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幽草盛花時,綠葉成陰子滿枝。今天是母親節(jié),在這個溫馨的節(jié)日,我們向一位特別的母親致以崇高的敬禮!她是我們省老干部大學的學員,綜合系學生會主席、校學生會學習部長劉抗美同志。
她是一位普通的母親,已過古稀之年。在十幾個曾經(jīng)和現(xiàn)在的孤童心中,她是一位溫暖貼心的媽媽。在將近二十年的歲月里,劉媽媽持續(xù)助養(yǎng)了十幾名孤兒。各級政府表彰過她,大小媒體報道過她,獎勵、榮譽、花環(huán),這些對她都不重要,她捧著一顆赤誠之心,雷鋒為榜樣,以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擔當,以厚德載愛,傳承中華民族善良的美德,以她是一位奉獻大愛的母親,是新時代的活雷鋒。
劉媽媽退休后,跟隨丈夫來到火箭軍在沈陽的部隊。她原本可以過著舒適愜意的退休生活,可是她這位在工作崗位一直是優(yōu)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的革命軍人后代,對黨和人民有著無限的深情,她不甘心享受晚年,她要以綿薄之力,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她參加志愿者服務隊,關懷弱勢群體,去福利院慰問。
2005年的母親節(jié),她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兒童福利院“二百名孤兒母親節(jié)找媽媽”的報道,此刻,她的心被強烈地震撼了。她少年時,在戰(zhàn)場上受過重傷的父親,因殘留在腦部的子彈片感染去世了,組織上把她們母女按烈士遺屬對待,她是在黨的關懷下長大成人,看到這些失去雙親的孩子,對父愛和母愛的呼喚,劉媽媽心中最柔弱處,激起了千重浪花。她對丈夫表白了心意,她要去孤兒院,把余生的愛分給這些孤兒。她的丈夫退休前是部隊的干部,跟她一樣有著大愛情懷,他成了妻子奉獻母愛的堅強后盾。
劉媽媽助養(yǎng)的第一個孩子,是一個名叫月月的三歲男孩,孩子一個胳膊長一個胳膊短、右手殘疾還有唇裂。也許是緣分,孩子在孤兒院第一次見到劉媽媽,就抱住劉媽媽的腿,讓劉媽媽帶她回家。劉媽媽把小月月當做家里的孩子,騰出了一間屋子,改裝成兒童房,孩子的生活用品、玩具一備俱全,甚至還購置了孩子愛不釋手的,剛上市的電動兒童玩具車。照顧有殘疾的孩子,可想而知要付出倍增的辛苦,孩子尿床、生病住醫(yī)院、性格孤僻……時年五十三歲的劉媽媽,以母愛的情懷和力量,盡心盡力照顧小月月,帶他去戶外爬山嬉水,帶他乘飛機坐輪船,去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雨露滋潤禾苗壯,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晃過了三年,小月月變成了正常的孩子,與劉媽媽一家融為一體??墒牵磭乙?guī)定,劉媽媽有自己的孩子,是不能收養(yǎng)孤兒的,只能是助養(yǎng)。孤兒院告知劉媽媽,有外國夫妻要收養(yǎng)小月月,劉媽媽忍痛割愛,用止不住的淚水送走了小月月,留下了想念和空寂。
母愛三春暉,不計寸草心。之后,劉媽媽助養(yǎng)了患有先天性唇腭裂,被遺棄在沈陽郊外菜地里的女孩亮亮,劉媽媽把亮亮當作親生女兒疼愛,亮亮吃的穿的用的,樣樣皆備,比有父母的孩子都要充足。在劉媽媽的精心照顧下,小亮亮完全回歸到正常的兒童生活。后來,亮亮被一對美國夫婦領養(yǎng),母女分離了,但是劉媽媽給予亮亮的愛,已根植在孩子的心靈中。若干年后,亮亮和養(yǎng)父母到中國來,劉媽媽老兩口,專程飛去廣州見亮亮,亮亮用生疏的中文喊著爸爸媽媽,三人抱成一團,此刻,淚水融化了他們的親情、思念和祝福。
送走了亮亮,劉媽媽助養(yǎng)了先天無肛門,出生當天就被親生父母遺棄的小千千。小千千被福利院收留后,福利院帶孩子去做了人工肛門手術,但是手術效果并不理想,大便隨時外漏,全天都要穿紙尿褲。劉媽媽把小千千領回家照顧,為預防孩子屁股感染,劉媽媽給千千買質量最好的紙尿褲,每隔兩小時更換紙尿褲,給孩子洗屁股,涂護臀粉。為了夜里給孩子更換紙尿褲,劉媽媽給小鬧鐘定時,每隔兩小時起來,整夜睡不好覺。
福利院里有一個被家人遺棄的雙性幼兒,大家都叫他小智作。在福利院安排小智作住院手術時,劉媽媽天天在醫(yī)院陪護,給小智作準備好各種生活用品,親手做孩子喜歡吃的飯菜,一勺一勺地喂到孩子嘴里。小制作手術很成功,變成了正常人。
讓劉媽媽更加辛苦的是,她助養(yǎng)了雙手十指彎曲僵硬,無法伸直,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女童沐沐。她帶著小沐沐去多家醫(yī)院找專家求醫(yī),專家們都說這是先天性生理殘疾,只能維持現(xiàn)狀。劉媽媽不甘心,每天和老伴一起輪換著給小沐沐揉捏手指。孩子感覺不舒服,不愿意配合,夫妻倆就一個為孩子揉捏手指,一個拿著好吃的好玩的在旁邊逗孩子,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就這樣不知熬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也許是他們的真情感動了上蒼,小沐沐的十個手指居然能一點一點伸開,后來競能活動了。這個可憐的孩子,終于能用自己的雙手學習和生活了。
劉媽媽助養(yǎng)這些孤殘幼童,不是一時一事,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里,劉媽媽無數(shù)次帶孩子們去醫(yī)院治療,陪護,喂藥喂飯換尿墊。小孩子頑皮淘氣,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劉媽媽都是溫柔以對,從未發(fā)過火。待這些孩子恢復了健康,劉媽媽又含淚不舍地看著他們被領養(yǎng)人帶走。
年復一年,劉媽媽容顏漸老白發(fā)生,但她鬢華雖改心無改,奉獻母愛的行動從未間斷。二零一八年,福利院結束了助養(yǎng)模式,但劉媽媽并未停止奉獻愛心,她帶領老干部大學的志愿者,去敬老院、兒童福利院,捐款捐物,慰問服務。
毛澤東同志曾說,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劉媽媽在持續(xù)奉獻母愛的歲月里,她的人生境界也在不斷升華,“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劉媽媽已經(jīng)把奉獻愛心化為自覺行動,淡然面對榮譽。
母愛是單向無私的至愛,人們用萱草花(忘憂草)來比喻母親,蘇軾詩云“萱花雖微花, 孤秀能自拔。”萱草花在花卉園里,是微不足道,默默無聞的微花,但“婦人弱也,而為母則剛。”萱草花在百花凋謝后,仍能孤秀自拔,劉媽媽就是這樣,以柔弱的身軀,堅韌的性格和頑強的精神,扛起沉重的母愛,以一己之力,不辭辛苦,助養(yǎng)了十幾名孤殘幼兒。她心系孩子們,個人得失置之度外,她是偉大的母親,是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母親節(jié)到來之際,讓我們把最美好的祝福,獻給敬愛的劉抗美媽媽,祝她椿萱并茂,德馨體??!
來源:遼寧老干部大學
劉抗美簡介:
劉抗美,74歲女共產黨員,退休二十載心系孤殘兒童與弱勢群體:
助養(yǎng)孤殘兒童:曾將12名殘疾兒童帶回家撫養(yǎng),設兒童房、置新衣、滿足心愿,寫成長日記、拍十萬張照片。福利院結束助養(yǎng)模式后,仍堅持六一陪孩子過節(jié)。
關懷老人與公益:多年赴敬老院獻愛心度重陽,為甘肅文縣留守兒童捐款3千元并陪游學、講先烈事跡。
個人作風與奉獻:省吃儉用,十多年捐款超22萬元,重心靈美輕外在。
所獲榮譽:獲“中國好人”等個人榮譽,家庭獲評“全國文明家庭”等稱號。
她以雷鋒為榜樣,堅守平凡善舉,踐行黨員擔當,愿繼續(xù)管好小家、助力大家、奉獻國家。