常頭手倒立,拿大鼎,觀之稱奇。
②為了宣傳抗戰(zhàn),搜集寫作素材,他以三輪車代步,老伴為他相陪,走了三省十六縣,須知這是一位八十老翁所為,感人之至。
③他應市、區(qū)關工委之邀,在中小學宣講抗戰(zhàn)故事,數以千計的學生要他簽名,與他合影。他的事跡登上了《中國火炬》和《金秋》雜志,專題報導。他家掛的紅領巾百余條,皆聽講學生敬贈。令人羨慕。
④老年人的愛好,無非是種菜務花、養(yǎng)魚養(yǎng)鳥、遛狗,工作要算接送孫子上學。陳仁兄愛好文學、文史寫作。他耄耋之年出了兩本書,一本《孫蔚如將軍詩詞與書法》,一本《孫蔚如將軍的故事》。這兩本書得到市政協、關工委、市委統戰(zhàn)部的肯定和好評。被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收藏。文學價值和史料價值都很高。令人敬佩。
⑤陳仁兄成長、歷練、奮斗、奉獻,是一支紅色基因傳承歌,是一首抗戰(zhàn)救國的贊美詩,是一組革命人生的風俗畫。最近,應領導要求,他把自己成長歷練過程、采訪和宣講抗戰(zhàn)故事、充當銀齡志愿者的照片和報導文章,整理編輯成冊,起書名為《永不褪色的紅領巾》,準備出版。企盼付梓。
陳仁兄的如椽大筆,為抗戰(zhàn)業(yè)績吶喊,為英雄先烈樹碑立傳,為歷史保存真誠和實在,為紅色基因的傳承奉獻余熱余光。我為陳仁兄崇高的思想境界、赤誠的愛國情懷、體強筆健的文人素質、老當益壯的革命氣魄所折服。情不自禁,命筆,詩曰:
久仰仁兄陳瑞華,
耄耋之年綻奇葩。
養(yǎng)生鍛練拿大鼎,
宣講抗戰(zhàn)育紅花。
蹬車三省十六縣,
著書立說練書法。
弘揚英烈孫蔚如,
金秋火炬映晚霞。
2025-6-27-于樵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